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病人预后差,且伴有黄疸、疼痛及营养状况差等,常使其身心受到巨大打击,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应尽最大的努力为病人解除身心痛苦,最大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一)黄疸对QOL的影响
胆管癌病人因胆管受阻、胆汁淤积而引发阻塞性黄疸,从而使肝功能受到损害,继而出现一系列合发症。为了提高其生存质量,不论癌症是否属于晚期或能否手术切除,解除梗阻性黄疸是医生为病人解决的首要问题。对于确定能手术切除的病人,可先进行胆管置管引流,待黄疸减轻,肝功能改善,体质增强后行手术治疗。如不能手术切除,可行内引流术,解决胆汁淤积问题。如为复发性胆管癌或病人已无法承受手术者,可行金属胆管内支架引流术,解除黄疸,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二)疼痛对QOL的影响
疼痛是中晚期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疼痛对机体的躯体、精神心理、社会人际关系等方面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全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调查发现,轻度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而中、重度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明显增大。有效的止痛治疗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努力减轻患者疼痛,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常用的方法如下。
1.非药物镇痛 紧张、焦虑、恐惧等均能减低对疼痛的忍耐力,增加疼痛的程度。护士可通过正确引导,告诉病人疼痛是一种常见病理状态,烦躁和忧虑只会加重疼痛,以高度的同情心关怀、体贴病人,鼓励病人用积极乐观的态度,树立战胜癌症的信心和勇气,这样可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提高疼痛阈值。也可通过共同讨论病人感兴趣的问题、听音乐、指导病人做放松操等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去除病人的烦躁和忧虑。
2.药物镇痛 可根据WHO所建议的三步阶梯疗法,即第一步,先给非麻醉性镇痛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布洛芬等;第二步,给弱麻醉性镇痛药,如可卡因、与非麻醉性镇痛药合用,可增加疗效。第三步,给强麻醉性镇痛药,如吗啡、哌替啶、或加辅助药如氯丙嗪。根据疼痛的程度予以不同的镇痛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按时给药,护士发药时即使病人不痛,到时也应给药,即以预防为主,而不是疼痛发生后再予以控制。
(三)QOL研究在胆道肿瘤外科中的应用
外科治疗常常以根治性手术为手段,容易使患者引起新的功能障碍或畸形,而医护人员、患者及公众多半对这种损害认识不足,不予重视。近年来,随着早期癌的诊断、癌症综合治疗的加强,外科手术在强调根治性的同时,还要求尽可能保持患者的机体功能及外形,即要考虑患者的生活质量。Bunken提出尽可能避免那些对病人QOL较大的而对延长生存期作用不大的侵袭性手术。胆管癌手术治疗也应按照这一要求而选择适当术式。如果侵袭性手术于延长病人的寿命意义已不大者,则考虑以创伤性小的内引流术解决梗阻问题为主,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