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是指血糖低于正常底限引起的相应的症状与体征这一生理或病理状况,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生化异常的表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低血糖症状的轻重与血糖值的高低、病程发展快慢以及持续时间长短有关,发展越快、持续时间越长则症状越明显。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最常见、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任何糖尿病患者,不管应用口服降糖药还是胰岛素,均可能发生低血糖。糖尿病患者血糖值小于3.9 mmol/L就属于低血糖范畴。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与血糖水平以及血糖的下降速度有关,可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如心悸、焦虑、出汗、饥饿感等)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但是,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可能仅表现为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
低血糖还有一些“另类”的表现:冠心病患者出现心衰,持续憋喘;肢体活动障碍,出现偏瘫;类似于精神病的认知障碍表现,如用头部撞墙等;出现牙关紧闭等癫痫样反应;出现无法听懂他人话语的情况,且在低血糖期间发生的事情被全部遗忘。
当然,高血糖尤其是长期高血糖对人体的危害不言而喻,其中最大的健康危害是在颈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基础上产生的多种慢性并发症,如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肢端坏疽、糖尿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等。糖尿病并发症是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后果,因此糖尿病的治疗控制血糖很关键。但实际上,低血糖的危害性远远超过高血糖,低血糖造成的危害是以小时来计算的,高血糖造成的危害是以年来计算的。原因是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以造成心脏、大脑急性缺氧,可以诱发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可以在数小时内危及生命。由此可能会抵消将血糖长期维持在正常范围所带来的益处。所以,对低血糖反应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根据生化指标和临床表现的不同,低血糖的概念分别为:
低血糖症:指血糖低于2.8 mmol/L,同时有临床症状。
低血糖:这是一个生化指标,指血糖低于2.8 mmol/L的情况。此时患者多有症状,但也可以无症状和体征,后者临床称为无症状性低血糖。
低血糖反应:这是一个临床概念,指患者有与低血糖相应的症状和体征。此时血糖可以低于2.8 mmol/L,但也可以正常或略高于3.9 mmol/L。
因此,低血糖症和低血糖是严格按照血糖值来判断的,而低血糖反应则不然。人体对低血糖的反应阈值并非一成不变的。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维持在一个相当狭小的范围。一般当空腹血糖高于3.9 mmol/L,可排除低血糖的可能。但长期高血糖会使人体对低血糖的反应阈值升高,而随着血糖控制,阈值也会下调。长期高血糖的患者如果血糖下降速度快,达到血糖较高时已经上调的阈值,则即使血糖正常,也可以出现低血糖的症状,此时称为低血糖反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