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实用药物介绍(四)
一、芹菜
芹菜为伞形科植物,我国著名蔬菜之一,各地农村广范围栽培。芹菜有两个品种,一种为水芹,另一种为旱芹,旱芹因香气强烈,亦称“药芹”或“香芹”。两种均可作药用,药效以旱芹为佳,水芹力稍弱。芹菜作菜蔬多用其嫩苗,入药以开花期采集阴干更佳,或即用新鲜嫩苗打汁服用效果亦好。
芹菜的成分和效用:
成分:茎含洋芫荽苷、挥发油、甘露醇、环己六醇等。
性能:为健胃利尿药,有降血压作用。
用途:
(1)高血压:用鲜芹菜洗净切碎,捣榨汁,每日3次,每次半玻璃杯,温水和,食后服,有显著的降压作用。高血压头重、头昏、睡眠不安、大便倾向于干结者,效果更好。笔者曾亲见数人采用此法获得根治。或将芹菜晒干,每日二三两,作煎剂,或泡汤代茶喝,亦颇有效。
(2)神经痛、风湿痛:用干燥芹菜适量煎服。
(3)小便淋痛出血:鲜菜捣汁服。
(4)耳鸣:用芹菜汁少许滴入患耳中,每次1~2滴。
(5)虫齿(龋齿)痛:芹菜煎汤,含漱有效。
(6)急性胃肠炎、吐泻:芹菜煎浓汤温服。
本草文献:
性味:茎:甘平无毒(《神农本草经》);花:苦寒无毒(《唐本草》)。
主治:《神农本草经》:主女子赤沃,止血,养精。孟诜:去伏热,杀石药毒,捣汁服。
【橘泉按】古称石药毒,可能是误服丹石引起的高血压之类疾病
陈藏器:去小儿暴热,大人酒后热,鼻塞身热,去头中风热,利大小肠。《大明本草》:治烦渴崩带,五种黄疸。苏恭:花主治脉溢。。
【橘泉按】脉溢当属心血管病
二、紫背浮萍
紫背浮萍为浮萍科水生植物,我国江南各省池塘、湖泊、水田、沟渠等处常可见到这种小萍,叶浮水面,扁平,倒卵形,上面绿色,下面带紫赤色,单生或集生3~5片,下面生须根数条,入药用其全草。
紫背浮萍的成分和效用:
成分:含有醋酸钾、氯化钾、碘及溴等物质,新鲜品尚含微量维生素B1。
性能:为发汗、利尿药,有凉血解热作用。
用途:
(1)风水肿(急性肾炎),全身浮肿,喘咳,气促,小便不利,干浮萍3~4钱,水煎去渣温服。
(2)皮肤病,疥癣,风疹,瘙痒,湿气肿满,颜面浮肿,喘满,小便不利,无汗等,干浮萍五钱至一两,水煎去滓,一日两三回温服。
(3)大风顽痹,遍身癞疮,风块,紫癜风,紫云风,或奇痒,或麻木不知痛痒,或左瘫右痪等,浮萍焙燥,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二钱,日二三次,黄酒送服。
(4)吐血、衄血、风热、血热、热毒、火丹、游风,或口舌生疮,浮萍配生地、丹皮等煎服。
(5)血分有热,疮疹、面疱,酒皶,鼻疮、癣、湿疹痛痒,煎汤内服,并以生浮萍捣汁外涂。
(6)丹毒、大头瘟、鲜浮萍捣汁作湿罨剂,并水煎内服。
本草文献:
性味:辛寒无毒(《神农本草经》)。
主治:《神农本草经》:主暴热身痒,下水气,止消渴。《大明本草》:治热毒风热,肿毒风疹。陈藏器:捣汁服,主水肿,利小便。李时珍:风湿麻痹,脚气,打扑伤,癜风,丹毒。
三、莲
莲在我国各地都有,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茎名荷梗,叶名荷叶,花名莲花或荷花,花蕊名莲须,花托名莲房,通称莲蓬。果实名“菂”,通称莲子。老熟后的果实名“石莲子”。果壳内的种仁名“莲肉”。种仁内的胚芽名“薏”,通称“莲心”。地下根茎叫做藕,藕和莲肉供食用,藕节等都可供药用。
莲藕等的成分和效用:
