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前面这些基础的认识,咱们再往下说就容易了。
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在中医学相关的各类教材、专著、文献乃至各类针灸挂图中,用来示范穴位所在的人体标本的手臂要么就是整个下垂的,要么就是大臂下垂而小臂上斜,从没见有一幅图中人体标本的手臂是整个上举的!恰恰是这种约定俗成的画法,掩盖了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阳气在人体中的运行方向。按照常规经络图的画法,通常我们都会把十二正经的经络循行路线记忆为: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这种记忆方法忽略了人的手足应该按照阴阳对分的原则进行上下划分,手臂在上而腿足在下。强调上下的差别就是为了突出十二正经上下走行方向的不同。
现在我们来重新画一下十二正经的循行路线图,还是按照《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上关于十二正经的走行路线来画,但是要将人体标本按照“双手在天,双臂直上;两足踏地,两腿直立”的要求进行重新描画。画完后你就会发现十二正经的大致走行方向突然变得清晰起来。比如手臂下垂的手太阴肺经本来是从胸部上行后弯折向手臂,再从手臂下行,现在就改为了直接一路上行;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的手阳明大肠经原本是从示指末端沿手臂上行后弯向锁骨上窝,再经胸腔下行到大肠,现在就改为了直接一路下行。同样变得清晰的还有手少阴心经(向上)、手太阳小肠经(向下)、手厥阴心包经(向上)以及手少阳三焦经(向下)。至此,手三阴和手三阳的上下行方向就变得非常明确,那就是:手三阴经均上行,手三阳经均下行。按照课本标注的循行路线,足三阴三阳经相对来说比较容易看清楚大致的运行方向,那就是:足三阳经均下行,足三阴经均上行。按照方向清晰后的大致循行路线分别给每一条正经画一条向上或者向下的带箭头的直线(长度相等且平行),然后再把这十二条带箭头的直线按照课本的交接顺序首尾相接。这时候你就会发现衔接出现了问题,因为会出现两根箭头均向上的直线挨在一起或者两根箭头均向下的直线挨在一起的现象,这样硬性衔接画出来的图很怪异,也体现不出十二经的主要循行特点。此时你只需要稍微做一点改动,就可以让腐朽立马变为神奇,那就是让同一方向的两条直线上下排列,这样做的依据是课本上描述的十二经都是按照“手经(向下)→足经(向下)→足经(向上)→手经(向上)→手经(向下)”的顺序衔接的。当你做了以上的改动后,画出来的图应该是包含三个波峰或者三个波谷的柱状图。这样的图仅能代表十二经的交接顺序和方向,没有把十二经的阴阳变化关系包含进去,所以还需要再做一些改动:将每一经的直线改为“S”形曲线,并让每一条曲线都倾斜一定的角度,由原来的直上直下改为缓升缓降,体现一种变化的渐进趋势。经过这一系列的修改,我们就得到了下面这幅十二经阳气运行图。
十二经阳气运行图
这幅图实际上是十二经阳气运行规律的简化图,体现了每一经阳气的总体运行趋势和方向。由于十二经阳气是首尾相接、无限循环的,所以这幅图也就可以无限的延伸,可以一直接下去画,这样一来,这幅图就变成了延绵起伏的“山”的形状,无数的山所形成的图画就叫“连山”。在上述这幅图中也已经体现出“连山”的特点,只要将三焦经和胆经移动到心包经之后就可以看见三座山峰,“连山”之意不言自明。上述这幅图是十二经阳气运行规律最稳固的画法,其排列方位存在一定的巧妙,特别是将脾胃二经放在中间的“峰谷”位,不仅体现了脾胃属土居中的特点,也体现了土地势坤、厚德载物的品质。久已失传的《连山易》就来源于此图,有些古书上将这图密而不传,只提到“双乳”“弓”,实际上就是作为隐语相传,提及这些词汇的书籍,其作者大多通晓《连山易》。
这幅图存在的前提就是必须默认阳气是属于物质的,是客观存在的,只不过其不可触摸。既然阳气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它就可以运动,只不过其运动不被人的肉眼所见。这幅图展示的就是人体内的阳气在十二经中运动的大致轨迹,重点突出的是阳气运动的方向以及前后交接的关系。
