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医学模式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医学模式是宇宙医学模式,古代学者把人看作是整个大宇宙中的小宇宙。以自然界的季节时令往复和社会环境的逆顺来观察和阐述人的生老病死,强调自然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从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和情志活动的整体联系中,把握人体病理生理变化,从而确定对疾病的防治法则,但由于历史条件限制,使认识过于笼统,并有较多臆测之处。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又产生生物医学模式,主要是从生物学角度来认识疾病和防治疾病,这样使得生物病因的疾病的防治有了很大发展。随着抗生素和生物免疫学的发展,生物致病现在已不再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原因了。疾病不能离开人体而存在,而人既是社会的人,又具有生物属性,因而近年来提出了第三个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这个模式承认许多疾病是由于心理不能适应周围环境某些刺激所致。因此,主张提高机体对社会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心理活动的实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十分密切。
国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些高脂血症的老年患者,离退休后在药物和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不变的情况下,血脂浓度却明显下降甚至逐渐恢复正常,且血脂下降特点是稳定、持久的,并不是短暂的波动。显然其血脂浓度下降与离退休密切相关。
国内外冠心病普查资料表明,长期睡眠不佳、精神经常紧张、忧虑及时间紧迫均能影响血脂代谢。而离退休患者脱离了紧张的工作环境,血脂代谢障碍有可能得到了纠正。
有文献报道,情绪紧张、争吵、激动、悲伤时均可增加儿茶酚胺的分泌、游离脂肪酸增多,而促使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升高。抑郁会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在动物实验中也观察到,对已形成高脂血症的实验动物,每天给予地西泮及抚摸动物,结果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范围明显减小。
由上可见,精神、情绪等心理因素对脂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其作用机制尚未阐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