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络的基本概念
速记宝典
歌诀记忆法:经脉分为经与络,运行气血系脏腑,
上下内外形与窍,感应传导气血活。要点记忆法: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分为经脉和络脉,经脉主要有正经、经别和奇经三大类,络脉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
经络,作为人体一种组织结构的名称,最早见于《内经》。经络,分为经脉和络脉两大类。经脉的“经”,有路径、途径之意。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即主要通路。络脉的“络”,有联络、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的分支,错综联络,遍布全身。
(三)经脉络脉的区别和联系
经脉和络脉的区别:经脉多深而不见,行于分肉之间,络脉多浮而常见,行于体表较浅部位;经脉较粗大,络脉较细小;经脉以纵行为主,络脉则纵横交错,网络全身。实际上,经脉虽然多“伏行于分肉之间”,也常显露于体表;络脉虽有“浮而常见”者,而更多的则是分布于脏腑组织之中,难以见到。此外,经脉也有横行者,如带脉;络脉呈网络状,纵横交错,必然也有纵行者。因此,经脉与络脉的区别,当以“经为主干,络为分支”为准则。
经脉和络脉虽有区别,但两者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人体的经络系统,担负着运行气血,联络沟通等作用,将体内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速记宝典
歌诀记忆法:经络组成有系统,经脉络脉与连属,
内属脏腑与肢节,三大部分需记熟,
经脉分为正经别,再加奇经八脉全,
络脉分为别络孙,系统明确心里印。
要点记忆法:人体的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及其连属部分组成。经脉主要有正经、经别和奇经三大类。络脉分为有别络、浮络、孙络。连属部分为经筋和皮部。
(一)经脉
1.十二正经 正经有十二,故又称“十二正经”或“十二经脉”,包括手三阴经、足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十二正经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及走向有一定的规律,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相互之间也有表里关系。十二正经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2.十二经别 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重要分支,又称“十二经别”。分别起于四肢肘膝以上部位,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条经脉的联系和补充十二正经的作用。十二经别虽然是十二经脉的最大分支,与十二经脉有别,但也属于经脉的范畴。
3.奇经 奇经有八条,即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合称为“奇经八脉”。奇经具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中气血的作用。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不同,不属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与脏腑没有直接的属络关系,相互之间也无表里关系。
(二)络脉
络脉,是经脉的小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
1.别络 是络脉中较大者,有本经别走邻经之意,具有加强十二经脉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体表的联系,并能通达某些正经所没有到达的部位,可补正经之不足,还有统领一身阴阳诸络的作用。一般认为别络有15支,即十二正经与任督二脉各有1支别络,加上脾之大络,合称“十五别络”。但《内经》有“胃之大络,命曰虚里”之论,若加之则有16支别络。
2.孙络 是最细小的络脉,属络脉的再分支,分布全身,难以计数。孙络在人体内有“溢奇邪”“通荣卫”的作用。
3.浮络 是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浮而常见”的络脉。其分布广泛,没有定位,起着沟通经脉,输达肌表的作用。
(三)连属部分
经络系统的组成中,还包含了其连属部分。经络对内连属各个脏腑,对外连于筋肉、皮肤而称为经筋和皮部。
1.经筋 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为十二经脉的附属部分,具有连缀百骸,维络周身,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2.皮部 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以十二经体表的分布范围为依据,把全身皮肤划分为十二部分,分属于十二经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