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黏稠度是反映血液流动性的一个指标,虽不等同于高脂血症,但高脂血症可使血液黏稠度增高也是不争的事实。理论上,血液黏稠度高的人,容易得血栓性疾病。但这些指标在实际应用中是否真的能够预测血栓还需要深入的研究。而且这个指标不是很稳定,大量饮水、严重脱水、严重缺氧、骨髓性疾病或服用某些药物,都会使这项指标发生变化。
高脂血症可使血液黏稠度增高,这个时候血管中的血流速度非常慢,因此就会导致出现脑部供血不足的现象,这就是老年人为什么经常会感觉到容易疲倦、头晕、乏力、心慌气短的原因了。高脂血症引起的脑动脉硬化也是导致老年人经常出现气短以及失眠、耳鸣、情绪不稳、健忘、四肢发麻等症状的原因之一。一旦患有脑动脉硬化,就会导致脑血管内径变小,这个时候脑内血流下降就很容易产生脑供血、供氧不足的情况,不但会引起头晕的现象同时还会出现气短的情况。
心肌缺血、脑缺血、脑血管堵塞、心肌梗死等疾病与血液黏稠度增高有关,这一类疾病最容易在夏季发生,特别是7-8月份是该病的高发季节。当人的血液黏稠度增高时,血液流动缓慢,机体组织获得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相对减少;当血液黏稠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血液会出现凝集块,造成血管栓塞,从而引发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夏季是人血液黏稠度最高的时期。防止夏季血液黏稠度增高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早、中、晚多饮淡茶水或凉开水。对身体健康的老年人来说,单纯饮水就能预防血液黏稠度增高。对于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除了饮凉开水之外,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病情的药物,坚持在夏季使用,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