这幅图最恰当地诠释了十二正经与所属脏腑的阳气“升降出入”运动。就拿脾经来说吧。其经内的阳气运动的总体趋势是向上的,这就是“升”;经内阳气要向脾脏灌注,这就是“入”;同时脾脏内的阳气也要出来向上运行进入心脏,这就是“出”。与脾经起始端交接的是胃经,胃经阳气的总体运动趋势是向下的,这就是“降”。脾阳的“升”是以胃阳的“降”为前提的,胃阳不降则脾阳难升;同时胃阳要“降”又是以脾阳能“升”为必要条件的,脾阳不升则胃阳难降。脾阳能升则消化正常,胃阳就能跟着降,吃进胃里的食物就能在消化后从胃腑下降进入肠道;如果脾阳升不起来,则消化无力,胃阳就难降,胃腑内的食糜难以被排空,人就无法继续吃进东西,会觉得腹部饱胀。腹部的饱胀感除一部分来自食物本身的阳气外,主要就是脾脏阳气与胃腑阳气聚集郁滞造成的。若要在临床上治疗因食积造成的腹胀,一方面要健脾升阳助消化,另一方面则要开胃通腑促排空,同时还要辅助行气消胀除满。
脾阳的“升”与“不升”都要分虚与实。脾阳能升,但是升得太快或者升的量太多,都会对与脾经相交接的脏腑产生影响。升得太快或者升得太多都属于脾阳亢进,属实证。升得太快,食物消化过快,人容易过量进食,从而造成对胃腑的负担;升得太多,心脏被迫接受大量的阳气灌注,心脏就会跟着快速跳动,比如大量服用人参之后(人参主入脾经,主升脾阳)。除了脾经自身的原因之外,与其交接的心经和胃经阳气的变化也会诱发脾阳亢进,比如心阳不足就会促使脾阳加速上行以补充其不足,胃阳下行若是过多也会促使脾阳上行。
脾阳若是能升,但是升得太慢或者升的量太少,也会对与其交接的脏腑产生影响,这些属于虚证。脾阳升得慢,胃阳就下降得慢,胃排空时间延长,人就不想多吃,因为吃多了消化不了会腹胀;脾阳升得少,心阳补充得不够,心脏就不得不动用其自身的阳气来维持心脏的功能,心阳一上浮就造成心跳加快(数脉出现),上浮的阳气持续不得下潜,人就会失眠。除了脾经自身的原因之外,与其交接的心经和胃经阳气的变化同样会牵制脾阳的上升,比如胃阳受损后进入脾经的阳气会减少,脾阳上行的量就会相应减少。
脾阳若是不能升,也可以分虚与实。从实证来讲,首先脾阳自身出现郁滞,被迫困顿于中焦,人就会出现腹中部的胀闷饱满感;上行的末端心阳郁积,脾阳无法顺利循经上行进入心脏,或者上行的起始端胃阳郁积停滞,无法助推脾阳上行,都会造成脾阳的上行减速以及局部的阳气郁滞。从虚证来讲,脾阳自身的虚少会造成上行减慢以及上行乏力,严重者会发生脾阳的下陷。
在上述的分析中实际上已经涉及脾阳实证和脾阳虚证,包括脾阳亢进、脾阳化火、脾阳气滞、脾阳过升、脾阳下陷、脾阳气虚。划分证型的依据就来自于脾经阳气循行的路线、方向以及前后交接关系。若没有这一依据做支撑,证型的划分就变成了无本之木,让人不知所以,学生们只能死记硬背,如此则难免教条。
阳气的升降、出入、增减、行滞等各种变化不仅仅发生在脾经与脾脏,十二脏腑与正经皆有这些变化。上述的分析仅仅只是提供一个示范,大家需要自己思考其余十一经及对应脏腑的变化,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其实按照十二经阳气运行图来分析各脏腑与所属正经的阳气运行变化还是很简单的,只需要看图说话就可以了,需要结合的只是各脏腑的五行属性、生理功能和病理特点。
好了,让我们再回到十二经阳气运行图中,大家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所有方向向下运行的正经都是阳经,恰好同名的阳经又是前后相连的,而且都是先手阳经然后足阳经(见下图:同名阳经阳气运行图)。由于同名的阳经运动方向相同,且前后相连,故可将二经并为一经,比如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并在一起就统称为少阳经。依此类推,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合并在一起统称为阳明经,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合并在一起统称为太阳经。那么,太阳经阳气受阴邪,比如寒邪侵袭所发生的病就属于太阳病,无论发病的部位是在手太阳经还是足太阳经,都属于太阳病。按照这样的划分方式,就形成了《伤寒论》中太阳病篇、阳明病篇、少阳病篇这三大篇内容。不过这并不是原著内容的全部,因为三阳病篇不仅提到了阳气损伤所引发的太阳病,也提到了阴气(液)损伤所引发的太阳病,把这两方面内容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三阳病篇,才符合张仲景的原意。那么,怎样来寻找阴气(液)损伤的内容呢?我们一起来画图。
