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祖国的医疗体育

祖国的医疗体育

时间:2023-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气功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它是以深呼吸结合精神意识的腹式运动,是身心并重的医疗体育。其方法都是将精神意识集中于一点,主要是注意脐下“丹田”,这个部位又称“气海”。气功疗法:1949年以来在政府的重视下,唐山气功疗养所已在重点进行实验性治疗。实践证明,气功疗法对慢性胃肠病、消化道溃疡、神经衰弱和其他顽固难治的慢性病,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急性炎症有热者外,均适用本法。

祖国的医疗体育——气功疗法

气功疗法是祖国医学遗产之一。它是以深呼吸结合精神意识的腹式运动,是身心并重的医疗体育。这种疗法在我国历史渊源很久,形成了不少流派。在《黄帝内经》里叫做“导引吐纳”;孙思邈的《千金方》里叫做“调气。”

《千金方》引彭祖(相传为我国古代最长寿的人)的话说:“和神导气之道……密室,安床,暖席,枕高二寸半,正身偃卧,瞑日、闭气……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心无所思,如此则寒暑不能侵。”又说:“口吐浊气,鼻引清气……徐徐定心,作禅观之法……觉腹中有汩汩之声,元气达于气海。须臾自达于涌泉,则觉身体振动……气息得理,百病不生。”又说:“调气之法……引气从鼻入腹,足则停止,有力更取久住,气闷,从口细细吐出尽,还从鼻细细引入,出气一如前法,闭口以心中数数……恐有误乱,兼以手下筹,能至千,则去仙(长寿)不远矣。”这是本法的古代记载。

他如道家用以修炼的“返观内照法”“周天运气法”“静功修养静坐法”等;佛教的“坐禅入定法”“内观法”等;拳击家用以练腹力和肌力,有“运气法”“内功”“气功”等;又日本平田胤的“气海法”,贝原益轩的“数息观”等等。名称虽有不同,但目的都是静坐“锻炼身心”,以期达到却病强身,乃至长寿而已。其方法都是将精神意识集中于一点,主要是注意脐下“丹田”,这个部位又称“气海”。所谓“气海”者,似有吸气入海之义;“丹田”之名,似乎指此中有“丹”的意思。古时以长寿不老的药,叫做“丹”。似因静坐,意守丹田,能奏却病延寿之效,而认为这里有丹吧。

气功疗法:1949年以来在政府的重视下,唐山气功疗养所已在重点进行实验性治疗。实践证明,气功疗法对慢性胃肠病、消化道溃疡、神经衰弱和其他顽固难治的慢性病,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这种医疗体育,我们医务工作者应很好地利用它、学习它、宣传它、推广它,使一般慢性病患者早复健康。必须了解,不少慢性病患者因长期困扰而精神苦闷,情绪紧张往往妨碍睡眠和消化,影响了医疗效果。假使能够练习本法,对于医疗是有很大帮助的。

练习本法是很简单的。只要有恒心,人人都能学会。笔者是从书本上学习的,练习不久,自己的胃病就改善了。有时失眠,练习后,居然能酣然入睡。因为亲身体验到了它的效果,曾在1947年写了一本“自然医疗”的小册子,其中曾介绍静呼吸和腹式呼吸的方法。不少读者反映,按法试用后,都能获得显著疗效。现在把方法再简化一下,介绍给大家:

1.准备:在任何地方皆可施行,只要比较安静、空气流通之处即可。坐下来,脚踏着地,或盘膝坐着都可,不拘形式,只要自然(病员坐在床上或睡着做都可),臀部要坐得着实些,腹略略向前,臀部略略向后(生理的姿势,本来颈椎略向后,腰椎和胸椎略向前),两手放膝上或交握着放在小腹之前都好。眼不旁视,心不旁骛,口微闭,舌抵上颚(不抵亦可)。如果躺着练习,仰卧或侧卧均可,头部用枕头,身体四肢应松弛自然,两手放置也不拘形式,以不妨碍呼吸运动为原则。

2.呼吸练习:先静静地调整呼吸,以鼻吸气,轻轻而深长地吸入。同时,用自己的意识,随吸气送入下腹丹田(吸气是不能到下腹的。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腹壁神经的运动而使下腹徐徐膨隆)。此时,尽可能地忍耐一下(叫做“意守丹田”);但也不必勉强用力。然后,仍以鼻缓缓呼出,再行吸入。这样反复地、深长地进行有意识地呼吸,做健康运动,每日一二回,每回60~120次呼吸,大约需要15~30分钟,于早晚临睡前和早晨起身后行之。假使目的是在医疗某种病,那就要每天多做几次,时间也可每回增加到一个小时。

