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阳明少阳太阳哪个阳气最多

阳明少阳太阳哪个阳气最多

时间:2023-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为胆阴刚刚上潮的表现,是胆腑阳气壅滞的初始反应,所以被列为少阳病的总纲。目外眦是少阳经所经之处,少阳经阳气主要是以下行为顺,当经内阳气无法正常下行时,阳气常在此处出现下行障碍或下行放缓。一上一下,内外相互制约,以此来保证眼睛视物的平衡,当少阳病发作时这一平衡被打破,内眦仍可升而外眦不能降,则由此引发视物晕眩。这也提示同样是头痛,但太阳病的头痛与少阳病的偏头痛还是不一样的。

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浅译:少阳病的特点就是口苦、喉咙干、眼发晕。

置疑:口苦、咽干、目眩是怎么来的?

答惑:少阳病指的就是少阳经的病,不仅可以包括少阳经阳气运行障碍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疾病,也可以包括少阳经阴液运行障碍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疾病。

“口苦”就是少阳之腑阳气壅滞,导致腑内阳气熏蒸胆汁之清者入血,随血而至口舌患者即感口苦。此为胆阴刚刚上潮的表现,是胆腑阳气壅滞的初始反应,所以被列为少阳病的总纲。随之壅滞程度的进一步发展,入血的胆阴越来越多,皮肤就会泛黄,出现黄疸。

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都不走咽喉那里走,咽干从何而来?这主要是指手少阳三焦经阳气发生了壅滞,三焦本来就是一个专门负责体内水液调度的内腑,当其阳气壅滞不得运行的时候,这一调度功能就会发生障碍。咽干是三焦水液输布功能开始出现障碍的最早信号,往下发展上、中、下三焦均会出现干燥症状。在阴液循行路线中,三焦之阴是直接向胃灌注的,当三焦阴液无法在三焦阳气的带动下进入胃经时,位于胃经咽喉循行段的区域就会感觉到阴液灌注的不足,咽干就是这样来的。

目外眦是少阳经所经之处,少阳经阳气主要是以下行为顺,当经内阳气无法正常下行时,阳气常在此处出现下行障碍或下行放缓。眼分目内眦和目外眦,目内眦是太阳膀胱经的起始处,虽然足阳明胃经也交汇于此处,但该处阳气仍是自下而上运行,换句话说眼睛的内眦部阳气向上运行,而外眦部阳气是向下运行。一上一下,内外相互制约,以此来保证眼睛视物的平衡,当少阳病发作时这一平衡被打破,内眦仍可升而外眦不能降,则由此引发视物晕眩。外眦部是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的交汇之处,而内眦部是足太阳膀胱经与足阳明胃经的交汇之处,三焦经与胆经同属少阳经,经内阳气一以贯之;膀胱经与胃经分属不同阳经,经内阳气来源不同,这导致目外眦部的阳气下行较目内眦部的阳气上行更易被阻。

264.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浅译:少阳经被风邪所伤,两只耳朵都听不见了,眼睛充血,胸闷,心情烦躁,这时候不能用催吐法,也不能用攻下法,催吐或者攻下都会导致心悸和心惊。

置疑:为什么两只耳朵会听不见?为什么吐下之后就会心悸?

答惑:既然想到了要用催吐和攻下,一定是有什么症状非常类似,以至于容易用错治疗方法。这里实际上讲的就是真正的“辨”证,着重突出一个“辨”字,意在强调出现类似症状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的“辨证”和“辨经”,才是真正的“六经辨证”,这段条文就是一个示范。

手少阳三焦经,从手走头,经缺盆向下布于膻中,散络心包,穿过膈肌,属上、中、下三焦,广泛分布在胸中,部分与心包相联络;其有一分支从耳后进入耳内,再从耳前穿出,直至目外眦与足少阳胆经相交接。按照这一路线,风邪进入手少阳三焦经之后,由于其蕴含阳气又隶属阳邪的特性,很容易向上窜行,眼睛和耳朵是比较容易到的地方,即便不进入这些区域,只要是阻塞了少阳经阳气的运行,同样会引起相应的不适。耳朵是空窍,以空为用,风邪入耳或阻滞了入耳的阳气都会造成耳朵的闭塞,所以耳朵会有堵塞感及听力下降;风为阳邪,入到眼目(目外眦),多引起局部血络扩张,或者阳气被风邪阻于眼目不得流动,这些情况均会出现目赤眼红。若风邪来势峻猛,顺三焦经长驱直入胸膈,或者将三焦经的阳气阻滞在胸膈,就会因胸中阳气闭塞而出现胸部满闷,同时少阳三焦经阳气受阻又会引起心包经阳气出行的障碍,引起心包阳气偏亢,从而出现心烦不安的症状。