成分:藕:含淀粉、天冬素、棉子糖。荷叶、荷梗、莲蓬:含有微量的莲碱。莲肉: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核黄素、抗坏血酸等。莲的全体均含有鞣质,故有收敛止血之功,又含有微量的莲碱,有刺激心脏的作用,故兼有利尿之效。
性能:莲子为营养强壮剂,莲子与莲心,均有清心安神、利小便之功。藕节:消瘀止血。藕汁:清热止呕,解酒毒。荷叶、莲蓬、荷梗:收敛,止泻,止血。莲须:清心固肾止遗精。石莲子:治噤口毒痢,呕逆不食等。
用途:
(1)吐血、便血、衄血、妇人子宫出血及赤白带下,或慢性久痢、赤白痢等:用藕节或莲蓬适量煎服。
(2)脾胃虚弱、泄泻、滑下不禁:用荷叶或荷梗每日约一两煎服。或用鲜荷叶煮粥,频频食之,有妙效。
(3)遗精、滑精、遗尿:用莲蕊须三四钱,加甘草五分煎服。
(4)怀孕妇人水肿,胎动不安:荷梗三五钱,白术二钱煎服。
(5)慢性顽固性肾炎:藕节三四个,艾叶二钱,白茅根四钱,同煎服。
(6)高血压、头重、心烦、小便不利:莲子心一钱,煎汤代茶饮之。
(7)食鱼、蟹类中毒、呕吐及酒醉不解、烦渴:鲜藕捣汁,饮服即解。
(8)热毒痢,呕逆不食,或呃逆:石莲子一两,敲碎带壳煎服。
(9)莲蓬烧存性,研细末,玻璃瓶密储,鼻衄用来塞鼻;齿痛或齿龈出血,用来擦牙;一切外伤出血,撒患处。小儿黄水疮、湿疹等稠水滋蔓,用以撒布或麻油调涂。
(10)妇人突然血崩,措手不及时,速即以莲蓬三四个,煎浓汤顿服之,暂止其血,再延医诊治。
(11)痔疮脱肛:荷叶或莲蓬煎汤熏洗。或配黄柏,同煎更佳。
(12)小肠疝气下垂:荷叶或莲蓬一两,枳壳六钱,黄芪三钱,浓煎服有效。
荷、莲、茎、叶或莲蓬,随时收集,家庭常备,用来作止血止泻等药,简便有效。
本草文献:
性味:莲实:甘平涩;藕:甘平;藕节:涩平;莲薏:苦寒;莲须:甘涩温;莲花:苦甘温;莲房:苦涩温;荷叶:苦平。(《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本草纲目》)
主治:《神农本草经》:莲实,补中养神益气力。《大明本草》:实止痢,治遗精,藕捣汁除烦闷,破产后血闷。陈藏器:藕消食解酒毒。甄权:藕节捣汁,治吐血不止。李时珍:实,主脾泄久痢,赤白带、浊;节,止血痢血崩;薏,清心去热;须,清心固肾止血、止遗精;叶,涩精浊,散瘀血,助脾胃,升发元气;莲房,止血崩下血。
四、莼菜
莼菜系睡莲科多年生水草,又名马蹄草、水葵等。主要生产于浙江杭州之西湖,江苏苏南之太湖、苏北之宝应湖等湖水中。根茎横行于泥中,茎细长蔓延,叶如盾状,或椭圆形,上面淡绿色,嫩叶两端上卷,夏日叶腋一梗一花,花萼线形,花瓣三片,蔷薇红色,除叶面外,全草被以透明黏液,此草嫩时柔滑,煮食作汤,鲜美可口。杭州西湖一带,制成罐头瓶装出售,为西湖名菜之一。草老时可作饲料,亦作药用。
莼菜的成分和效用:
成分:莼菜含蛋白质7.3%,脂肪1.9%,碳水化合物14.2%,纤维1.2%,无机物质4.7%。此外,叶的背面分泌一种类似琼脂(洋菜)的黏液,新叶中黏液更多,这种黏液有止呕止泻之效。
性能:黏滑性缓和剂,有健胃及营养作用。下气止呕,厚肠胃,治热疸,压丹毒,解百药毒及一切痈疽疔疮。
用途:
(1)胃溃疡、胃癌:据民间药书记载,一老人患胃病,于12年间前后两次被诊断为胃溃疡并发胃癌。用莼菜加水煎,每回服半杯,一日3回,同时用赤豆糊及黑芝麻加食盐少许,研粉作食品,3日定痛,5日大便顺利,半月后起床,经过一月余而愈。
