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舆论的八要素
并非凡一些人发表了意见就是舆论。舆论应该有衡量的标准,否则我们可能由于把不是舆论的意见看作舆论而错误地判断了形势。舆论是否存在,有八个衡量的要素。
1.舆论的主体——公众
这里的公众,应该是能够自主发表意见的人。如果发表意见的人不是自主的人,发出的意见不是舆论。自主公众是否形成,对于估量舆论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各种社会团体(这里是指具有一定权力的团体)、党派、学校、企业和政府机关等的宣传部门、接待部门和公关部门,传播代表自己组织方针政策方面的信息,组织社会活动,执行着一种与舆论群体性质相近的职能,但他们不是舆论的主体。现在网上意见的主体是无名的、在虚拟空间聚合的网民。
2.舆论的客体:现实社会,以及各种社会现象、问题
一般地把“有争议”作为舆论客体的一个重要标志,这是有道理的。如果把范围扩大一些,那么公众对现实社会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态度、观点,只要形成一定规模,表现出某些趋向,那么这种一般的“现实社会”本身,也应视为舆论客体。
3.舆论自身
舆论的直接表现是公开的意见,但还有许多时候人们并没有清晰地表达意见,而只是各种情绪的流露,这也应视为舆论的表现,只是较为曲折些罢了。
当受到外部信息的刺激时,人们常常不以观察和分析为基础,不经检验而作出接受(相信)或拒绝的反映。人们的“信念”这个深层次的东西在起作用。谈到舆论本身时,要把它看作是信念、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这样看问题全面一些。
多数人对舆论的判断常常到此为止,主体、客体、意见本身,完了。其实,如果不具备下面一些要素,我们听到、看到的意见不一定是舆论。
4.舆论的数量,即一致性程度
一般用占某一范围总数的百分比来表示。舆论的数量是辨别舆论存在与否、存在程度的一个客观标准。
掌握了整体中的多少,能够对整体产生决定性影响,或者可以使整体感觉到一种重要影响的存在。这个在整体中的“点”显然是个临界点。应用数学根据系统工程理论得出的计算结果,便是被称为黄金比例的“0.618”。
一般情况下,如果持某种健康观点的人在一定范围内达到61.8%,这就已经是可以控制全局的量了,不要追求九成以上的人都说你希望听到的话,那是不可能的,即使出现也存在自我欺骗的假象。从另一方面看,如果某种你不喜欢的观点在一定范围内没有达到总体的38.2%,这种意见的存在对于当权者来说是安全的,没有必要非得剿灭它。只是在超过1/3的时候,才需要予以注意了。这是运筹学的道理。一些事情做得形式上异口同声,显得颇为成功,其实已经把事情办得非常糟糕。因为多数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不同意见的存在是很正常的现象,高度一致反而不大正常。
当然,对社会现象没有必要精确到小数点多少位,大概就是1/3多和接近2/3这样一个比例。在一定范围内有1/3多点的人持某种意见,这种由于开始对全局产生影响,故它已经从少数人的意见转变为舆论。在一定范围内有接近2/3的人持某种意见,这种意见已经可以统领全局,当然更是舆论,而且成为主导舆论。
5.舆论的强烈程度
舆论的强烈程度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用行为舆论来表达,通常行为舆论比言语舆论的强烈程度大些,例如静坐、游行示威和其他更激烈的行为。这种舆论的强烈程度,一般通过实际的观察、访谈和体验进行估量。
另一种除了部分通过言语表达外,相当程度上表现为没有用言语表达的内在态度,其强烈程度需要通过舆论调查来测量其量级。需要根据舆论调查中常用的各种意见量表(例如“语义差异量表”、“社会距离量表”、“等线间隔量表”等)分析得来。
量表中对于舆论客体的态度通常提供择一的七个选择阶梯(我见到最多的是21个选择阶梯,最少的应该是5个),中心为“中立”或“无所谓”,两边分别为正反两种意见的阶梯,例如“略加肯定、肯定、非常肯定”和“略加否定、否定、完全否定”。
如果有约1/3多的人所持的某种意见达到“略加”点,可以说这种意见转变为舆论,并表现出相对弱的强烈程度;如果2/3人的意见处于“非常”、“完全”点上,则舆论的强烈程度趋向极点。
舆论的强烈程度与公众对舆论客体的知晓程度相关。了解得越清楚,所有体验,对表达的意见倾向信心越强,意见的强度也就越大。
6.舆论的持续性(存在时间),有时又称“舆论的韧性”