当你看到患者胸中满闷及心烦时,有时会不自主联想起阳明病篇里的栀子豉汤。因为栀子豉汤证里面也有类似症状:虚烦、心中懊恼。如果你忽略了耳聋失聪与目赤眼红同时出现所体现出的少阳经受邪的独特特征(就好比数个点能连成一条线一样,如果仅仅一个点不容易确定是哪条线。“辨经”也一样,如果仅靠一个症状很难辨别,那么当几个症状同时出现时,经络归属的特征就会变得比较明显),只关注胸中满闷是很容易误认为胸中有痰的。误用催吐法之后发现解决不了问题,这时候又会误认为是阳明里实证,以为胃肠内有积滞而造成胸部满闷,此时再用攻下法,却又发现毫无积滞泻出。

在误用了催吐法和攻下法之后,患者必定会出现大量津液的丢失,包括胃液和肠液在内。津液的损伤会减少三焦之腑内的阴液,这会促使三焦腑内阳气浮越和壅滞,手少阳三焦经阳气不能继续下行,就没有足够的阳气向与之相交接的足少阳胆经灌注,从而造成胆气不足,于是就会出现心悸和惊慌。

265.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一云躁)。

浅译:伤寒之后,脉搏摸上去像琴弦一样又紧又直,而且比较细的感觉,有头痛和发热,这属于少阳病。少阳病不能用发汗的方法,发汗会引发狂言乱语,狂言乱语本是胃的问题,胃气调和了就会好,胃气不能调和就会出现心烦和心悸。

置疑:为什么病属少阳就不能发汗?胃气和与不和有什么不同?

答惑:一般伤了风寒之后出现头痛、发热的都是太阳表证,太阳表证脉象多偏浮。这个患者脉象如琴弦一般弦细,说明其来就诊的时候病情有所不同,少阳病已经形成。同样是头痛发热,脉浮就是属太阳病,脉弦细就是属少阳,这是为什么呢?脉“弦细”提示肝经阳气升发不充分,肝脏阳气布散舒展不够,导致脉管壁上的筋脉收缩(虽细但按压时仍有力度,并不是虚弱的那种细脉),之所以肝阳舒展不足,就是因为少阳胆经阳气下行受阻而牵制了肝阳。若将手足少阳经看作是一整条少阳经,那么这条经是从头上经过的,如果头痛的部位在颞区或头侧部,那么这正好就是少阳经的循行区,说明少阳经阳气发生了阻滞;如果头痛的部位在头枕部,那说明在太阳经循行区,是太阳经的阳气有阻滞。这也提示同样是头痛,但太阳病的头痛与少阳病的偏头痛还是不一样的。

像这种病邪在少阳经的疾病是不能用发汗法治疗的,为什么呢?因为发汗会从三焦调运阴液至皮肤。在阴液循行路线中,三焦的阴液直接来自心包的灌注,现在三焦经阳气下行至胆经受阻,阳气在少阳三焦经内已经聚集,若发汗则必然加快三焦腑内阴液的转移,三焦之腑为了弥补自身阴液的不足就会从心包调运阴液,心包阴液一旦消耗过快就会引发阳气大量上浮,心神狂乱失守而出现谵语。

患者现在所处的这个阶段,既然不能发汗,那么用什么药物合适呢?有人把文中的“胃”理解成大肠,把“胃和”的意思理解成调和大肠内的阴阳。如果真的要“调肠”,那就要动用攻下药,但是外寒依然在表,此时是不宜率先使用攻下药的,必须要先解表而后攻里,况且患者并未出现阳明里热实证的特征性表现,攻下当所不宜。正确的理解应该是这样的:目前患者证属少阳,解决少阳经阳气郁滞难行的关键在于“和胃”,因为胃腑与胆腑之间另有一条阴液流动的通道,循此通道胃阴可下行入胆,若是能够将胃内阴液引入胆腑并注入胆经,则胆阳可潜、阳热可息,既不用发汗也不用攻下,问题可解。“胃和”是指胃与胆相调和,胆胃相和则疾病可愈,若胆胃不和,则少阳经依然阳郁,心包阳气出行不畅患者就会心烦,胆气不平就会引发心悸。

