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其组织学特点,可分为管状腺瘤(tubular adenoma)、乳头状腺瘤(papillary adenoma)、管状乳头状腺瘤(tubulopapillary adenoma)3类。其中以管状腺瘤最为常见。
1.大体观 胆囊腺瘤通常为单发,可有蒂或无蒂;多发性腺瘤不足10%,极少见多发性腺瘤占据整个胆囊壁。瘤体大小,约94%的病例直径<1cm,而88%的恶性病例直径>1cm。该病理特点亦是临床帮助判断肿瘤良恶性的重要方面。约50%的腺瘤发生在胆囊体部,35%在胆囊底部,其余在胆囊颈部。管状腺瘤大体观为分界清楚的结节,表面光滑。乳头状腺瘤则呈细乳头状和分叶状。
2.镜下观
(1)腺瘤瘤组织由管状腺体组成,衬覆上皮为立方形或柱状,通常位于固有膜内,分界清晰,表面衬覆正常的胆囊上皮。根据细胞形态来看,可分为幽门腺型和肠型,分别占管状腺瘤的90%和10%。幽门腺型管状腺瘤由紧密排列的幽门腺样腺体构成,有些腺体可扩张成小囊状,腺体衬覆分泌黏液的立方上皮或柱状上皮,核淡染或空泡状。在柱状上皮之间可见杯状细胞,偶可见鳞状上皮化生。在较大的管状腺瘤中,上皮可出现不典型增生,63%的病例可在邻近的胆囊上皮内见到假幽门腺增生,有时腺瘤组织可长入肌层罗-阿窦中。临床上一般对较大的腺瘤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此即为其病理学基础。
(2)乳头状腺瘤:由衬覆立方或柱状上皮的乳头状腺管组成,上皮间混有较多的杯状细胞、Paneth细胞和内分泌细胞。上皮细胞可呈假复层排列,胞质内很少或无黏液分泌,细胞核为圆形或长梭形,染色较深,可见少数核分裂象。有时细胞表面出现绒毛状突起,此时可诊断为绒毛状腺瘤,此与结肠的同类病变相似,上皮可有不同程度的不典型增生。
(3)乳管、乳头状腺瘤:瘤由管状腺体和乳头状结构组成,两种成分至少各占20%以上。管状腺体可为幽门腺型或肠型,乳头状结构由含黏液的柱状上皮细胞衬覆,有时可见Paneth细胞、和内分泌细胞,可伴假幽门腺增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