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慢性硬化性骨髓炎

慢性硬化性骨髓炎

时间:2023-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慢性硬化性骨髓炎又称Garre骨髓炎,一般认为是低毒性骨感染,有时可能与损伤有关。病变主要表现为以骨质增生硬化为主的一种慢性局限性骨髓炎。本病多发生于抵抗力较强的青壮年,男多于女,好发于长骨骨干如胫腓骨、尺骨。本病为骨的进行性、广泛性和硬化性炎症,因炎性反应致骨髓腔内发生广泛纤维化,血循环发生障碍,促使骨内膜下骨样组织增生、沉积和钙化,哈佛管阻塞出现反应性骨内膜增厚,骨皮质呈梭形增生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慢性硬化性骨髓炎(chronic sclerotic osteomyelitis)又称Garre骨髓炎,一般认为是低毒性骨感染,有时可能与损伤有关。病变主要表现为以骨质增生硬化为主的一种慢性局限性骨髓炎。

【典型病例】

病例1:女,1岁。右小腿肿胀、疼痛1个月(图7-7)。

图7-7 慢性硬化性骨髓炎

影像所见

右胫腓骨正侧位,右胫骨中上段见一局限性条块形骨质硬化影,未见死骨形成。

病例2:男,2岁。诊断右胫骨中段骨髓炎后非手术治疗,近期跛行加重,局部肿胀加重(图7-8)。

图7-8 右胫骨中上段慢性硬化性骨髓炎

影像所见

A、B.右胫腓骨正侧位平片,示右侧胫骨中上段增粗,骨皮质明显增厚,管腔内密度增高,周围软组织肿胀;C.MRI T1WI;D.MRI T2WI,示右胫骨前内侧骨皮质增厚,边界不清,在T1 WI呈低信号,T2WI上呈稍低信号,周围软组织水肿在T2WI上呈稍高信号;E.MRI T1WI矢状位;F.MRI T2WI矢状位;G.MRI脂肪抑制T2WI矢状位,示右胫骨前方骨皮质增厚,T1WI呈低信号,T2WI上呈稍低信号,骨髓内水肿及周围软组织水肿在T2WI上呈稍高信号、脂肪抑制T2WI呈高信号。

【影像与病理】

本病多发生于抵抗力较强的青壮年,男多于女,好发于长骨骨干如胫腓骨、尺骨。本病为骨的进行性、广泛性和硬化性炎症,因炎性反应致骨髓腔内发生广泛纤维化,血循环发生障碍,促使骨内膜下骨样组织增生、沉积和钙化,哈佛管阻塞出现反应性骨内膜增厚,骨皮质呈梭形增生等一系列病理变化。这种变化比较局限,也比较轻;与一般化脓性骨髓炎不同,不产生脓肿、死骨和形成瘘管。

【影像诊断要点及比较影像学】

1.X线平片 表现为骨质增生硬化、骨膜显著增生,皮质增厚,髓腔狭窄或闭塞,呈局限或广泛的骨质硬化(图7-7,图7-8A、B),与正常骨质无明显界限。长骨骨干呈梭形增粗,外缘光滑整齐,无骨膜掀起征象。在骨质硬化区一般无或有极轻微的不规则斑点状骨质破坏。

2.比较影像学 X线平片常为硬化骨质遮盖,CT或MRI扫描(图7-8C-G)可明确,一般无死骨形成。

【影像与临床】

患者一般无全身症状,或有局部反复发作的肿胀、疼痛,夜间加重,有时可见皮下静脉曲张。症状反复发作为其特征。

【鉴别诊断】

1.硬化型骨梅毒,梅毒性骨膜炎以病变广泛而多发、硬化为其特征,偶尔也伴有骨破坏。任何年龄均可发病,血清康瓦反应阳性。

2.骨肿瘤骨样骨瘤、尤因肉瘤及骨肉瘤的X线表现有时与本病类似,鉴别有一定困难,须结合临床及其他检查材料,进行综合分析确定。

3.畸形性骨炎系全身性骨疾患,老年人多见,病变范围广而多发,主要表现为骨皮质增厚且分层,骨小梁粗疏,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增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