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见解与意见的言说

见解与意见的言说

时间:2023-02-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意见构成舆论的外在因素,可把它称作舆论的本体。可见,意见是“众人纷纭”的表达内容,人们参与舆论活动主要是发表意见,而每条意见都显露出一定的见解体系。众人相互接受意见,并最终取得一致,才能形成舆论。意见是舆论的本体,又是舆论存在的基本标志,它对客观事物的评价或阐释,是舆论人表达意志的主要内容。
见解与意见的言说_舆论学概论

一、见解与意见的言说

说到舆论这一概念,主要是指见解体系,即意见。意见构成舆论的外在因素,可把它称作舆论的本体。任何意见都离不开见解,若干见解构成意见并使舆论变为人们看得到、听得见的一种实体。

舆论总是由若干见解形成意见,表达人们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在我国古代,“意见”一词的运用是和社会舆论联系在一起的,《魏书·任城王传》中写道:“高祖曰:‘众人纷纭,意见不等,朕莫知所从’。”可见,意见是“众人纷纭”的表达内容,人们参与舆论活动主要是发表意见,而每条意见都显露出一定的见解体系。

见解作为精辟性的认识,以练达的词语表现说话者的思想,是阐明世界的言说。在古代,思想家们作为当时杰出的舆论领袖,总是以简短、深刻、精湛的见解表达对事物的看法。《论语》、《孟子》、《荀子》等经典著述,以及古希腊哲学家的经典言论都十分短小,充满深奥的哲理,都由若干精干的见解所构成。比如,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章中指出:“治大国,若烹小鲜”,语言简练,哲理深刻,耐人寻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烹煎小鲜鱼一样”,要讲究火候,因势利导;不能翻来翻去乱折腾,政策多变就“把鱼翻碎了”。美国前总统里根深知其味,在1987年国情咨文中引用过老子的这句话。可见,见解能表达最精华的东西,激起人们的热望和注意,容易形成人们的信念与态度。

弗尔森姆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一种态度用语言表达时,通常称为意见。”[17]但社会学家帕克认为:“态度不是意见,一个人说明他自己的态度就是他的意见。但意见毕竟是精神分析家所谓‘使其合理化’的一种作用。”[18]就是说,态度可用意见表达,也可用其他方式表示,意见不过是叙述某种观点的一种言说链。在舆论活动中,应当承认,意见是表达态度的主要方式。

意见不是指单独的一两个观点,而是指对某一事物的见解集合体,凝结着言说者的全部主张。因此,我们给意见下的定义是:人们对事物表明若干观点,阐明其态度的语义手段。众人相互接受意见,并最终取得一致,才能形成舆论。意见是舆论的本体,又是舆论存在的基本标志,它对客观事物的评价或阐释,是舆论人表达意志的主要内容。

在很多情况下,人们的态度不用意见表达,而是用目光、沉默或某种动作显示。一定数量的公众在某种场合诉诸表意行动,流露出潜在的意见。多数人在一定场合的齐声欢笑或对某人的目光冷漠,也是人们内心言说的透露。因此,我们把古代国人“道路以目”这种敢怒不敢言的情状,同样视为舆论。意见的语言性和非语言性都是内心思想的凝聚,它的言说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