266.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方一

柴胡(八两) 人参(三两) 黄芩(三两) 甘草(炙,三两) 半夏(洗,半升)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浅译:原本是太阳病,没有及时好转,进一步发展后转变成了少阳病,随之出现胁肋区的胀闷发硬感,干呕,吃不下饭,发热与发冷交替发作,暂时还没接受催吐和攻下治疗,脉搏摸上去位置比较深,脉管也比较紧绷不松软,可以用小柴胡汤治疗。

(方后)以上七味药,加上一升两斗,煮取六升(刚好一半的容量),滤掉药渣,继续煎煮,煮取三升,趁热喝一升,一天喝三次。

置疑:在这里用小柴胡汤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要强调“尚未吐下”?

答惑:外来的风寒没有及时从体表解除(患者自身的阳气不足以祛邪外出),导致外邪持续羁留在体表,肺内阳气持续不得宣发,造成肺经阳气的壅滞,由此带来肝气不升以及胆气不降,肝胆经阳气的郁滞不行,就形成了胁下区的饱满胀闷感。胁下区的“硬”多是阳气与胆汁中的“水气”相搏结才产生的质感,这意味着胆汁淤积不下,胆腑阳气留滞不行。胆气过度郁滞不能下行,胃阴下行入胆受阻,胃阴反向上逆,引起干呕(胃气上逆才引起吐之有物的呕吐)。若胆气郁滞较甚则干呕频繁,以至难以纳食。除此之外,胆汁不能向下排泌,也会影响消化,患者会有不欲进食的感觉(“不能食”和“不欲食”还是有不同的,要注意区别)。

寒邪在体表始终未曾离开,只不过从皮肤表层陷入到了皮肤下层,当胆腑内的阳气壅滞蓄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冲出胆道,向下运行(胆囊为单出口,只能从一个通道进出),这股强劲的阳气会带动肝经阳气的上升,肺经阳气由此得到灌注,阳气从肺经入肺脏再布散到皮肤,此时皮肤温度就会上升,发热就会出现。当胆汁排泄到差不多的时候,腑内阳气已经不足,这时就会重新蓄积,以待下次的暴发,之所以会如此,就是因为有外邪一直未曾离开。当胆经不再有足够的阳气循肝经向肺脏灌注时,从肺脏布散到皮肤的阳气也会相应减少,恶寒就会出现。如此反复,就会形成“往来寒热”的特征性表现,究其根源,一是外邪作祟,二是胆气“不服”。

那要怎么治疗呢?首先是不能伤津液,伤了津液三焦之腑就会内热,三焦经阳气会随之壅滞,这会带来心包内热而出现谵语烦乱,所以张仲景首先强调不能催吐和攻下,在此基础上就可以用小柴胡汤。如果经过催吐或者攻下,又引发了阳明经腑证候的变化,那小柴胡汤就不适宜用了。脉由浮变沉代表肺脏阳气有所减弱,已经不能再向肺经灌注大量阳气了,这是因为上行入肺的肝阳减少了;脉紧则表示一方面肝阳不得充分舒展,脉管壁的筋脉有些收缩,另一方面也表明,仍有寒邪在体表未散。

小柴胡汤有什么用?生姜入肺经,通过向外透散肺脏阳气来祛散表寒,不用麻黄是因为现在病情有所变化,重点不在大力发汗,而在疏导肝胆经的阳气,大力发汗会诱发少阳三焦经过热;柴胡升肝经阳气,黄芩降胆经阳气,两者搭配作业,一起疏通肝胆经的阳气郁滞;用半夏目的在于降胃经阳气,胃阳下降则能带动胃阴下行,特别是引导胃阴循胆胃之间的通道进入胆腑,以承载胆内上浮壅滞的阳气,以利于胆阴的流动;用人参可升脾经阳气,脾阳得升又可以带动胃阳下降,有利于胃纳进食;大枣健胃补气,能加强胃腑对各药物的吸收;炙甘草入脾化阴,上行入肺可承载阳气向体表行进,有利于补充汗源。

267.若已吐、下、发汗、温针,谵语,柴胡汤证罢,此为坏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浅译:如果已经用了催吐、攻下、发汗、温针等方法治疗,患者出现了谵语,并且柴胡汤证的症状都消失了,这是疾病在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这时就要根据十二经阳气逆从的本来特点进行判别,以恢复各经阳气正常的升降出入运动为基本原则进行治疗。

置疑:为什么会想到要使用催吐、攻下、发汗和温针的方法治疗?

