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脏,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的心肌病变。可引起心肌炎的病毒有20多种。引起感冒的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等可直接侵犯心肌以及损害心肌内小血管,使得心肌细胞融解、细胞间水肿以及炎症细胞浸润,于是导致心肌炎。若感冒患者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心律失常,甚至出现颈静脉怒张、肺部啰音、肝肿大等心力衰竭体征时很可能并发了心肌炎,患者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1948年,美国柯萨奇市的科学家在两个瘫痪病儿的粪便中,分离出一种病毒,定名为柯萨奇病毒。后来证明这种病毒是引起心肌炎的重要病源,从而揭示了大批原因不明的心肌病之谜。病毒感染人体造成心脏疾患最初发现于新生儿,到1957年,北爱尔兰报道了一例成人柯萨奇心脏病后,近40余年来,国内外成人罹患病毒性心肌炎已屡见不鲜,而且有逐年增多之势。因此,引起了医学界的普遍关注。20世纪70年代中期,德国学者甚至认为几乎所有病毒都可能引起心肌炎,但最常见的仍是柯萨奇病毒。
病毒性心肌炎常常出现在气候多变的秋季。忽热忽冷、忽晴忽阴、忽风忽雨的天气变化,往往使难以适应的人感染上病毒,侵犯心肌而发病。病毒性心肌炎好发年龄为20~30岁,男性多于女性。轻者仅表现心跳加快,重者将会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有生命危险。
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之初,常以“感冒”症状为先驱,如恶寒发热、全身酸痛、咽喉疼痛、咳嗽,或吐泻等。经1~3周后,出现一系列心脏不适,如左侧胸痛、心慌、气短和头昏等。由于发病的多数是年轻人,而且往往自认为是感冒,一般不引起重视,直到心悸心跳症状严重时才想起上医院。所以,常常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对心肌炎的治疗,一般要求住院,由医师对症使用药物。任何自行用药都难以对症而达到治疗效果。如果治疗不当,病情发展会导致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
因此,凡在感冒后,短期内出现心慌、胸痛、气急、疲乏、头晕等不适症状的人,即应警惕发生心肌炎的可能,万不能掉以轻心,需及早找医生诊治。为预防病毒感染,降低心肌炎的发生率,在气候多变的秋季,应重视体格锻炼,增加心肌抵抗力。日常生活中注意劳逸结合,合理营养,保证足够的维生素,特别要有丰富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C的摄入。注意和控制感冒及其他病毒性感染,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心肌炎的发病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