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断
海绵状血管瘤因其在结构上为静脉性血管扩张,供血动脉不明显,而主要与深静脉系统相交通,往往在头低位时瘤体明显扩大,触摸瘤体无搏动和杂音。局部穿刺可以抽出全血。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
1.只要适合进行局部穿刺的病变均可进行栓塞。
2.肿瘤内有明显动静脉瘘形成者常为蔓状血管瘤,宜行颈动脉内栓塞。
3.肿瘤内缺乏典型的网状血管,或血供不丰富者不宜进行栓塞。
(三)术前准备
1.患者准备 同颈外动脉分支的栓塞术。
2.器械和物品的准备
(1)8G头皮穿刺针若干个。
(2)1ml注射器若干具,10ml注射器1~2具。
(3)5%的葡萄糖液500ml。
(4)小药杯1个。
(5)栓塞材料有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以及碘苯酯。
(四)麻醉和体位
1.术前经皮栓塞者,局部用1%的利多卡因做浸润麻醉;术中栓塞者,患者已处于麻醉状态。
2.体位取决于肿瘤部位。
(五)手术步骤
1.根据肿瘤大小选择穿刺点,计划栓塞次数。一般每次栓塞的范围约2cm×2cm×2cm大小。
2.将穿刺针扎入肿瘤内,回抽注射器有回血时,固定头皮针。用10ml注射器抽入5%的葡萄糖液缓慢注入以冲洗穿刺针,并防止血液逆流。
3.每次栓塞按2∶1~3∶1的比例将碘苯酯与NBCA混合成1~1.2ml的混合液。用1ml注射器抽入栓塞混合液后,立即经头皮穿刺针注入肿瘤内。
4.拔出穿刺针,另行穿刺并重复上述程序。
(六)术中注意要点
1.穿刺点必须能顺利回抽血液,以证明针尖确实处在肿瘤的血管团中。
2.栓塞用碘苯酯与NBCA的比例要适中。比例过大,栓塞剂聚合时间慢,易随血流汇入深静脉系统引起深静脉栓塞;而比例过小,可能在肿瘤血管内过早聚合、凝结,弥散较差,降低栓塞效果,增加栓塞次数。
3.当栓塞点接近肿瘤的基底部或大静脉时,每次注入量要减少,并将栓塞剂比例调配成1∶1,以防造成深静脉栓塞;或者保持3∶1的NBCA混合液的比例,注胶栓塞的同时,加压双侧颈静脉,降低血管瘤内的血液流速,以防止NBCA胶在凝固之前被血流冲走。
(七)术后处理
适当给予一定的抗生素,局部疼痛者可给予止痛剂,无须其他特殊处理。
(八)主要并发症
胶体栓塞剂调配比例过大时,可能造成深静脉栓塞或肺小动脉栓塞。但由于每次注射量在1ml左右,故影响较小。若出现并发症,则须按肺梗死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