答惑:原本是少阳病,兼具小柴胡汤证的临床特点,比如恶寒发热交替发作、胁肋闷胀疼痛、干呕、食欲不振、咽干、口苦、眼晕等,但是没有用小柴胡汤来治疗,而是使用了催吐、攻下、发汗等各种其他的方药,乃至使用温针疗法,但是非常遗憾,都没能解决问题,患者反而因此而出现了谵语。为什么会这样呢?谵语的出现与心包内热有密切的关联,无论催吐、攻下,或是发汗、温针,这四种方法都会造成体内津液的丢失,三焦之腑无液可输、无津可布,就会从与其在阴液循行路线上直接相交接的心包抽调阴液。心包内阴液过快虚减后阳气即会上浮并壅滞,心包阳亢患者就会出现心烦,严重的就会出现语言失控,表现为狂言乱语,即谵语。如果此时患者的小柴胡汤证的症状消失,伴随出现的是其他的阳热症状,那么少阳病就已经基本不存在了,被破坏了,故称“坏病”。接下去要做的就是根据出现的阳热证候的归经来进行阴阳的再平衡。“知犯何逆”指的是了解清楚是哪条正经发生了阳气运行的障碍,然后根据其自身升降出入的特点来对该经及所属脏腑的阳气进行调整,这叫“以法治之”。比如汗多伤肺阴,那么从肺脏经由阴液循行路线进入大肠腑的阴液就会明显减少,这时就会诱发阳明内热,引起阳明病。阳明经阳气以降为顺,阳明经腑内热则要以苦寒折火、通腑泄热为主要治法。又比如攻下伤大肠之阴,一方面膀胱会因大肠输注阴液不足而引发膀胱内热,另一方面大肠自身阳气开始上浮聚集,此时易形成太阳阳明合病,若要治疗则要兼顾二经阳气,且均以降为顺。疾病演变可能会多种多样,但基本的思路无非是该升的升、该降的降,阳气多出来的就削减、阴液不足的就补充。

至于为什么会面对小柴胡汤证的患者使用催吐、攻下、发汗和温针的方法治疗,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

为什么会催吐?患者干呕、吃不下,看上去很像胃里有食积,催吐能使积滞立刻解除,看上去似乎处理得没错,但患者却出现了谵语,显然症状加重了。

为什么会发汗?患者一阵恶寒一阵发热,由此考虑患者是表邪正在入里;同时还出现了干呕、纳差、咽干、口苦等里热征象,考虑表邪入里后已经开始化热,所以必须赶紧发汗以解表。看上去也有道理,但是经过处理患者也出现了谵语,仍然是处理不当。

为什么会攻下?患者吃不下,还干呕,并伴有胁肋胀闷,考虑是肠腑有积滞;加上咽干、口苦,考虑积滞已经化热,所以必须立即攻下,以免阳明腑实进一步热化。考虑的也合理,但患者同样出现了谵语,不妥。

为什么用温针?患者恶寒、发热,这就是有表证的证据,用温针来温表散寒、发汗解表,看着似乎有道理,但结果却出人意料,患者也出现了谵语。

这里其实就是在提醒大家,看病一定要详细问诊、全面了解病史及症状特点,千万不能抓着一两个看似典型的症状就放松了对其他症状和体征的观察,这样容易误诊。对于上述四种治疗方法,都是由于没有全面掌握疾病特征导致的误诊,紧跟着误治,最后出现“坏病”,病情由此就变得棘手了,病也更加难治了。

268.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

浅译:太阳、少阳、阳明同时发病,脉位浮浅而脉形粗大,且脉搏跳动范围很宽,从关部一直到寸部都能感觉到跳动(桡动脉处的脉搏从近心端到远心端分别为尺、关、寸三部,对应医生的三个指头,所以中医号脉常规都是三个指头),患者老是打瞌睡、想睡觉,眼睛一闭就出汗。

置疑:为什么一闭眼睛就出汗?