同名阳经阳气运行图
这里只是显示了同名的三阳经在一起的情况,即手足少阳经在一起、手足阳明经在一起、手足太阳经在一起,那就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同名的三阴经不在一起?怎样才能让同名的三阴经在一起呢?看下面这张图。
移动同名阳经阳气运行图
这幅图的意思就是把整个同名阳经阳气运行图的下半部分向后移动一个峰(或谷)位,这样恰好就能将同名的阴经放在一起。如果你将下半部分向前移动一个峰(或谷)位则无法实现,必须要向前移动两个峰(或谷)位才能成功。这就提示了一个问题:阴气(液)的流动是追随阳气的流动而流动的,两者并非同步运动,而是先后运动,即阳气先动,接着带动阴气(液)流动,归纳起来就是“阳动阴从”。当阴气(液)的流动贯穿了整个十二经并成为川流不息的循行时,看上去就好像阴阳都在同步流动,但其实并不是这样,阴气(液)永远都是追随着阳气流动,只不过在周而复始的循环流动中两者逐渐达到一种速度上的平衡与协调。在阴阳尚未调和之前,在循环尚未建立之初,一定是阳气率先萌动,这是生命诞生的最先决条件,是前提,只有“一阳”的初始,才会有后来的“万象更新”,阴气的随阳而动则是生命形成的必要条件。阴气与阳气媾和才能成形,不断发展就逐渐壮大;阳气的生成逐渐减少时,人就开始衰老;当阳气耗尽与阴气(液)分离时,生命就会终止,所谓“阴阳离决,生命乃绝”。无论是人还是草木牲畜,地球上所有的生灵都遵循着这一最基本的生命发展规律。
同名阴经阴气(液)运行图也叫十二经阴气(液)运行图,这幅图就是将同名阳经阳气运行图的下半部分向后移动一个峰(或谷)位后得到的。在这幅图中,同名的手三阴经恰好与足三阴经各自交接在了一起,由于同名阴经的阴气(液)运行方向相同且前后相连,故可将二经并为一经,即手太阴肺经与足太阴脾经合并为太阴经,手少阴心经与足少阴肾经合并为少阴经,手厥阴心包经与足厥阴肝经合病为厥阴经。
同名阴经阴气(液)运行图/十二经阴气(液)运行图
由于《伤寒论》主要是讲阳气损伤的病,所以原著中的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并不是主要讲三阴经中阴气(液)损伤的病,而是三阴经中阳气损伤的病,这才是《伤寒论》中太阴病篇、少阴病篇以及厥阴病篇的主要内容。不重点讲并不代表三阴经阴气(液)损伤的病就不存在,其实原著六经各篇中均提到了很多与阴气(液)损伤有关的病,毕竟阴阳是互根互用的,离开了阴气(液)很难把阳气损伤的问题讲清楚,只不过张仲景关注的重点在阳气损伤方面,所以在处方用药上多走辛温用药的路子,所写的条文也大多与阳气的损伤、虚弱、郁滞有关。
再回到图中,同名的阴经能够前后相连,这提示其内流动的并不是阳气,而是阴气或者说是阴液(气、液可在一定条件下互换),如果要了解阴经内阳气的流动则要回到前面同名阳经阳气运行图去寻找。换句话说,要看阳气在十二经中的流动规律就要看十二经阳气运行图,或者同名阳经阳气运行图,而要看阴气(液)在十二经中的流动规律就要看十二经阴气(液)运行图,或者同名阴经阴气(液)运行图。现行《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在“经络”这一章节把十二经的运行路线都标注了出来,若按照课本中十二经的排列顺序最多能得到十二经阳气运行图,得不到十二经阴气(液)运行图,因为后者是需要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推导的。这就揭示了一个秘密,那就是:同一经行路线中不仅有阳气在流动,也有阴气(液)在流动,阴阳互抱而行,阳气带动阴气(液)不断向前流动;将互为表里的脏经与腑经看作一个单元,在这个单元内流动的阳气或阴液相同,在离开此单元时阳气与阴气(液)发生了分离,各自去往不同的脏腑归经,而进入本单元的阳气与阴气(液)也是来自于不同的脏腑归经。这就是经络的本质。从古至今一直存在着关于经络里面是什么的争论,很多人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穴位既可以针刺也可以艾灸,既可以补也可以泻,既可以提也可以插,既可以顺向捻转也可以逆向捻转,现在终于可以得解了。