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湿疹”的病名来看,应该与“湿”有关。这主要是指其临床症状中可出现水疱糜烂、渗出流水等皮肤潮湿的改变。
从病因来说,中医认为,湿疹的发生与“湿”有关。这里的“湿”指湿邪,包括外感湿邪和内生湿邪。在病机上,中医学认为,湿疹乃因禀赋不耐,风湿热客于肌肤而成;或因脾失健运或营血不足,湿热羁留,以致血虚风燥,风湿燥热郁结,肌肤失养所致。中医关于湿疹的病因病机学说主要可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但均与“湿”相关。
(1)湿热说:由于血热脾湿浸淫皮肤肌肤,湿热内蕴主要责之于脾,心二经,脾主湿而恶湿。若饮食失节,恣食鱼虾,海味及辛辣之品,脾失健运生湿化热,心主血脉,因心绪烦扰,五志不遂则生热化火,致使血热偏虚,湿热互结而发病。
(2)脾湿偏盛说:因脾胃虚弱,湿盛而难于速解,病情时轻时重,脾失健运湿从内生,浸淫成疮。
(3)风湿血热说:湿热内结,血热生风,此风湿热是从内而生。若复受风热侵袭,湿邪外客,引动内风,致湿热淫郁肌肤。
(4)阴伤湿恋说:由于久治不愈,反复发作,渗水日久,伤阴耗血,血燥生风,而肌肤尚有湿邪留恋。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湿疹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复杂的内外激发因子引起的一种迟发型变态反应。患者可能具有一定的过敏素质,后者受遗传因素支配,故在特定的人群中发生,但又受健康情况及环境等条件的影响,例如患者有时不能耐受生活和工作中的许多无害刺激,如某些食物可使湿疹加重。患者的敏感性很强,斑贴试验时可对许多物质发生阳性反应;除去某些致敏因子,湿疹病变不会很快消失。但也有患者通过加强锻炼、改变环境等使机体的反应性发生变化,再接受以往诱发湿疹的各种刺激,可不再发生湿疹,这些都说明其发病机制的复杂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