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骨质溶解症(osteolysis,idiopathic),从广义上讲,包括肢端骨质溶解综合征又称关节-牙齿-骨骼综合征或豪-谢综合征(hajdu-cheney syndrome)、家族性肢端溶解症又称骨质溶解-头颅及骨骼发育异常伴肢端骨质溶解(acro-osteolysis familia)、大块骨溶解(massive osteolysis of gorham)、痛性肥胖病(farbers disease)和神经源性骨溶解(neurogenic osteolysis)等骨溶解症。本节主要介绍肢端骨质溶解综合征和大块骨溶解症。
【典型病例】
病例1:女孩,10.5岁,因生长发育延迟、身材矮小就诊(图4-30)。
图4-30 肢端骨质溶解综合征
影像所见
A.头颅侧位片,示枕骨突出,颅底凹陷,呈“梯形”,“人”字缝可见多数“缝间骨”;B.双手腕部正位片,示骨质疏松,末节指骨远端骨质吸收,骨龄与年龄基本一致;C.头部CT横断面图像,示颅底凹陷,寰椎及枢椎齿状突达到第三脑室水平,第三脑室及双侧脑室扩大、积水。
病例2:女孩,13岁,右肩背疼痛2个月,无红肿,有轻微凹陷,压痛不明显,肩关节活动无受限(图4-31)。
图4-31 大块骨溶解症
影像所见
A.右肩关节正位片,示右肩胛骨上部和内侧部骨质溶解吸收;B.横轴位CT骨窗,示右肩胛骨大部吸收缺如,肩胛骨周围肌肉部分萎缩。
【影像与病理】
多数学者认为特发性骨质溶解症为血管瘤性或淋巴管瘤性病变,病变早期以血管增生为主,晚期以纤维组织增生为主,并逐渐取代增生的血管组织,无成骨现象,无瘤骨形成,缺少骨膜反应,软组织无肿胀。
肢端骨质溶解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由于其结缔组织缺陷,并主要累及骨组织的发育;影像表现表现为矮小但骨龄基本正常,颅缝骨化不完全,可见较多缝间骨;颅底凹陷,脊柱椎体呈双凹型,四肢末节指(趾)甲短小及指(趾)骨端骨质溶解。
在国内,特发性骨质溶解症主要指大块骨溶解症,又称为Gorham病、鬼怪骨、消失骨、影子骨或自发性骨吸收。本病特点是进行性骨溶解吸收,无骨质增生硬化或新骨形成。病因不明,无遗传性,部分患者有外伤病史。
【影像诊断要点及比较影像学】
1.X线平片
(1)肢端骨质溶解综合征即诊断要点如下:①全身普遍性中度骨质疏松;②四肢末节指(趾)甲短小及指(趾)骨端骨质溶解;③梯形头颅、颅底凹陷、枕骨突出、缝间骨较多;可见脑积水;④脊柱生理性弯曲曲度增加,椎体呈双凹状。
(2)大块骨溶解症的诊断要点:①本病特点是进行性骨溶解吸收,病变进展缓慢,有自限性;②可发生于任何骨骼,单发或多发,既可侵犯胸廓、骨盆、四肢长骨和脊椎等,又可侵犯腕掌和跗跖等骨,症状与骨质消失程度不成比例;③表现大量或大块骨质溶解吸收,缺少骨膜反应和骨质增生硬化,软组织无肿胀、无瘤骨形成,引起缓慢骨质吸收;④可以继发病理性骨折;⑤病变侵犯胸壁或肋骨可导致胸导管阻塞,导致乳糜胸。
2.比较影像学 传统X线平片对本病诊断有重要意义,CT可以作为本病检查的重要补充,有助于鉴别诊断,进一步结合病理活检确诊。CT及MRI对于颅底凹陷引起的脑积水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影像与临床】
1.肢端骨质溶解综合征,临床可见面容异常并伴有枕骨突出、低位发际、眉毛稠密、高腭弓、关节松弛、早期牙齿脱落及矮身材等异常表现,有时可见生短颈、长发育停滞以及青春期迟缓。
2.大块骨溶解症多发生于30岁以下青少年,男多于女,起始临床症状轻微,与骨质消失程度不成比例,病变进展缓慢,有自限性。
【鉴别诊断】
骨质溶解与骨质破坏有本质不同,骨质溶解无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活动,骨组织的消失为自行吸收所致,骨质破坏系破骨细胞活动加强或肿瘤细胞溶骨性破坏所致。特发性骨质溶解症常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溶骨型骨肉瘤 溶骨性骨破坏,临床有进行性肿胀、疼痛,软组织肿块和骨膜反应,好发于长骨干骺端,容易远处转移。
2.骨嗜酸性肉芽肿 有穿凿样或地图样溶骨性破坏,骨皮质膨胀变薄,病灶边缘骨质硬化,可出现层状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胀,血嗜酸性细胞增多。
(宁 刚 范 淼 李开明 廖芳丽 曲海波 程 燕 赵福敏 叶 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