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远程数字病理诊断已成为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会诊方法。数字切片又称虚拟切片,是指系统通过计算机控制自动显微镜移动,并对观察到的病理切片进行全自动聚焦扫描,自动采集数字化的显微图像,高精度多视野无缝隙自动拼图,最终拼接成一幅完整切片的数字图像。在临床、教学及科研实践中,数字切片除具有传统切片的常规功能,还有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的优点。
数字切片制作的原理
1.数字切片制作的原理 数字切片制作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个系统组成。硬件系统主要由显微镜、步进电机、摄像机和控制键盘组成。软件系统主要由具有图像采集、控制融合和拼接功能的模块组成。制作数字切片,先利用全自动显微镜在低倍镜下对切片进行快速扫描,显微扫描平台自动将切片沿X/Y轴方向再次扫描移动,在Z轴方向自动聚焦取得图像。低倍镜选定扫描区域后转高倍镜下扫描,以获得高分辨数字图像。相应的扫描控制软件和图像压缩与存储软件会将扫描的图像自动无缝拼接,形态学处理后存储,进而逐步建成数字切片库。
2.数字切片的优点与应用 数字切片包含切片的全视野信息,具有高清晰度、高分辨率、色彩逼真、操作方便、易于保存、便于检索等优点,目前主要应用于以下三个方面。①病理科信息管理:数字切片极大地方便病理资料的查询、调阅和会诊,病理档案电子文档可防止病理切片损坏造成的诸多不便,为医疗会诊、医疗纠纷提供重要的依据。②病理教学:数字切片为病理教学及医师培训提供了有效的教学工具,具有病变展示直观、操作简便及信息量大等特点。③远程会诊:医院通过网络,将数字切片与患者相关病史上传到诊断平台,专家通过此平台,可随时随地进行病理会诊,在计算机上阅片,诊断,从而实现医学资源、专家资源共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