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步是求。
求有向古书经典中求,有向老师身上去求,有向大自然中去求,有向日常生活中去求等。
屈原《离骚》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求学而言,为学日增,没有追求就没有收获,所谓求知就是这个道理。
孙思邈“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药王、医圣是经典古籍中成就,医书古籍是医道的源头,智慧法术都从里面流出来,所以要善于从经典古籍中探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再者就是向老师求,以前提到拜三个老师,加上一个古人为师。
三个老师,第一个是学院派的,理论功底非常扎实的老师。
第二个是民间派,实践水平经得起考验的老师,这样的老师他不管用什么方法,目的就是把病治好。
第三个是草药郎中,他们经常与山中草木打交道,有非常独到的草药辨认治病知识,跟他们采药,能观药性,识药性,有助于领悟药理。
历史上赵学敏就是向民间草医学习的榜样,他编的一部《串雅》就相当了不起。把民间中医简验便廉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从自然中求,你身体需要什么,往往大自然按不同的季节都为你准备好了。比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处方”。这里面绝不局限于吃萝卜姜上面,它是教人要顺时而养生,冬天盛产萝卜大白菜,就以萝卜大白菜为食物。夏天盛产生姜瓜果,就以生姜瓜果为食。
春天,柴胡一到正月十五已经绿叶葱葱,富含春生之气,你就很容易联想到柴胡归肝经,升发肝气。
而细辛长在阴冷的水边,你就想到它极耐寒,身中有大热。
半夏、夏枯草,在夏至的时候,一个开始生长,一个开始枯萎,正值阴阳交汇之时,所以用它们交通阴阳,治疗不寐。
春天蒲公英茂盛,胃热、炎热你找它。
秋天菊花飘香,干燥、眼胀你找它。
冬天各类种子成熟处于封藏状态,如枸杞子、菟丝子,你用五子衍宗丸助精封藏。
长夏暑热大盛,西瓜卖得特好,这是大自然提供解暑生津之品。
……
还有向日常生活中求,没有实践的理论,是不牢固的理论。中医的理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
就拿六淫邪气中的风气来说吧,风,你用得好,就是六气,用不好就是六淫、六贼。教材上有很详细的总结,我们主要看它在生活中如何体现。
毛巾放在通风口上容易吹干,这是“风能胜湿,风令水干”。所以治疗肠道有湿气的,用上些风药,把湿气从肠道往上升一升,靠脾胃就能把它代谢出去,这就是玉屏风散中用防风的道理。
把家里的窗户打开,风无处不到,忽而这边,忽而那边,忽而吹脸,忽而吹脚,这叫“风性善行而数变”。所以当你碰到那些关节痹症,疼痛忽这忽那,或者碰到皮肤瘙痒此起彼伏的,这都是有风邪在里面作怪。所以在用药治疗的时候,都会加些荆芥、防风、蝉蜕之类的药,让它透透风邪。
再者我们去爬山,登到山顶的时候,最明显感受到的是山风阵阵,你看泉水往下流,到不了山顶,只有风能吹到山顶,这就是“风为阳邪,易袭阳位”,也即“高巅之上,惟风药可到”。所以你治疗巅顶头痛,偏头痛,各类头痛,总少不了风药,如藁本、川芎、柴胡等。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