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流行性感冒在中医学中均将它们列入“外感疾病”,并统称“感冒”。认为主要由风邪病毒趁气候突变之际,寒暖失常之时,机体劳累或疲乏之机侵入人体而致病的。一般病邪经口鼻而入,然后犯肺。因此常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
虽然感冒四时皆有,但以冬春季节较多。轻者称之为“伤风”。病情较重,传染性强,并在一个时期内引起广泛流行者则称为“时行感冒”。中医认为风为“六淫之首”(六淫指风、寒、暑、湿、燥、火三种病因),但在不同季节中,往往夹时气而侵入。另外又由于患者体质不同,而证候表现也就互异,为此在中医临床上又将感冒分成数种类型。它们是:外感风热、外感风寒、外感夹湿、及外感夹暑。不同类型的感冒治疗方法是不一样的。有人一感冒便服银翘解毒丸或是感冒冲剂很可能是服错了,甚至适得其反。
外感风热又称风热感冒,患者的证候常见有发热、微恶风寒、口渴、咽喉疼痛、咳痰黄稠,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对于这类感冒,中医的治法是辛凉解表、祛风清热。
外感风寒又称风寒感冒,常见的证候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四肢酸痛、鼻塞声重、流清涕、咳嗽、痰多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等。对风寒感冒要用“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治疗方法。同时用开通肺气、化痰止咳来治疗肺气不利的症状,如咳嗽、痰多、气喘等。
外感夹湿即除了受风寒之外,还感受外湿,此时的证候有:恶寒、身热不扬(意思是初扪之体表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则觉灼手)、头涨如裹、肢体酸重、精神困倦、舌苔白腻(即舌苔白而厚)。对外感夹湿的治疗要用“疏风祛湿”的治疗原则。疏风就是用祛风的药物来疏散风邪,祛湿则是用药物来去除湿邪。其中最常用的方剂是羌活胜湿汤。或者更常用更方便的是服藿香正气散。
外感夹暑即除了受风邪入侵外还夹有暑气的侵袭。患者多体虚,抵抗力差,而且易反复感冒。此时患者往往除发热外,还有心烦、有汗不解、口渴欲饮、胸闷纳差、小便短赤、舌苔黄腻。对于这样的病例,治疗原则是解表清暑、芳香化湿。意思是要用清暑化湿的方法来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