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痤疮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中药汤剂内服:通常是辨证施治,可分如下证型。①肺热证。症见颜面部黑头粉刺,颜面潮红,与毛囊一致的散在丘疹,无自觉症状;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宣肺清热,选用枇杷清肺饮加减。处方:枇杷叶、黄芩、桑白皮、栀子、黄柏、知母各9克,生甘草3克,生地黄、连翘、白花蛇舌草各15克。②脾胃湿热证。表现为皮疹色红,或伴有脓疱,炎症显著可自觉局部皮损灼热疼痛,伴有纳呆腹胀;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化湿通腑,用清胃散合茵陈蒿汤加减。处方:黄芩、生栀子、生地黄各9克,黄连、生大黄(后下)、生甘草、升麻各3克,茵陈、生薏苡仁、生山楂各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③热毒证。皮疹表现以丘疹、脓疱为主,丘疹基底周边伴有红晕,甚者可伴有结节,自觉局部发热疼痛,脓疱破溃或吸收后可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凹陷性小瘢痕,伴口苦咽干,大便干结;舌红苔黄燥,脉数。治以清热解毒,可用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处方:金银花、紫花地丁各30克,野菊花、白花蛇舌草各15克,黄连、黄芩、知母、连翘、白芷、赤芍、牛蒡子、生甘草各9克。④血瘀痰凝证。该型皮损表现以结节、囊肿为主,可伴有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窦道、瘢痕等多形损害;舌暗红或紫暗,脉弦滑。治宜活血化瘀、化痰散结,可用血府逐瘀汤合二陈汤加减。桃仁、当归、制半夏、浙贝母各9克,红花、川芎、陈皮各6克,丹参、蒲公英、金银花、白花蛇舌草各15克,牡蛎30克(先煎),生甘草3克。
(2)中成药内服:可用于治疗痤疮的内服中成药有很多种,下面选择一些常用的药物给大家做以介绍。①丹参酮。有片剂和胶囊,可用于各型痤疮。②当归苦参丸。具有清热凉血,散风祛湿之功效,主要用于湿热上蒸型痤疮。③清热暗疮片。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泻火通腑之功能,可用于各型痤疮,尤其是囊肿性及感染性痤疮。④金花消痤丸。功能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用于湿热上蒸证之痤疮。另有栀子金花丸,其功能是泻热润燥,生津止渴,亦用于肺胃湿热上蒸引起的痤疮。⑤复方珍珠暗疮片。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通脉之功效。用于痤疮辨证属湿热上蒸证者。⑥连翘败毒丸。具有清热解毒,散风消肿作用,主要用于热毒型痤疮。此外,小败毒膏、三黄片、牛黄解毒片、清解片等均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故都可用于中医辨证属于热毒型的痤疮的治疗。⑦皮肤病血毒丸。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祛风止痒的功效,用于血热风燥证的多种皮肤病的治疗。此药也可用于痤疮的治疗,一般用于肺热血热型痤疮。⑧大黄蟅虫丸。功能破血化瘀,通络散结。用于瘀血阻滞证之痤疮。⑨散结灵。具有温通经络,活血散结之功效。可用于寒凝血瘀证之痤疮的治疗。
(3)中药外用:中医治疗痤疮的外治法大致有以下几类。①熏洗疗法。以温热的中草药煎液先对准患部热熏,待药液稍温后再浸洗患处,是中药外用的传统独特疗法。治疗痤疮一般选择具有清热凉血除湿解毒作用的药物为主组方。可选用如下处方,野菊花24克,芝硝48克,花椒、白矾各12克,上药以水煎煮后倾入容器内,容器以适于患部熏洗为宜(一般可用搪瓷面盆),趁热将病损部位置于盛药容器之上,使蒸气直达患处,周围空隙以毛巾包绕严密,待水变温时(接近体温),即以药水浸洗患处,每日1~2次,每次20分钟,7日为1个疗程。②湿敷疗法。使用纱布或小毛巾蘸取中药煎液敷于患部的方法。一般湿敷时间在半小时左右,中间可反复蘸取药液,每日湿敷2~3次为宜。可选用如下处方,丹参、地丁草、当归、白芷、半夏各30克,加水2 000毫升,煎开15~30分钟后去渣留液待用。用时将毛巾浸入药液中(温度以皮温为度),捞出毛巾拧半干敷脸部30分钟,每日2~3次。剩下药液置阴凉通风处,下次煎开再用,每剂可用2~3天。③涂敷疗法。主要是指把中药研成粉末后,再将其调成糊状或膏状敷于患部的方法。常用的如,硫磺、生大黄各30克,共研细末,用温水调敷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涂药前,先用热水肥皂洗净患处。④外搽疗法。中药可配制成不同的制剂,如洗剂、霜剂、搽剂、油剂、醋剂、酊剂等,外搽于患处以治疗痤疮,这就是所谓的外搽疗法,也是外用药物的最常用方法。如颠倒散洗剂(大黄、硫黄各5克,均研成细粉,滑石粉10克,甘油5毫升,诸药混合,加水至100毫升,搅匀即可),用时摇匀涂布患处,每日2~3次。⑤中药倒模面膜疗法。实际是中药外用与倒模面膜相结合的治疗方法。
(4)单方验方:治疗痤疮的内服单方验方为数不少,我们从中精选了一些供大家参考。① 白花蛇舌草9~3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治疗寻常性痤疮,有较好疗效。②茵陈50克,水煎服,每日1剂。③地榆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或地榆片200毫克,口服,每日3次。④白花蛇舌草、丹参各30克,甘草10克,每日1剂,水煎服。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痤疮。⑤丹参30~60克,生地黄、甘草、土大黄各30克,大黄3~15克,每日1剂,水煎服。此方具清热凉血活血之功效,用于各型痤疮均有效。
治疗痤疮的外用单方验方亦有很多,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如病情很轻,可能单用即可奏效;但如病情较重时,则须配合使用其他治疗方法。下面是一些简单实用的方法,患者不妨一试。①新鲜芦荟60克。把芦荟捣烂取汁,涂搽患处,每日2~3次,10日为1个疗程,最宜于肺胃壅热型。另有一方是在普通膏状化妆品中加入芦荟天然叶汁(浓度为3%~5%),外搽患处,每日2次。②鲜菟丝子适量,捣烂绞汁,外涂患处。③白果仁(银杏)1~2粒。每晚临睡前用温水将患部皮肤洗净,用小刀将白果仁切出平面,频搽患处。边搽边切去用过部分,每次1~2粒即可。④益母草适量。将上药烧成灰,用等量的普通肥皂加热熔化,两者调匀,冷却成块,每日2次用其洗面部。⑤皂角、透骨草各30克,水煎外洗患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