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皮肤骨膜肥厚症

皮肤骨膜肥厚症

时间:2023-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病属于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皮肤肥厚,特别是额顶部的脑回样改变、杵状指(趾)、四肢粗大和关节肿痛。本病好发于男性,并且较女性病情严重。家族性特发性骨关节病:发病较早,临床有轻度湿疹,骨膜增生以长管状骨明显,有颅骨骨化不良等均与皮肤骨膜肥厚症不同。

皮肤骨膜肥厚症(pachydermoperiostosis)又称厚皮性骨膜增生症、特发性家族普遍性骨赘病、Touraine-Solente-Gole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本病属于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皮肤肥厚,特别是额顶部的脑回样改变、杵状指(趾)、四肢粗大和关节肿痛。

【典型病例】

男性,17岁,因长期四肢粗大、关节疼痛而就诊(图4-19)。

图4-19 皮肤骨膜肥厚症

影像所见

A.右手腕部正位片,示近节指骨骨膜增厚与骨皮质融合,骨干增粗、骨髓腔狭窄,中节指骨近端膨大;B.前臂下段正位片,示尺桡骨中远端骨膜增厚与骨皮质融合,骨干增粗,表面可见不规则波浪状骨赘,骨髓腔狭窄,桡骨下端膨大。

【影像与病理】

本病大多于10岁左右发病,通常缓慢进展10年左右而趋于稳定,也有个别病例发展为慢性并致残。本病好发于男性,并且较女性病情严重。一般分为3型。

1.完全型 有骨膜增生或皮质增厚和皮肤增厚;病理上可见管状骨骨膜下新骨增生并与皮质融合使骨干增粗;皮肤、皮下结缔组织、皮脂腺、汗腺均呈现增生。

2.不完全型 有骨膜或骨皮质增厚而无皮肤增厚。

3.顿挫型 仅有皮肤增厚而无明显的骨膜增生或骨皮质增厚。

【影像诊断要点及比较影像学】

本病传统的X线平片(图4-19)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有手足、颅面皮肤粗厚、杵状指(趾)等表现可以明确诊断,一般无需CT及MRI检查,其特点如下。

1.双侧广泛和对称性骨膜增生,是本病在管状骨的早期改变,以手足短管骨及远侧长管骨如胫腓骨和尺桡骨最明显。增生骨膜多始于管状骨干的远侧,渐向近端发展,延及整个骨干。可有指端骨肥大。

2.骨皮质肥厚不仅累及骨干和干骺端,而且可延至骨骺区,并在关节附近形成凹凸不平的骨赘。此种波浪状增生的骨膜新骨,其边缘模糊不清,是本病的特征表现。

3.年长的病人,往往有骨干的粗大和骨松质硬化。

4.颅盖骨和颅底骨:均有弥漫性骨增生硬化,后者还可导致神经、血管通道狭窄。

5.病变可累及肋骨、锁骨以及全身所有骨。

【影像与临床】

临床表现有额顶部皮肤粗糙、油腻、多汗,并呈脑回样或车轨状凹凸不平,上眼睑下垂。四肢粗大,杵状指(趾),指(趾)甲凸起,皮肤粗糙,关节肿痛。本病可自限。颅盖骨和颅底骨弥漫性骨增生硬化,颅缝常增宽。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但不累及关节。指(趾)末端早期改变只见软组织增厚而无骨质改变,以后逐渐出现骨末端杵状膨大,指(趾)骨末端亦可吸收变尖。

【鉴别诊断】

家族性特发性骨关节病:发病较早,临床有轻度湿疹,骨膜增生以长管状骨明显,有颅骨骨化不良等均与皮肤骨膜肥厚症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