答惑:寸口脉按照前、中、后三个位置分别为寸、关、尺三部。“关上”即关部以上,暗指波及到尺部。“上关上”即指脉搏的跳动范围已经超过了关部,连带部分尺部也一起跳动,由此可见其脉形之大(一般来说,能明显感觉到脉搏跳动的多在寸部和关部,尺部多沉取或按压的指力稍大一些才能感觉到搏动)。脉浮主要是提示太阳表邪束缚在身体表面,肺脏阳气因此而聚集并向位于肺经中的寸口脉灌注了大量的阳气。

“三阳合病”意指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都发生了病变。脉浮即是由太阳经感受外邪所致,而脉形的巨大则意味着阳明经与少阳经都发生了阳气的聚集。太阳经阳气的壅滞来自于外邪的入侵,外邪阻断了其流通而出现经内阳气聚集;阳明经的阳热来自肺经向大肠经过多的灌注阳气,大肠经阳气过盛就会出现阳明里热证;少阳经的阳热则来自于肺经阳气壅滞之后肝经阳气难以上升,连带造成胆经阳气难以下降,胆经阳气壅滞即会出现少阳证。三阳经同时发病意味着外邪引发的阳气聚集范围广泛,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就从太阳经波及少阳经和阳明经,三阳经阳气均聚集生热,阳热循百脉“朝”回肺内,再从肺脏经肺经而出,位于肺经上的寸口脉自然就会因大量阳气的灌注而搏动幅度增大,脉形变宽。

“但欲眠睡”与少阴病里的“但欲寐”很接近,但这里的想睡觉并不同于少阴病阳气亏虚所导致的神失所养而困乏,而是热盛导致的神昏,是因为三阳经内热过于壅盛引起的精神困乏。为什么会困乏呢?三阳经都经头部循行,阳热之气都习惯性的“炎上”,当大量阳气一起壅滞在头部而不得流动时,清阳变浊,神明混沌,人就会出现只想睡觉的表现了。

“目合则汗”的意思就是一睡着就出汗(一闭眼睛就出汗还不至于,“目合”指代的是小盹儿或刚刚睡着的意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盗汗”。这里的盗汗不是因为阴虚,而是因为阳盛。睡着后皮肤表面的阳气就会从体表撤回到肺内,体表的阳气因此而较弱(所以睡觉的时候不能对着风扇、空调吹,不然容易感冒),当睡觉醒来后肺内的阳气又重新回到体表皮肤的岗位上,每日周而复始,护卫皮肤,所以叫“卫阳”。当体内三阳经阳热过于壅盛时,睡着后卫阳仍然会按照平时的规律回到肺内,这时三阳经的阳气还堵在经内,自然会逼迫津液向毛孔外流出。

269.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躁烦者,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浅译:伤寒六七天了,没有高热,但是患者自己觉得很烦躁,这是阳气从太阳经进入少阴经引起的(或者说是阳气从阳经进入阴经引起的)。

置疑:为什么患者会出现烦躁?“阳去入阴”是什么意思?

答惑:伤寒六天是一个周期,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依次经过运行受阻的考验,到第七天是太阳经阳气顺应天时而再通的时间,此时患者没有明显发热或者仅仅只是低热,这说明从肺脏去往体表的阳气不再继续大量堆积于皮肤,仅有少量阳气聚集而形成发热。这意味着表寒之邪已经式微了,但仍有残余,同时太阳经也还没有完全畅通,即便是太阳经顺应天时而得到阳气的资助。

当太阳经的阳气持续不得顺利下行会发生什么呢?阳气会生热逆行。太阳经包括小肠经和膀胱经,均为下行方向,现在太阳经经过六天仍不能完全畅通,就有一部分阳气开始逆行进入与太阳经交接的心经。心阳增加的后果就是患者出现心烦不宁,由于脾阳是直接上行进入心脏的,心脏内阳气已经有所增加,造成脾阳上行受阻,脾脏就会将更多的阳气布散到四肢,从而出现四肢的躁动不安。“阳去入阴”指的是阳气离开属于阳经的太阳经而去到了属于阴经的少阴经(心经),乃至去到亦属于阴经的太阴经(脾经)。

270.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浅译:伤寒三天,太阳、少阳、阳明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都消失了的话,就应该出现太阴、少阴、厥阴病的临床特征(不一定三阴病同时出现)。如果患者没有出现呕吐,反而很能吃的话,说明三阴病不会出现(指任何一阴病都不会出现)。

置疑:患者为什么特别能吃?为什么患者没有作呕?

