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的饮食调养

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的饮食调养

时间:2023-04-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热能可导致脂肪肝、糖尿病,并增加肝的负担,加重消化功能障碍,从而影响肝功能的恢复,延长病程。因此,肝炎患者摄取的热能,应根据其体重、病情及活动量调配,尽可能达到热能的收支平衡。体重正常的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在轻度体力活动下,按每日每千克体重126kJ热能供给。血氨增高者,应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防止发生肝性脑病。饮食中补充膳食纤维,对于促进肝的脂肪代

(一)适量热能

高热能可导致脂肪肝、糖尿病,并增加肝的负担,加重消化功能障碍,从而影响肝功能的恢复,延长病程。热能供给过低,则会增加体内蛋白质的耗损,不利于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因此,肝炎患者摄取的热能,应根据其体重、病情及活动量调配,尽可能达到热能的收支平衡。体重正常的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在轻度体力活动下,按每日每千克体重126kJ(30kal)热能供给。超重者为84~105kJ(20~25kcal)。

(二)充足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各种代谢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每天大约有300g蛋白质进行更新,同时需要300g氨基酸来合成新的蛋白质。肝病患者对蛋白质的分解加强,合成代谢减弱,此时若蛋白质摄入不足,可引起血浆蛋白质含量下降,尤其是清蛋白下降,可引起水肿。优质蛋白质供给充足,可提高酶的活力,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肝糖原的贮存,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有利于肝细胞修复和肝功能的恢复。充足的蛋白质还可以提供抗脂肪肝因子如甲硫氨酸和胆碱,以使脂肪转化为脂蛋白,并从肝内移出,防止脂肪浸润。

正常人生理状态下每日需蛋白质约70g。肝炎患者在无血氮升高时,每日蛋白质的供给量以每千克体重1.5~2.0g为宜,即每天供给90~120g蛋白质,占总热能的15%~18%。

肝病患者补充蛋白质时应注意动、植物蛋白的合理搭配,应选择含氨基酸丰富的食物,如蛋类、牛奶、瘦肉和豆制品,但也要防止过量。这一方面是因为蛋白过量会增加肝的负担,并增加肝的血流量,引起门静脉高压,而且肝病时胰液和胆汁消化酶分泌不足,常可引起消化不良、腹胀,同时患者食欲不佳,也不能大量摄入。另一方面若饮食中蛋白质增加过多,则产氨增多,血氨增高。奶类产氨最少,蛋类次之,肉类较多,从这一角度讲也应讲究蛋白质的搭配食用。豆类蛋白与动物性蛋白同食可提高其利用价值,但腹胀、消化不良者则不宜多食。血氨增高者,应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防止发生肝性脑病。

延伸阅读 人们对乙肝科学饮食的认识

人们对肝病饮食的认识有一个过程,20世纪50年代主张肝病饮食“两低一高”,即高糖、低蛋白、低脂肪,后来发现蛋白质在改善肝功能方面的作用,于是在70年代改为“三高一低”——高蛋白、高糖、高维生素、低脂肪。后又发现过多糖类可转化为脂肪,引起肥胖、高脂血症。所以近年来提倡肝病饮食的“四低两高”,即低脂肪、低油、低盐,适量的糖和高蛋白、高维生素。

(三)适量脂肪

肝炎患者胆汁合成和分泌减少,脂肪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减弱,因此脂肪供给过多时会出现脂肪泻,所以应限制脂肪摄入,尤其在肝炎的急性期,但脂肪供给太少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和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同时,脂肪可以增加食物的香味,引起食欲,因此肝病时脂肪的供应应以适量为原则,每日脂肪的供给量以40~50g为宜,约占总热能的20%。

具体来说,应限制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如肥肉、猪油、动物内脏等,尽量以植物性脂肪为主,烹调选用植物油,如芝麻油、花生油、大豆油等,这些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不饱和脂肪酸又称必需脂肪酸,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体内缺乏必需脂肪酸,则高密度脂蛋白合成减少,肝内脂肪外运受阻,易形成脂肪肝。同时,为补充体内脂肪的需要,肝病患者可适当吃些冰淇淋、奶油、全乳等。

