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男性乳腺发育症
男性乳腺发育症是指男性在不同时期、不同年龄阶段因不同原因出现的单侧或双侧的乳房增大,可有乳房胀痛,乳晕下可触及盘形结节,个别可见乳头回缩和乳头溢液等表现。
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雌激素与雄激素之间的平衡破坏是男性乳腺增生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有关:①雌激素水平相对或绝对增高。睾丸酮在体内能转化成雌激素,对特别敏感的乳腺组织,睾丸酮也能引起乳腺增生。②乳腺组织雌激素受体对男性体液中微量雌激素的敏感度增强。③雄性激素受体缺陷。④垂体促性腺激素增多,特别是其中的促黄体素释放激素及催乳素,能引起乳腺导管间的结缔组织产生,脂肪组织增加等。根据发病原因,男性乳腺发育症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类。
1.生理性乳房发育的原因
生理性乳房发育又称原发性乳房发育,是由内分泌的生理性失调所致,多见性青春发育期的男性。
(1)新生儿期的乳房发育,发生率为60%~90%,表现为出生时乳房结节增大,通常在出生后1周左右自行恢复,极少数可持续数年。这是由于母体或胎盘的雌激素较高,进入胎儿循环后,作用于乳腺组织引起的。
(2)青春期的乳房发育,发生率为30%~60%,通常从10~12岁开始,13~14岁达到高峰,持续时间短则几个月,长则2年,多数能够在1年内自行恢复到正常状态,不足5%的青春期男性乳房增大表现为持续性。肥胖男性占绝对多的比例。青春期男性乳房发育的确切原因还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是青春期性激素分泌旺盛,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刺激睾丸酮和雌激素的产生,睾丸在分泌大量睾丸酮之前合成大量的雌激素,从而引起血清中雌激素/雄激素比值升高,而产生一过性男性乳腺发育增殖。此外,青春期阶段乳腺局部的芳香化酶作用增强,局部雌激素形成增多,导致青春期乳腺增生。还有研究认为,可能是由于乳腺组织对生理水平的游离雌激素敏感性增加所致。
(3)老年期的乳房发育,以50~80岁之间最为常见,60岁以上发病率为20%,80岁以上发病率为50%。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睾丸功能下降,雌激素和雄激素的代谢已发生变化,包括血浆总睾酮水平下降,血浆游离睾酮水平降低,性激素结合于蛋白水平升高。此外,老年人身体组织中脂肪含量增高,使外周组织的芳香化酶作用增强,上述变化足以使血浆和乳腺组织中雌激素/雄激素比例升高,使乳腺组织增生,并且这种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2.病理性乳房发育的原因
病理性乳房发育又称继发性乳房发育,是因继发某种疾病之后引发的内分泌功能紊乱,一般多见于成年以后。
(1)性腺功能减退继发性的乳房发育,常见于原发性睾丸功能减退的男性,也可见于继发于垂体或下丘脑病变的睾丸功能减退的男性。
(2)肿瘤继发性的乳房发育,常见于睾丸肿瘤(绒毛膜上皮癌、间质细胞瘤)、伴女性化的肾上腺皮质肿瘤、肺癌等患者。
(3)全身性疾病继发性的乳房发育,常见于肾功能衰竭、肝功能受损、甲状腺功能异常、肾上腺功能减退、营养不良修复期等患者。
(4)药物继发性的乳房发育,常见于长期服用雌激素或者有雌激素类作用药物,如利血平、异烟肼、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洋地黄、甲氰咪胍等的患者。
在引起男性乳房发育的各种因素中,生理性的各种因素占50%,而在病理性因素中,药物引起的占10%~20%,肝硬化和营养不良引起的占8%,原发性性腺功能低下引起的占8%,睾丸肿瘤引起的占3%,继发性性腺功能低下者引起的占2%,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占1.5%,慢性肾功能衰竭引起的占1%等。
诊断男性乳腺发育症时应注意以下情况:服药史;体检时注意甲状腺、睾丸以及腹内肿物的有关体征;测定肝功能,测定尿雌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水平;口腔黏膜性染色质检查;肾上腺CT扫描;蝶胺X线摄影;检查内分泌腺体肿瘤等。
肥胖的男性乳房常因脂肪堆积而增大,形似男子乳房发育症,故称之为“假性男性乳腺发育症”,其与真性男性乳腺发育症的最大区别在于,乳房触诊时,用手指压乳头,可有一种掼入孔中的空虚感。乳腺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
生理性男性乳房发育常为一过性的,多可自行恢复,一般不需特殊治疗,而继发性男性乳房发育,多不易自愈。原则上明确诊断后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待原发病治愈后,肥大的乳房大多能恢复。对不能恢复的患者可考虑药物或手术治疗。手术指征:男性乳房直径>4cm,长期不消退者;乳房发育肥大明显影响美观和社交活动者;应用药物正规治疗无效者;患者心理恐惧或疑有恶性变者。手术方案:保留乳头乳晕皮下腺体切除术,适合于青年患者;单纯乳腺切除术,不保留乳头乳晕,多适合老年患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