3.注意事项:这种运动,主要是使自己的精神意识集中于下腹使大脑休息。为了防止思想意识不集中,所以有用数息(即默念呼吸次数或用手指掐数)的方法。唐山气功疗养所用的“字句限制法”也很好,即心中默念字句,以“自己静”三字起,逐渐增到“自己静坐身体能健康”九字止(静坐呼吸、静坐能健康、静坐却病强身、意守丹田能强壮、静坐呼吸却病延年等,随意组成字句都可)。这样,一方面可以逐渐增进呼吸程度的深长;一方面可以通过字句的暗示建立起良好的条件。我们体会到,这种运动是神经方面起着主导作用。练习时,呼吸不必用劲,吸时下腹稍稍膨隆,吸入后稍稍注力于下腹(“意守丹田”)。习之既久,自然下腹或下肢有热感,或跃动感、全身舒畅感,这是神经方面的感应。

适宜于本法医疗的疾病

1.消化系统疾患:慢性胃肠炎,习惯性便秘,消化性溃疡,胃肠弛缓下垂,肝脏病,胆石症,脾脏肿大,门静脉循环不良,痔疮,肠结核等。除了急性炎症、发热者外,均适用本法。

2.神经精神系统疾患: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疲劳感,心悸亢进,性神经衰弱,梦遗,阳痿,腰痛,神经痛,妇女更年期逆上感(肝阳),癔病等。

3.循环系统疾患:心脏瓣膜闭锁不全,动脉血管硬化,高血压,血管舒缩性皮肤病,过敏性皮炎,荨麻疹等。

4.呼吸系统疾患: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气肿,慢性肺结核。除急性发热及咯血期外,均适用本法。

5.妇科疾患:子宫弛缓,子宫位置不正,月经困难,月经痛,妇女腰冷,不孕症,慢性盆腔炎(瘀血症),子宫附件慢性炎症。除急性炎症有热者外,均适用本法。

6.泌尿生殖系统疾患:慢性肾炎,游走肾,膀胱弛缓下垂,尿路结石,男女生殖腺发育不全以及早衰、早老、内分泌腺衰退等。

7.其他各种慢性病因疾病的苦恼而影响了精神情绪,妨碍了睡眠与饮食,以致健康恢复迟缓时练习本法可有很大的帮助。

8.保健作用:作为健康强壮目的而练习本法时,不论男女老少皆适宜,尤其是脑力劳动者和中高年者更为需要。每日早晚临睡前和晨起时,各练习15~30分钟,或60~120次呼吸,对于提高身心健康有很大帮助。

本法的三个主要作用

1.由于深长的呼吸,直接受影响的首先是肺脏,受纳多量的新空气和排出多量的二氧化碳,使血液摄取较多的氧气,变得更清新,以此清新的血液运送到全身各组织,发挥其更好的营养和活力。

2.腹式呼吸,由于横膈膜深沉地下降,挤压腹腔脏器,同时有意识地刺激腹壁肌和横膈膜规律地运动,通过神经调节随意肌和不随意肌,胃、肠、肝、脾、胆囊、膀胱、妇女子宫、卵巢以及门静脉血管、淋巴管等本质的活动。主要表现在消化吸收的功能、淋巴与血液的循环、内脏脏器的代谢机能等都会因之而改善。于是食欲增进,体重增加,诸病自易治愈。

3.精神意识集中于下腹一个点(丹田),是诱导脑部的血液下行,使下腹部有温暖感。头脑自然清静,杂念不生,睡眠酣适。同时在大脑皮层高级神经调节下,体液激素与各种内分泌机能通过条件刺激而参与活动。格涅斯《论内分泌腺机能的神经调节》一书(何瑞荣等译,科学出版社1955年出版)中说:“脑下垂体本身的机能完全受制于下视丘,下视丘又受大脑皮质的调节……巴甫洛夫曾不止一次地强调了这种情况。”又说:“业已有多次记载,心理因素对女子月经,泌乳的突然停止或出现等作用,所有这一切状态,都是由于来自外感受器的刺激到大脑皮质与皮质下部位后,再由这些部分通过植物性神经和脑下垂体而到达适当的内分泌腺而发生的。”在中国古代认为“丹田”这个部位是男子的精室或女子的胞宫。这“意守丹田”的运动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希望同志们做进一步地体验和研究。

[《江苏中医》1956年第1期7-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