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是儿科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临床上多以经验性治疗为主,通过应用抗生素及化痰药物,大部分可治愈。但由于小儿呼吸系统生理解剖上的特点,易引起肺不张,加上婴幼儿免疫功能差,抵抗力弱,炎症容易扩散形成脓胸,所有这些因素使得部分患儿所患肺炎比较严重,虽经内科常规治疗病情仍不能控制,甚至加重,形成难治性肺炎。
所谓难治性肺炎,临床上并无明确的定义,大体上是指病情严重或病程迁延,经抗感染药物积极治疗仍无改善、迁延不愈甚至恶化的一类肺炎。一般认为,常规治疗15d以上,仍不见好转者可考虑为难治性肺炎。以往对于难治性肺炎的治疗主要先经内科全身应用抗生素,辅以祛痰、雾化吸入、拍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对症治疗,如效果不好而并发胸腔积液、脓胸、肺实变、肺不张,患儿不得不转入外科进行手术治疗,这样不仅给患儿带来身心痛苦还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
由于治疗效果不佳,病程迁延,住院时间长,换用多种抗生素,造成了条件致病菌,耐药菌群,真菌感染,混合感染增多的局面,此时确定病原、针对性应用抗生素就成为临床上诊治成功的关键。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病原菌检查是痰培养和血培养。血培养对败血症或菌血症才有意义,而且大多数患儿在入院前已用过抗生素,也会影响血培养的结果。传统的咽拭子或痰培养方法虽然标本容易取得,但其对下呼吸道病原菌感染的诊断并不可靠,因下呼吸道咳出的分泌物可被口腔寄生菌污染,所以即使痰培养见到某一优势菌也不能排除混合感染的可能。因此要取得下呼吸道真正病原学资料,就必须解决污染问题。
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抽取深部痰培养或进行BAL,则可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用纤维支气管镜抽取深部痰培养可避免污染,而通过纤维支气管镜进行BAL,不仅可避免污染,且采样范围广,可达远端细支气管,可收集大范围肺实质(约100万个肺泡)的肺泡表面衬液标本进行培养,较痰培养更能反映肺部病原学,目前被认为是肺炎病原诊断更为敏感和可靠的方法。
小儿纤维支气管镜术是近年来逐渐应用于儿科临床的一项新技术,纤维支气管镜不仅在难治性肺炎的病原诊断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在难治性肺炎的序贯治疗方面同样具有常规疗法无可比拟的优点。
1.纤维支气管镜能插入患儿气管、支气管、段及亚段支气管,直达病变区域、可直视病变部位、病原检查阳性率高、治疗靶向性强,患儿痛苦小,损伤小,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使许多难治性肺炎患儿避免了外科手术。
2.用生理盐水灌洗,能稀释炎性分泌物,通过吸引,迅速排出,减轻细菌毒素反应,实际上起到了外科清创引流的作用,促进了炎症吸收。
3.生理盐水对局部气道黏膜产生刺激,增强患者咳嗽反射,可解除局限性肺不张,改善通气功能。
4.通过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用药,可使局部药物浓度显著提高,协助全身治疗取得更佳疗效,明显缩短肺炎吸收时间。
纤维支气管镜的这些优点使以往不得不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儿通过内科保守治疗即可痊愈,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和家属的负担。
综上所述,纤维支气管镜由于其柔软性、可曲性和直观性,能直达局部病灶进行灌洗治疗和检查,具有其他常规疗法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对于小儿难治性肺炎的患儿,及早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是难治性肺炎内科治疗成功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