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seudohypoparathyroidism,PHP),又称Seabright-Bantam综合征,病因不明,为少见的X伴性遗传性疾病,有家族发性发病倾向,特征表现为临床上有类似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和低血钙、高血磷生化异常伴有遗传性营养不良症躯体特征,而血液中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正常或增高的疾病。
【典型病例】
男性,18岁,因身材矮小、智力低下而就诊(图5-24)。
图5-24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影像所见
A.左手正位,示第1、第4掌骨短指畸形,第1掌骨呈矩形,第4掌骨头呈方形,掌指及腕部软组织内见多发大小不等条片状钙化灶;B.颅骨切线位片,示颅板增厚,头皮下软组织内见多发斑点状钙化;C.CT轴位扫描,示双侧基底节区对称性条状钙化灶,双侧额叶、左颞叶及丘脑均见多发点状钙化。
【影像与病理】
发病机制为甲状旁腺激素(PTH)作用过程中的缺陷导致的PTH抵抗,包括受体的异常和受体后的缺陷如G蛋白的异常,导致体内靶器官特别是肾脏和骨组织对PTH没有反应,因而PTH不能发挥生理作用,甲状旁腺增生肥大,PTH分泌增多。导致骨骼畸形、骨质疏松、异位钙化等。
【影像诊断要点及比较影像学】
本病具有典型的X线平片表现。平片上典型的骨骼畸形及软组织异位钙化,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可以明确诊断。CT和MRI可以发现颅内异位钙化及颅底骨质异常。
主要影像学表现如下。
1.骨骼畸形 包括指(趾)畸形、髋内翻或髋外翻、外生骨疣和桡骨弯曲等。短指(趾)畸形表现为双侧基本对称性的掌指骨、跖趾骨粗短,常累及第1、第4、第5掌骨,可见骨骺核提前愈合。
2.骨密度改变 主要表现骨质疏松,骨质硬化少见。
3.异位钙化或骨化 脑组织内的异位钙化据报道发生率可达44%,常见部位包括基底节、齿状核或脑内其他部位;软组织异位钙化可见于皮肤结缔组织、皮下组织、筋膜和肌腱韧带等。钙化不累及肌肉、内脏、血管和软骨。
4.异常牙发生 包括牙发育不良、牙质缺陷、牙管增宽、出牙延迟和严重龋齿等。
【影像与临床】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大多于2岁后出现症状,5~10岁症状较为明显;患者有遗传性营养不良症(AHO)躯体特征和短指(趾)畸形,可伴随间歇性手足抽搐、癫发作或智力低下;生化检查为低钙、高磷状态。临床表现为:间歇性手足抽搐、癫
发作、感觉异常、烦躁、定向能力障碍和幻觉等;查体可见特殊体形:身材矮而宽、圆脸、肥胖、短颈斜视,掌指骨、跖趾骨粗短,第1、第4、第5掌骨明显缩短,握掌时可见第1、第4、第5掌骨头部凹陷,称之为Albright征;骨骺线早期愈合,成年身高矮小;鞍状鼻、痴呆样面容、智力发育差。
【鉴别诊断】
1.甲状旁腺功能减退(HP) 高磷、低钙及异位钙化与PHP表现相同,无AHO特征体型,无手足畸形,但PTH含量低。
2.先天性卵巢发育综合征(Turner综合征) 由于性激素缺乏影响骨骼发育,可有第4、第5掌骨短,但还有其他表现如侏儒、肘外翻、骨骺线毛糙、延迟愈合,但无钙磷生化异常及异位钙化。
3.假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PPHP) 有典型AHO体型、短指(趾)畸形及异位钙化,无PHP生化异常,大多无自觉症状。
(贺明礼 何 玲 宁 刚 范 淼 李开明 曲海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