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选用抗组胺药及镇静催眠药治疗瘙痒症

如何选用抗组胺药及镇静催眠药治疗瘙痒症

时间:2023-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就有必要使用抗组胺药及镇静催眠药。抗组胺药中有镇静止痒作用的药物是较老的H1受体拮抗药,如异丙嗪、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赛庚啶、羟嗪、酮替芬、多塞平等,因其嗜睡作用有助于治疗,应该说镇静止痒效果要好一些。它们除有镇静催眠作用外,与抗组胺药合用有协同作用,能增强抗组胺止痒作用。通过以上治疗,患者会有一个较好的睡眠,紧张焦虑的情绪得到缓解,从而打破瘙痒症的恶性循环。

瘙痒症患者常因瘙痒而影响情绪,导致精神紧张,精神紧张反过来又加重瘙痒,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病情难以缓解,久而久之还会引起失眠、易激动等神经衰弱症状。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就有必要使用抗组胺药及镇静催眠药。

抗组胺药中有镇静止痒作用的药物是较老的H1受体拮抗药,如异丙嗪、氯苯那敏、苯海拉明、赛庚啶、羟嗪、酮替芬、多塞平等,因其嗜睡作用有助于治疗,应该说镇静止痒效果要好一些。而新一代非镇静性H1受体拮抗药,如特非那丁、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咪唑斯汀等,抗过敏止痒作用要好一些,而镇静止痒作用则稍弱于前一类,但从事高空作业者、驾驶员及其他工作时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者,则以选用此类药物为宜。在临床上,我们常把两者结合起来使用,白天服用非镇静性的,晚上服用镇静性的,这样既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学习,又能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例如,早晨服用西替利嗪10毫克,晚上睡前再服羟嗪25毫克,通常有较好的止痒效果。

对伴有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的患者,可加用镇静催眠药,常用的有地西泮,每次5毫克,每晚口服1次;艾司唑仑,每次1毫克,每晚睡前服;甲丙氨酯,每次0.2克,口服,每日1~3次。它们除有镇静催眠作用外,与抗组胺药合用有协同作用,能增强抗组胺止痒作用。另外,氯丙嗪具有安定催眠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止痒作用。成年人口服每次12.5~50毫克,每日2~4次;肌内注射每次25~50毫克,每日1~2次。通过以上治疗,患者会有一个较好的睡眠,紧张焦虑的情绪得到缓解,从而打破瘙痒症的恶性循环。再结合其他疗法,就有希望取得治愈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