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幼年型强直性脊柱炎

幼年型强直性脊柱炎

时间:2023-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病多见于男性,约为女性的7倍,家族成员多患有脊柱关节病。关节病变与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相似,主要为非特异性滑膜炎,炎症性渗出变化较轻,增生变化明显。晚期关节间隙狭窄至完全消失,骶髂关节发生骨性强直。Ⅳ级为严重异常,即完全性关节强直。前者以男性多见,患儿家庭成员中多患有脊柱关节病,起病可有腰部疼痛、晨僵或腰部活动受限等症状,骶髂关节受累常见,多出现附丽病,90%血清HLA-B27阳性。

幼年型强直性脊柱炎(juvenile ankylosing spondylitis,JAS)为发生在16岁以下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炎症性关节炎,主要累及脊柱、骶髂关节,髋、肩和膝等周围关节也可受累,四肢小关节极少侵犯。

【典型病例】

女,11岁,左前臂畸形数年(图7-27)。

图7-27 幼年强直性脊柱炎

影像所见

A.骨盆正位片,示耻骨联合边缘毛糙,双侧骶髂关节边缘密度增高,以左侧显著;B、C.右膝关节正侧位片;D.左踝关节侧位片,示右胫骨近侧干骺端前外缘,左胫骨远侧干骺端前缘肌腱附着处均见囊状骨质侵蚀破坏,边缘见硬化边,其内密度呈毛玻璃样,邻近骨质无明显疏松,关节间隙无变窄;E.右膝关节矢状面T1WI;F.右膝关节矢状面T2WI,示右胫骨近端病变累及胫骨骨骺,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影像与病理】

本病多见于男性,约为女性的7倍,家族成员多患有脊柱关节病。起病隐匿,80%以上患儿以外周关节炎起病,尤以下肢关节如髋、膝关节炎症多见,常为非对称性,反复发作与缓解。

关节病变与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相似,主要为非特异性滑膜炎,炎症性渗出变化较轻,增生变化明显。滑膜增厚及绒毛增生,而血管翳较轻。纤维增生后,可出现化生及软骨内化骨,以致引起关节强直和(或)关节囊钙化。脊柱、耻骨联合及少动关节等处则为软骨下骨炎,炎症波及周围软组织,引起软骨骨端破坏。脊柱前软组织骨化常累及椎间盘外周的纤维环和前纵韧带后部,少数椎间盘及椎体受累。有时可见肌腱、韧带附着部骨病变表现为韧带自身骨化及附着部骨侵蚀及硬化。

【影像诊断要点及比较影像学】

1.X线平片 病变有中心性和上行性发展的特点,故X线上以腰椎及骶髂关节的病变为较早的诊断线索。

(1)骶髂关节炎:单侧或双侧对称性受累。病变始于骶髂关节下2/3处,早期关节边缘模糊,以髂骨侧显著。进展期骶髂关节软骨受侵,关节间隙假性增宽,关节面呈锯齿状或串珠状破坏,周围骨质硬化(图7-27A)。晚期关节间隙狭窄至完全消失,骶髂关节发生骨性强直。按病变程度可分为五级。0级为正常;Ⅰ级可疑骶髂关节炎;Ⅱ级为轻度异常,可见局限性骨侵蚀、硬化,但关节间隙正常。Ⅲ级为明显异常,骶髂关节两侧骨质硬化、侵蚀,边缘不规则,关节间隙增宽、狭窄或部分强直。Ⅳ级为严重异常,即完全性关节强直。

(2)脊柱改变:脊柱病变多自骶髂关节上行性进展,极少自颈椎或下胸椎开始向下扩延。早期椎体上下缘骨质破坏伴骨硬化,逐渐形成方形椎;进展期关节突受侵,关节面模糊、不规则;晚期关节间隙变窄,形成纤维性或骨性强直。严重者出现广泛的椎旁软组织钙化和椎体间骨桥,脊椎呈竹节样强直,因其发生较晚,小儿罕见。

(3)四肢关节:最常侵犯的外周关节是髋关节,一般认为年龄越小越易累及髋关节,其次为膝及踝关节。主要表现髋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疏松,关节面模糊,继而形成骨性强直,髋臼缘骨质增生。膝、踝关节关节囊肿胀,关节面模糊,并有轻度致密硬化(图7-27B、C、D)。

(4)附丽病(enthesopathy):指肌腱、关节囊、韧带与骨附着处的骨化和骨质侵蚀,以坐骨结节、髂骨嵴、坐骨耻骨支、股骨大小粗隆、跟骨结节等处好发,见于少数儿童后期和少年期患儿。表现为羽毛样骨密度影自骨面伸向邻近的韧带、肌腱,形如浓厚的髭须,晚期显著并有局部骨质侵蚀。

2.CT表现 主要用于观察骶髂关节的早期改变,表现为骶髂关节面粗糙,局部关节间隙狭窄,骨性关节面呈锯齿状破坏伴硬化。亦可用于显示小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侵蚀、硬化及关节囊、韧带钙化等改变。

3.MRI表现 骶髂关节血管翳呈长T1长T2信号(图7-27C、D、E、F),增强扫描明显强化。

4.比较影像学 一般X线平片结合临床实验室检查即可诊断,CT对于显示关节的早期改变、小关节间隙狭窄,软骨下骨侵蚀、硬化及关节囊、韧带钙化等改变优于X线。MRI显示早期滑膜炎、关节软骨破坏优于X线平片及CT。

【影像与临床】

患儿可有低热、乏力、消瘦、发育障碍等全身症状。典型表现为腰背痛、晨僵、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和胸廓活动度减少。此外还可有自限性虹膜睫状体炎、足跟疼痛等。实验室检查患儿血沉增快,约90%以上患儿血清HLA-B27阳性。

【鉴别诊断】

易与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混淆,两者需鉴别。前者以男性多见,患儿家庭成员中多患有脊柱关节病,起病可有腰部疼痛、晨僵或腰部活动受限等症状,骶髂关节受累常见,多出现附丽病,90%血清HLA-B27阳性。而后者以女性多见,多为多关节对称性发病,以累及上肢为主;骶髂关节受累少,关节面呈硬化者少,关节融合罕见,HLA-B27多为阴性而类风湿因子多为阳性。手、足小关节肿胀,关节周围骨质疏松较前者明显,无附丽病。

(刘鸿圣 范 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