舆论一旦形成,总要存在一段时间,即使舆论客体消失了,人们还会有所议论,因为舆论的发生总是滞后于舆论客体的。舆论的存在时间或持续性是舆论存在的另一标志,短则几小时,长则多少年。人们对舆论的感觉,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舆论通过它的持续性存在,给人不断刺激造成的。
它与舆论客体的情况有关。如果人们议论的客体所体现的观念与公众差距过大,或“问题没有解决”,舆论持续的时间就会较长。
7.舆论的功能表现:影响舆论客体
舆论存在的综合表现,是能够以自在的方式,直接地或间接地、明显地或隐蔽地影响着舆论客体。如果说一种舆论在它存在的范围内没有产生对客体的任何影响,那么这种舆论便谈不上是舆论,而是一种一般的无足轻重的议论。人们所以能够感觉到周围存在着各种相近的或相对立的舆论,就是由于各种舆论在相互交织中时时影响着舆论客体,促使客体朝着主导性舆论的方向发展或转变。
8.舆论的质量:含有理智与非理智成分
这个问题可以划分几个小点说。
(1)舆论是一种群体意见的自然形态,因而它带有较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它的变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动的。不稳定和多变是现代舆论的表面特征;同时由于传统的影响,舆论在一些问题上又相当滞后,传统的封闭社会的观念在较长的时期内还会对现实舆论发生作用,尽管这种影响力在逐渐减弱。
(2)舆论的主体公众,有时来自完全不同的社会阶层,因在某个问题上持有相同或相近的意见,于是在观念形态上呈现为相关联的舆论群体。而舆论本身,实际上也许只在表面意见上相同,进一步考察舆论的信念层次,会发现很大的差距。
(3)不少舆论主要是以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发生范围、不同的舆论客体等等划分存在空间的,而不同空间的舆论主体的文化水平和信息接受能力悬殊。
(4)社会的中下层公众,经常决定着舆论的发展方向,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所谓精英阶层的舆论,有时并不能够左右这种舆论。
(5)即使是精英阶层的舆论,也是自在的形态,同样会受到各种现实和历史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环境、自身利益的影响,并非总是社会理智的代表。
基于以上五方面的分析,舆论中同时含有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是正常的。
舆论不同于自为组织的纲领政策,可以对各种问题表现得十分理智,它的自在形态决定了它在总体上是一种理智与非理智的混合体。
以上八个舆论的要素中,前七个是构成舆论的必要要素,任何一种舆论都不能缺少一项,否则便不成其为舆论。提起舆论,人们通常都会想到前三者而忽略了后四者。后四者(舆论的数量、强度、持续时间、对舆论客体的影响)是区别舆论与个别人意见、一般性议论的重要标志。这里再强调一下:
(1)一定范围内对某种舆论客体持某种意见的公众人数低于整体的1/3,由于无法对整体形成起码的精神压力(影响),所以不能视为舆论;
(2)如果某种意见的行为表达强度几乎使人感觉不到,或者通过舆论调查测得的意见强度接近“中立”或“无所谓”,这样的意见由于强度过于微弱而不能视为舆论;
(3)任何舆论都有一定的存在时间,以表明公众关于某个舆论客体意见的顽强性和韧性,存在时间过于短暂的意见,例如过后就淡忘的某个话题,不能视为舆论;
(4)舆论的无形力量就在于它能够对舆论客体产生影响,如果这种舆论的自在社会功能几乎无法感觉到,那么所谓的“舆论”便谈不上是一种舆论,而可能是一种想象的意见,或者只是闲话之类。
任何一种舆论都可能存在外界对它的质量评判(正确与否、理智与否、方向正确与否等),这个要素不妨碍确认舆论本身的存在。识别舆论的质量,需要较高的素养,尤其是冷静的理智和丰富的知识。马克思有一句名言:“任何的科学的批评意见我都是欢迎的。而对于我从来就不让步的所谓舆论的偏见,我仍然遵循伟大的佛罗伦萨诗人的格言: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罢!”[6]
这里就涉及对舆论的质量分析。舆论有时十分“愤青”,有时又十分保守,并非时时代表社会的良知和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