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书集成》整理、汇编了上至黄帝、下至民国五千年中华历代著名医学典籍二百一十余种,计四千五百万字,系中华五千年中医经典之汇萃。编纂本书旨在全面而系统地推介和弘扬中华医学成果,给海内外所有爱好中医学的朋友提供一套具权威性而又实用性的大型中医丛书。
全书按中医学科分为十七类,即:医经类、伤寒类、金匮类、温病类、诊断类、本草类、方书类、内科类、外科类、伤科类、妇科类、儿科类、五官科类、针灸类、养生类、医论医话医案类、综合类,涵盖了现代中医学的全部学科。
各类之下,均全文收录能代表该类学术成就的典籍。收录的原则,既注重著作的历史影响、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又兼顾各学科的均衡性。一般只收各典籍原文,不收注释、附录;某些著作的注释因其本身的学术价值很高,则予以收入,如《类经》《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等。原则上不收丛书,个别影响特别大者从严收入。
在版本选定上,通过对《中国医籍考》《宋以前医籍考》《中国医籍志》《中医图书联合目录》等古今目录学类工具书的普查,参考现有中医古籍版本研究的成果,结合国内中医文献研究专家的咨询,确定每一种医书的底本,并根据各种书目的不同情况选择一、二种较佳版本作为参校本。各书底本的选择,尽量用学术界所公认的最佳版本,或选初刻本或现存最早刊本,如《本草纲目》用金陵本,《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用元麻沙复刻本;或选孤本,如《伤科汇纂》用嘉庆博薛施堂抄本;或选精校精勘本,如《时病论》用雷慎修堂本,《灵枢经》用明居敬堂本,《温病条辨》用问心堂刻本。
本次整理中的校勘工作,以版本校勘为主。一般只校是非,不校异同,对底本中的错简、倒文、讹误、脱漏、衍文等,依参校本予以勘正,并于每卷卷末出校勘记说明。校勘记的写法力求简明扼要、规范统一。并尽量吸收古今医学界有关的校勘、辨证、考异、订误等方面研究成果,在尽量保存底本原貌的基础上,择善而从,精校精勘,力求使本丛书能成为一套独立存在的善本。
为方便广大读者的阅读,全书采用横排、简体,新式标点。有关文字的简化:①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文字使用规范条例》、《简化字总表》及《辞海》等权威辞书为依据,对原则上能够简化的汉字尽量简化。②古体字、俗体字、不规范字和明显的版刻混用字、版刻误字,一律改为规范简化字。③异体字一般改为规范简化字(正体字)。异体字的确定,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为依据。但在某些人名、地名、书名、职官、封号等专用名词和一些特定词组中,仍保留原样。④通假字、约定俗成的代用字,一般保持原样不变。⑤涉及字形比较或字义解释、音读辨析时,被比较或被注释的字,仍保留原样。⑥因底本为竖排本,原文中具指示右边文字之义的“右”字,今统一改为“上”字。
标点符号的使用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署1996年联合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为依据,并结合《古籍整理通例》和中医文献学的相关规定,以逗号、句号为主,适当使用其他标点符号。因工作量过大,无法对原稿中的引文一一核对,故尽量少用引号。医书中方剂内容较多,此次整理采取了统一的标点和排版方式,以清眉目。夹注采取小字(6号楷体)加括号的办法处理。
此次整理原则上依底本的分段进行分段;对底本中一些文字内容过长而不便阅读的段落,则酌情再分段。
部分医籍原著无目录,或目录与正文出入较大,此次整理均据正文予以了增补或修订,以便查阅。
每部医籍皆撰写有整理说明,简要介绍该书成书年代、作者、篇幅、主要内容、学术影响、历史价值、现实意义和版本流传情况,以及此次整理所采用的底本和校本,以便于读者使用。
全书的编纂历时5年,从资料普查、编纂设计、确定体例、选目、选本、校勘、标点至成书,自始至终得到了各位学术顾问、各位审定专家的细心指导和热情关注,他们对解决重大疑难问题,保证这部巨著的质量起了重要作用。各位主编、各书的整理者及广大的编辑和工作人员,几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辛勤劳动,为这部巨著的问世,倾注了自己的心血,作出了贡献。本书的编纂、出版,还得到了中国中医研究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学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研究院、湖北中医学院、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等单位的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谢意!
本次整理由于工程巨大,学术性强,整理、编纂者虽力求减少疏漏,但实际上疏漏还是会有的,本书编委会敬祈海内外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和完善。
《中华医书集成》编委会
一九九九年六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