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悟为学医众妙门

悟为学医众妙门

时间:2023-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热可能是实证,也可能是虚证,可以是阳虚,也可以是气虚,如果一律用清热、退热的方法,可能会加重病情。所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必须查明发病的原因。所以用蚕沙治疗腹部湿浊弥漫,升清降浊,正本清源。第二年用这猪粪施肥后长出来的冬瓜,甘淡爽口,从而悟出冬瓜子“极善浊中生清,抗生力强,更属轻清之品”。

第四步是悟。

明代著名学者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说过一句非常精辟的话,就是指修学技艺的人,一定要用心领悟,自己有心得,才能用技艺救人,他说:“为学为教,舍自得,别无他路,欲自得,舍悟别无他路。”

中医治病,非常重视悟性,悟了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中医治病,不是治表象而是治本质。我们来看这里就有段非常重要的传心歌诀: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止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

喘生休耗气,遗精不涩泄。明得个中趣,方为医中杰。

行医不识气,治法从何据?堪笑道中人,未到知音处。

譬如病人痰多,不一定用祛痰治法,因为痰只是标。所谓“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根”。健脾固肾,才可以使痰不再生,这就是治本。

血症不一定用止血方法,因为“气为血帅”,补气可摄血则出血自止。否则,徒用止血而不补气,则血亦难以止住。

无汗不一定用发汗药,因为“汗为心之液”,要看心液够不够,如果心阴亏损,反用发汗,就会损伤心脉。

发热可能是实证,也可能是虚证,可以是阳虚,也可以是气虚,如果一律用清热、退热的方法,可能会加重病情。咳嗽气喘,不一定用宣肺药,如果是虚喘,肾不纳气,一用宣肺的药,就喘得更厉害,因为宣肺药本来就有耗气的弊端。所谓“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必须查明发病的原因。

遗精不一定用补肾固精法,所谓“肾者,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心火亢盛会遗精,肝气不条达也会遗精,如果一见遗精,就通通用止遗的方法,反而会伤了心肝。

……

上面是医理之悟,当然还有药性之悟。

比如,温病学家治疗湿温时,很喜欢应用一味蚕沙,这蚕沙你琢磨透了,它也是一味升清降浊的良药。

吴鞠通说,蚕砂能化浊中清气,大凡肉体未有死而不腐者,蚕则僵而不腐,得清气纯粹者也,故其粪(蚕沙)不臭不变色,得蚕之纯清气。虽走浊道而清气独全。所以用蚕沙治疗腹部湿浊弥漫,升清降浊,正本清源。

施今墨老先生临证处方时,就善用蚕砂与皂荚子连用,说“此二药,升清降浊,上能治头晕,中能消胃胀,下能通大便”。

又比如冬瓜子,这药也是升清阳除湿浊的,治疗从上面肺一直到下面肠肛门一条线上的湿浊都管用。

《太氏药谱》这样来悟冬瓜子,书里说,冬瓜乃寻常果菜之物,它的子何以有如此奇效,原来古人把冬瓜子抛到猪粪坑中,却不腐烂。第二年用这猪粪施肥后长出来的冬瓜,甘淡爽口,从而悟出冬瓜子“极善浊中生清,抗生力强,更属轻清之品”。于是,化裁冬瓜子“升清降浊,清可祛实”的特性,用来治疗肺中咳吐浓痰,肠中有痈瘤,妇科带下湿热,浊邪内阻,都有疗效。

谈了医理之悟,药性之悟,当然还有生活之悟,自然之悟,比如老师《万病从根治》里面,篇篇都是从一件生活小事中悟到一种疾病的真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