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方案

右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方案

时间:2023-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CT检查主要用于明确X线平片阴性或可疑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儿,从而进行诊断。MRI可显示坏死期的改变,是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较为敏感和特异的方法,能直接多方位确定缺血坏死的位置和范围,对X线平片和CT阴性病人及时作出诊断。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则为软骨下缺血坏死性病变,以坏死骨密度增高,变形及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炎为主要X线表现,不会有明显的关节积液或脓肿形成。

股骨头骨软骨病(osteochondrosis of femoral head)主要是指股骨头骨骺缺血坏死,又称Legg-Perthes病或扁平髋,是较常见的骨软骨缺血坏死,发病多与外伤有关。股骨头骨骺缺血坏死好发于3~14岁的男孩,尤以5~9岁最多见。多单侧受累,亦可两侧先后发病。

【典型病例】

病例1:男,11岁,髋部疼痛,间歇跛行(图8-1)。

图8-1 股骨头骨软骨病(1)

影像所见

A.右髋关节正位片,示右股骨头骨骺前上方略变扁,密度增高,骨纹理消失,其中可见线样透光区,股骨颈粗短;B.MRI平扫冠状位T1WI,示右股骨头骨骺前上方略变扁,病变区呈混杂信号,外层低信号带(细箭)和内层等信号带,骨骺中央低信号区为死骨(粗箭);C.MRI平扫冠状位T2WI,示内带变为高信号(细箭)骨骺中央的死骨还是呈低信号(粗箭),关节囊内可见积液。

病例2:男,12岁,髋部疼痛,患肢略短(图8-2)。

图8-2 股骨头骨软骨病(2)

影像所见

A.右髋关节正位片,示右股骨头骨骺变扁、碎裂,不均匀性密度增高,其中可见块状死骨及线状透亮区,骺线不规则增宽,干骺部粗短,局限囊样变,关节间隙增宽;B.MRI平扫冠状位T1WI,示右股骨头骨骺明显变扁,小块状死骨呈低信号,关节囊内可见积液(星号示)。

【影像与病理】

由于少儿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与成年人不同,股骨头骨骺的血液供应主要依靠外骺动脉,下干骺动脉和内骺动脉,5~9岁时仅由外骺动脉供血。故当股骨头骨骺发生创伤时,伤及供血动脉,引起血供障碍,继而导致缺血坏死。其病理变化经历缺血期、坏死期和修复期。X线表现依其病理变化相应地分为早期、进展期和晚期。

早期X线征象以骨质硬化及骨发育迟缓为主。股骨头骨化中心变小,密度均匀增高,髋关节囊肿胀和滑膜增厚,股骨头向前外侧移位,致使关节间隙增宽。股骨头骨骺前上方因承重面受压变扁,可出现骨折线和节裂。骨骺边缘部新月形透光区是该病早期X线征象之一。股骨颈可变粗短、骨质疏松、骺线不规则增宽。

进展期X线征象表现为骨骺更为扁平并呈不均匀密度增高,坏死骨节裂成多数小致密骨块,有时出现多发大小不等的囊样透光区,周围有不同程度的新生骨。骺线不规则增宽,干骺部粗短,局限性骨质疏松和囊样变更明显。关节间隙增宽或正常。

晚期骨骺可恢复正常或遗留蕈样畸形,股骨颈粗短,头部前下偏斜,颈干角缩小,形成髋内翻和髋关节半脱位。髋臼形态不规则。最终引起继发性退行性关节病而出现骨质增生和关节间隙变窄。

【影像诊断要点及比较影像学】

1.X线平片 3~14岁儿童出现髋关节间隙增宽和股骨头外移应高度怀疑本病,X线平片的典型表现为股骨头骨骺变小、密度增高、骨骺前上缘变扁、并节裂成多数小而致密的骨块(图8-1A,图8-2A),亦可出现大小不等的囊样透光区。

2.CT表现 早期表现为股骨头内簇状,条带状和斑片状高密度硬化影,边缘较模糊,股骨头骨骺前侧皮质下的新月征颇具诊断特征,进展期股骨头骨骺前上部高密度硬化周围和边缘部出现条带状或类圆形低密度区,其外侧多伴有并行的高密度硬化带,股骨头骨骺塌陷表现为双边征,裂隙征和股骨头骨骺碎裂。另外可见关节腔积液,腔内游离体,关节囊肥厚钙化等。

3.MRI表现 股骨头骨骺略变扁,病变区呈混杂信号,T1WI可见外层低信号和内层等信号带,T2WI内带变为高信号。骨骺中央的死骨T1WI、T2WI均呈低信号。MRI还可见骺软骨增厚和关节囊内积液征象。

4.比较影像学 常规选用X线平片检查。CT检查主要用于明确X线平片阴性或可疑的股骨头缺血坏死患儿,从而进行诊断。MRI可显示坏死期的改变,是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较为敏感和特异的方法,能直接多方位确定缺血坏死的位置和范围,对X线平片和CT阴性病人及时作出诊断。ECT对观察骨缺血坏死早期反应非常敏感,但特异性低。

【影像与临床】

主要症状为髋部疼痛,乏力和跛行,可有间歇性缓解。疼痛常向膝内侧和腰部放射。患侧下肢稍短,轻度屈曲或并有内收畸形,外展与内旋稍受限。晚期患肢肌肉轻度萎缩。本病进展缓慢。从发病至完全恢复大致需要1~3年。

【鉴别诊断】

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需要与下列几种疾病相区别。

1.髋关节结核 本病骨破坏周围较少有硬化带,邻关节骨质疏松广泛,较早就有关节间隙狭窄,无明显骺板和干骺端增宽。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则为软骨下缺血坏死性病变,以坏死骨密度增高,变形及继发髋关节骨关节炎为主要X线表现,不会有明显的关节积液或脓肿形成。

2.髋关节一过性(暂时性)滑膜炎 两者无论从发病年龄及滑膜炎表现方面均相似,但病程不同,一过性滑膜炎无异常的X线表现。近年来用99mTc扫描可以有帮助:股骨头骨骺骨软骨病的99mTc摄入减少。

3.克汀病 克汀病患者的骨骺变可以表现为不规则的钙化点,但其出现时间以及融合时间均较正常儿童延迟。由于软骨内化骨障碍而使骨的长径变短。此外,患儿尚有智力低下等情况可以区别。

4.股骨上骨骺滑脱症 两者的临床症状相似。但股骨上骨骺滑脱症的发病年龄较大,髋关节内旋及内收活动受限(Drehman征)为其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