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内照射防护原则和措施

内照射防护原则和措施

时间:2023-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其防护原则主要是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断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的各种途径,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的一切机会,使进入体内放射性核素的活度低于相应限值,以减少或防止人体受到内照射危害。服用碘化钾:在进入放射性沾染区前,每人口服碘化钾片100毫克。如事先未服用,在撤离沾染区后应立即补服。碘化钾可有效地减少放射性碘在甲状腺的沉积量。

内照射是指放射性核素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伤口等途径进入人体形成的照射。对其防护原则主要是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断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的各种途径,尽可能减少或避免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的一切机会,使进入体内放射性核素的活度低于相应限值,以减少或防止人体受到内照射危害。

内照射防护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防护器材:应根据沾染程度和当时条件,采取防护措施,凡能挡灰或滤灰的器材对放射性落下灰均有防护作用,例如戴口罩或用毛巾等掩盖口鼻,扎紧领口、袖口和裤口,戴上手套、穿上雨衣或披上斗篷、塑料布、床单等,脚穿高筒靴,对防止落下灰进入体内和沾染皮肤有良好的效果。

(2)进入车辆、船舰和建筑物内隐蔽进行防护。

(3)服用碘化钾:在进入放射性沾染区前,每人口服碘化钾片100毫克。如事先未服用,在撤离沾染区后应立即补服(不晚于6小时)。碘化钾可有效地减少放射性碘在甲状腺的沉积量。

(4)遵守沾染区的防护规定:必须穿戴相应的个人防护器材,不得随意脱下;尽可能减少扬尘,不得随地坐卧和接触污染的物品,不得在沾染区内吸烟、进食,饮水须用自带的清洁水;在沾染区内停留时间较长,必须进食时,应选择沾染较轻的地域,食用自带的清洁食品。

(5)洗消和除沾染:人员撤离沾染区后和对疑有沾染的物品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沾染检查,超过控制值应洗消和除沾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