(四)适量糖类

糖类可提供足够的葡萄糖,以恢复肝糖原的贮存,并满足病程中对能量的需求。糖类对蛋白质有保护作用,能够促进肝对氨基酸的利用,保证蛋白质用于重要组织的再生。另一方面,肝病患者食欲减退、食量减少、血糖下降,容易出现低血糖,所以应适当补充糖类,如葡萄糖、蔗糖、果汁等。应给予低糖类饮食,要禁食蔗糖、果糖等纯糖食品,一般每日供给糖类250g左右。

但是,糖类摄入超过机体需要时,会转化为脂肪贮存在体内,引起肥胖、高血脂、脂肪肝等并发症,影响肝炎的治疗和预后。糖类摄入过多,还会影响胃酸及消化酶的分泌,产生大量气体,导致腹胀、嗳气,所以肝炎时糖类供给原则是适量增多,不要过量。

一般主食糖类的摄入量为每日270~320g,折合主食350~400g,占总热能的60%~65%。每日正常饮食即可获得,无需另外口服葡萄糖或果糖、蔗糖,另外可适当吃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五)充足维生素

维生素的摄入量与肝病关系密切,因许多维生素贮存于肝中,且直接参与肝内生理生化的代谢。严重肝病时,维生素吸收障碍,可引起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K、维生素E、维生素A等的缺乏。增加维生素的供给量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增强解毒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同时,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K联合使用治疗肝炎,可以改善症状、促进肝功能好转。因此肝病时,维生素的需要量应比正常需要量增多,如维生素C 60~120mg;维生素B1 1.2~2.2mg;维生素B2 1.2~2.2mg;维生素A 800~1 200µg;维生素E 10~12mg;维生素K 70~140µg。

(六)充足矿物质

矿物质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机体每天都有一定量的矿物质丢失,但人体又不能合成,必须靠食物供给,食物供给不充足往往容易引起缺乏症(如钙、铁、锌、碘、硒等)。肝病时肝功能不佳,机体摄入减少、吸收障碍,加之肝代谢中许多酶的辅酶,需要多种微量元素的参加,特别是硒,有助于保护肝细胞膜。因此,肝病时矿物质的摄入应比正常需要量适当增加,多选用含各类矿物质丰富的食物,以促进肝的代谢及恢复。

每日摄入量:钙800~1 500mg,铁12~28mg,锌15~20mg,碘150~200µg,硒50~200µg。

(七)适当水分

人们将水称为人体第六大营养素,有许多重要作用,体内丢失水分20%时,人即无法生存。凡是代谢活跃的组织或器官(如肝等)含水量都比较多。水是营养素和代谢产物的溶剂,有利于机体的吸收利用和废物的排泄。饮食缺水或机体丢失过多的水,将影响内脏功能,消化液分泌减少,阻碍食物的消化吸收,影响肝的代谢。但饮水过多,消化液被稀释致消化功能减弱,不利于肝功能恢复。一般成年人需水总摄入量为2 000~2 500ml/d,以不出现口渴、少量多次饮水为好。但出现腹水、严重水肿时,应控制饮水量,饮水量以500~1 000ml/d为宜,根据病情随时调整入水量,以保证机体代谢的需要,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八)适当的膳食纤维

饮食中补充膳食纤维,对于促进肝的脂肪代谢,防止脂肪肝的发生,同时对预防肝硬化、肝癌也有积极作用。但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应注意不用或少用含膳食纤维高的食物,因为粗糙的膳食纤维易擦伤曲张的静脉,引起呕血、便血。因此,对这样的患者应采用低膳食纤维的少渣饮食,并根据病情,随时调整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一般正常人每日应摄入4~10g或再略多些。

总之,肝病患者应根据自己的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各种食物,以保障身体营养素的供给量,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及病体的康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