答惑:寒邪袭表后,首先引起的就是太阳经阳气运行不畅,一天之后跟着就是阳明经阳气运行受制约,第三天就是少阳经阳气运行障碍。过了三天之后,从第四天开始就应该是太阴经阳气运行障碍,后面依次是第五天少阴经、第六天厥阴经。“三阴当受邪”的意思就是三阴经阳气应当在伤寒三天之后出现运行的障碍。

既然有三阴受邪就应该有三阳受邪,那么三阳受邪又是什么意思呢?伤寒之后,首先是寒邪入侵太阳经,引起太阳经阳气郁滞;随后肺内阳气的逐渐壅盛,肺内阳气会循肺经外出向阳明经灌注,从而引起阳明经内热;肺经阳气的过多聚集又会影响肝经阳气的上升,从而连带引起足少阳胆经阳气下降困难。如此一来,太阳、阳明和少阳这三阳经的阳气就都出现了运行的障碍,此即三阳受邪。“三阳为尽”的意思太阳、阳明和少阳这三阳经的阳气运行障碍特征在伤寒之后的第四天都不见了,都消失了,这就意味着三阳经阳气可能在没有药物的协助下自行疏通了,所以导致患者应该有的症状都消失了。三阳经郁滞的阳气若没能自行消失,就必然会影响到与它们相交接的三阴经,因为阳气没有出路就会聚集生热,从而消耗阴液,向三阳经输注阴液的各阴经受其影响就会出现内热,此时就会出现三阴病。

能吃说明什么?说明胃腑阳气很旺盛,腐熟食物的能力很强,所以食欲很好。能够不断地吃那就说明脾阳也很健康,能够不断地将水谷精微运走,脾能升则胃才能降,胃降顺利才能胃排空正常,才能不断地吃进去东西。胆阳上逆就会呕,胃阳上逆就会吐,患者现在食欲很好,一点要呕吐的意思都没有,那就说明从肺经传入阳明经的阳气都被用来消耗在消化食物上了,这就不会造成脾经阳气的过盛,因为都被消耗了;肝经阳气会随着肺经阳气的不断流动而上升,避免了继续壅滞;随着肝经阳气一起运动的还有胆经阳气,只要胆经阳气能够顺利下行就不会产生干呕。能吃又不呕吐,说明阳明经和少阳经都没有产生向上逆行,反而是顺利的下行,这就意味着与其交接的太阴经经和厥阴经运行顺畅;阳明和少阳能够顺畅不生病,自然太阳经也是能够顺利下行的,这就意味着伤寒之后第四天太阳经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的下行运动,没有产生明显的郁滞,对其他各经的影响比较小,所以也没有影响到与其交接的少阴经。太阴、少阴、厥阴均能运行正常,此即“三阴不受邪”。

271.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浅译:伤寒三天了,脉搏摸上去不像又长又直的琴弦,反而觉得只是琴弦很短的一小段,这就是病快要好了的征兆。

置疑:为什么“少阳脉小”就提示病快好了?

答惑:伤寒之后的第三天原本是少阳经阳气受到影响而出现郁滞的时间,但是患者原本会出现的弦直脉反而没那么明显,虽然有一点弦直的特点,但是脉形不宽,很窄,这就意味着少阳经阳气郁积壅滞没那么严重,肝阳依然能维持基本的筋脉舒展,所以寸口的少阳脉有那么点特征,但不明显。既然应该出现的特征并不明显,这就说明少阳胆经阳气基本上还属正常流动,虽稍有郁滞,但凭借患者自身的能力应该能够很快得以疏通,少阳病很快就会消失。少阳经得以疏通的前提自然与体表的外邪逐渐被解除有关,若非外邪压制的不那么厉害,少阳经的疏通也不会这么轻松,所以伤寒三天后见到少阳脉脉形不大即说明病能自行向愈。

272.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浅译:少阳经阳气运行障碍得以解脱的时间一般在凌晨3点到上午9点之前。

置疑:为什么少阳病是在这个时间段开始好转?

答惑:前面第271条说少阳病脉搏由长变短,是疾病好转、即将痊愈的征兆,这条就告诉你少阳病什么时候好转。

凌晨3点到上午9点是自然界万物阳气逐渐壮大的时间(晚上11点到凌晨3点属于阳气苏醒时间),先生长后发展,相当于春天的生机(万物复苏,植物开始抽芽,枝头变嫩绿)。人体与自然界相呼应,此时体内的少阳经阳气最活跃,最能掌控局面,如果之前少阳经阳气一直被压制、遏制、限制,那么此时则轮到少阳经“说话”。若能趁势疏解郁滞、填补阳气空缺,恢复经内阳气下行,则少阳病可解。少阳经阳气的下行,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于肝经阳气上行的带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