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是在乱讲,特别是关于阴气(液)循行路线的内容,听所未听,闻所未闻。没关系,那我就举一个例子。很多人对《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入胃,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这句话比较熟悉,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正确地理解它的意思。实际上这句话揭示的就是阴液从胃腑开始,依次循胃经→脾经→肺经→大肠经→膀胱经的顺序进行流动的过程,这一过程无法从十二经阳气运行的路线图中获得解释,但是却恰好能够在十二经阴气(液)运行的路线图中找到对应的流动规律,这也印证了十二经阴气运行图的正确。为什么能够印证?因为从胃一直到膀胱的五大脏腑所属正经的位置都能够确定,那么按照脏与腑互为表里以及同名阴经相互连接的规则,就可以很容易地把剩下的正经的位置画出来(由于阴液是与阳气相伴而行,所以每一经中阳气与阴气或阴液的运行方向和轨迹都是相同的),大家自己动笔画一下看看是不是和我画的一模一样,看看我到底有没有乱讲。
再说说刚才提到的秘密,如何理解“不同的阴与阳同入一经,一经的阴与阳出至不同的经”?就拿脾经来做例子吧!进入脾经的阳气和阴气(液)在循经上行进入脾脏之后,又有一部分阳气和阴气(液)从脾脏而出,循经上行,在离开脾经之时阳气进入了心脏,而阴气(液)则进入了肺脏,这就是“一经的阴与阳出至不同的经”;由于脾脏与胃腑是互相表里的脏腑,脾经与胃经内流动的阳气和阴气(液)是同源的(两者在方位上又都同属中部,皆有“土”的特点,主收容载物、吐故纳新),脾经的阳气来自于胃阳的下行,脾经的阴液来自于胃阴的下行,所以若要追究这些阴阳的来源就只能从胃经的起始段开始,进入胃经的阳气是来自于大肠经,而进入胃经的阴液则是来自三焦经。其他各经阴阳二气的来源与去向大家可以自己参照十二经阳气/阴气运行图进行推导,这里不再赘述。
知道这些有什么用?太有用了!就拿大肠经来说吧,大肠阳气充足大便就能浓缩成形,若是大肠阳气不足,腑内阴液过多,大便就会稀烂不成形,患者就会腹泻。这时候我们常用一种治疗方法叫做“利小便以实大便”,利用的就是加速膀胱阴液排出来带动与膀胱经相交接的大肠经的阴液快速下行,从而减少大肠腑内的阴液,获得止泻、止溏的治疗效果。再比如,发汗的时候需要消耗肺内大量的阴液,而诸如麻黄汤、桂枝汤里都使用炙甘草的目的就是借助炙甘草能入脾化阴的作用,通过脾阴大量上行入肺来补充汗液丢失所造成的肺内阴液减少。如果大量汗出之后不补充肺脏阴液,从肺脏循经流入大肠经的阴液就会减少,大肠经循口唇,患者就会出现口渴要喝水的表现。又比如,敛肺止咳多用酸味药,酸味本身并不入肺经,而是主入肝经,目的在于通过收敛肝阳,减少肝阳入肺,肺阳升发上行的力量减弱,就没有那么多“肺气上逆”的情况出现。还比如:脾阳不足则心阳失充,出现“脾不养心”,可用健脾养心之法;而肾阴不足则心阴失养,出现“心肾不交”,可用滋肾养心之法等。
总之,掌握了阴阳二气在十二经中,或者说六经中的运行规律,就算是基本掌握了中医学的灵魂。无论是对四诊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还是辨证分析、类证鉴别,抑或是定夺治法、处方用药,都能功力大涨,一日千里。有了这两件宝贝,就可以在临床实战中火眼金睛,并且思路开阔、逻辑清晰。《伤寒论》其实就是将这两件宝贝翻来覆去地讲,换着花样地讲,从理法到方药,无一不贯穿着这两幅图所体现的辨证精神。掌握了这两件宝贝,《伤寒论》就可以看懂一大半,不信你试试。
至于十二经阴气(液)运行图中每一经阴气(液)的“升降出入”,其实也与前面分析十二经阳气运行图时分析脾阳的运动一样,都有虚实的变化,涉及自身的阴气(液)变化以及前后相接二经的阴气(液)变化,这里就不再展开细说,大家自己推敲琢磨即可。顺带说一下,将十二经阳气运行图按照一天十二个时辰进行配比,对应到圆周中的十二个时辰里就可以画出阳气版的子午流注图,这幅图流传很广;若将十二经阴气(液)运行图也与一天十二个时辰进行配比,对应到圆周中的十二个时辰里就可以画出阴气版的子午流注图,这幅图知道的人很少,大家可以自己琢磨,我就不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