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栓塞与其他疗法的关系
长期以来,外科手术作为治疗脑AVM的主要手段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相当一部分AVM的病灶周围存在有未“发育成熟”的畸形血管,这部分病灶在MRI和DSA影像上并不十分清晰。当主要的病灶被切除或栓塞后数月内,由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与血流重新分布,该畸形血管开始扩张并形成新的畸形团,此时在MRI和DSA影像上清晰可见。因为重新生长起来的AVM病灶不是在原来处理过的原位而是在其旁边,所以作者建议还不能将其称之为原位“复发”,而可能是旁位“再生长”。鉴于这种情况,可以说对患者而言,反复开刀手术所带来的损害要高于反复血管内栓塞的损害。
放射外科是近年内发展成熟的治疗方法,但是血管组织对放射线最为敏感的结构是血管壁的弹力纤维,其次为内皮细胞。所以当AVM内存在动脉瘤或动脉瘤样扩张时,进行放射线照射会诱发动脉瘤原本非常薄弱的瘤壁破裂而出血,因此放射线照射受到一定限制。对血流速度较快的病灶,最适合在栓塞后进行照射治疗。
(二)栓塞治疗必须准确
在首次栓塞治疗中,应尽可能将病灶内或灶旁的动脉瘤与动脉囊样扩张的畸形血管团,以及位于脑室内的畸形血管用NBCA胶填塞,力争消除最危险的出血因素。如果不能将同一病灶一次栓塞,应设法保留其引流静脉不被损害。对于大型AVM,在首次栓塞中应尽量消减病灶体积,减少畸形病灶内血流量,减轻局部的血流灌注压力,以达到控制和防止可能发生的出血的目的;若以AVF为主的畸形,由于血流速度过快,依赖常规的NBCA胶和螺旋圈栓塞有较大的难度,但选用可脱球囊闭塞瘘口则容易达到目的。如果畸形血管团较大,栓塞可在控制体循环血压的基础上进行。如果AVM的血流速度过快,可在灶内先送入少许微螺旋圈填塞,以减缓灶内血流速度,也可以挤压颈内静脉降低颅内血流速度,两者均可方便和较满意地进行注射NBCA胶栓塞。对于AVM栓塞后的残余病灶和血流较缓慢的AVM,在治疗同时结合做γ-刀辅助治疗,可提高对复杂脑AVM治疗的疗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