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物质进入植物和动物的体内后,人类以动植物为食,造成食物链的污染,进而向人体转移。人体摄入天然放射性核素所致的照射剂量还与居民的饮食结构有关,西方国家以肉类和奶制品为主,我国居民以植物性食品为主,而植物性食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高于动物性食品,故我国居民通过内照射摄入的剂量比西方人更多。目前,对锶-90、铯-137、碘-131在食物链的迁移研究较多。
(1)锶-90:常用锶单位(strontium unit,SU)作为样品被锶-90污染程度的度量单位。1个锶单位相当于1克钙中含有0.037贝可勒尔的锶-90。在锶-90通过食物链向人体转移的整个过程中,以谷物、蔬菜为主要食物的东方人通过食物链摄入锶-90的量比以奶制品、肉食为主要食物的西方人要高得多。降低放射性物质通过食物链向人体转移造成的内照射剂量,所采取的措施包括:①加强清洗;②发生核事故时,大量销毁污染食物,禁止食用;③药物促排;④设法降低土壤中的锶单位,施加钙,如在土壤中施用石灰、石膏、化肥等。
(2)铯-137:常用铯单位(cesium unit,CU)来表示铯-137在食物链中的迁移变化情况。1个铯单位相当于1克钾中含0.037贝可勒尔的铯-137。铯-137污染食物的主要途径是在植物叶部的沉积,牛奶是膳食中铯-137的重要来源。由于停止大气核试验,近10年大气中的铯-137、锶-90浓度逐年下降,但仍高于地表土壤浓度,锶-90的沉降高峰是每年第三季度,铯-137沉降高峰是第一季度。10年来,锶-90的沉降总量是10.2贝可勒尔/平方米,铯-137的沉降总量是13.1贝可勒尔/平方米,辐射影响很小。
(3)碘-131:碘-131半衰期较短,约为8天,故地表植物根部对碘-131的摄取可不考虑,沉积在牧草上的碘-131可被牛、羊直接摄取而进入牛奶、羊奶及奶制品中。奶类样品的污染水平是羊奶大于牛奶,牛奶又大于人奶。虽然牛羊同在野外放牧,摄入碘-131的途径相同,但羊乳腺对碘-131的亲和力高于牛乳腺;人乳腺对碘-131的亲和力虽比牛羊都大,但人类的饮食主要以库存粮食和其他食品为主,并不是以受污染的奶制品。碘-131进入人体的途径以食入为主,吸入为辅,主要对甲状腺的危害最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