唐·苏恭说:莼久食大宜人,合鲋鱼(鲫)作羹食,主治胃弱不下食者至效。又最宜于老人养生之资,故晋代张季鹰至秋风一起,思吴中之莼鲈羹,传为韵事。
(2)一切痈疽疔疮,莼菜捣烂敷之,未成即消。
(3)止泄利及呕吐。
本草文献:
性味:甘寒无毒(《名医别录》)。
主治:《名医别录》:治消渴热痹。孟诜:下气止呕,压丹石毒,补大小肠。《大明本草》:治热疸,厚肠胃,解药毒并蛊气。
五、马齿苋
马齿苋为马齿苋科植物,一名安乐菜(南京地区药材名)。江苏、浙江通称为酱瓣草,我国各地常见的一年生肉质草本,全株光滑,茎常平卧地面,叶片肥厚,倒卵形,或匙形,边全缘,夏秋季,枝端叶腋间开五瓣小黄花。民间有于夏秋间采集,开水泡熟,晒干,保存作干菜,供食用,亦可作饲料。
马齿苋的成分和效用:
成分:
(1)据中央卫生研究院化验:每100克茎叶中含蛋白质2.5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3克、硫胺素0.03毫克、胡萝卜素2.23克、核黄素0.11毫克、尼克酸0.7毫克、抗坏血酸23毫克、磷56毫克、铁1.5毫克、钙85毫克、粗纤维0.7克。此外,水分占92%,灰分占1.3%。(《中国经济植物志》)
(2)我国台湾产马齿苋中分析得草酸、硝酸钾、氯化钾、硫酸钾及其他钾盐,鲜草约含钾盐1%,干草约有钾盐10%。因钾盐能产生利尿作用,马齿苋能治脚气水肿,有利小便解毒之效,可能与其含酸性草酸钾有关。
性能:为利尿、解毒药,有抗菌作用,对细菌性痢疾有效。
用途:
(1)脚气、足肿、小便不利:马齿苋干草一两,水煎服,或用鲜草捣汁,每服半杯,加温服之,一日二回。
(2)细菌性痢疾:马齿苋鲜草四两(小儿减半),煎汤,加白糖,一日数回,频频饮服,数日后可改善症状。但对阿米巴痢疾及肠炎无效。
(3)百日咳:用50%马齿苋糖浆,每日三四回,每回30毫升(一小酒杯)温服。
(4)痔瘘、肛门炎肿、急性淋毒性睾丸炎、妇人赤白带下:马齿苋煎汤,内服外洗。
(5)乳腺肿痛、各种疮痈、小儿丹毒、虫蜂毒刺、漆疮、面疱,酒皶:鲜草入盐少许,捣汁,不断涂之。
(6)全身多发性赘疣:鲜草捣敷患部,或干草大量浓煎,频频温罨,疣初变黑后,自然脱痂,不留疤痕。
(7)又可作兽医药用,对牝马或牛的赤白带下、尿道感染等,用大量鲜草,加入少量甘草,煎水灌服。
又配黄柏、苍术,煎服,治牛、马之关节炎。
本草文献:
性味:酸寒无毒(《蜀本草》)。
主治:陈藏器:诸肿瘘疣目,捣揩之,破痃癖,止消渴。苏恭:饮汁治反胃,诸淋,解马汗、射工毒,涂之瘥。孟诜:煮粥止痢,及疳痢,治肠痈。李时珍:散血消肿,利肠滑胎,解毒通淋。
六、鸡冠花
鸡冠花为苋科一年生草本,我国各地都有,栽培于庭园作观赏花草,茎直立,有纵条纹,近枝端成扁形,叶互生,长椭圆形,全缘,秋季开花于顶端,花形如雄鸡之冠,有红、黄、白色等品种,种子细小黑色,花及种子均供药用。
鸡冠花的成分和效用:
成分:种子含有脂肪油。
性能:有止血、止利作用,治赤白带下。
用途:
(1)肠风下血、痔疮出血、妇人崩漏或月经过多:用鸡冠花一两(鲜花二两),煎浓汤,或加砂糖,一日二回分服。
(2)妇人赤白带下:用法同上。或用鸡冠花烧存性,研细粉,每服二三分,米饮送下,日二三回。
(3)痔疮肿痛、下血脱肛:鸡冠花和凤眼草(臭椿树之翅果,中药房有)等份,煎汤频频洗之。并用鸡冠花烧存性,研细,麻油调涂患部(先洗后涂更好)。
(4)肾脏病或淋病小便不下:用鸡冠花,或叶茎阴干,一日三五钱,煎服。
(5)夏季水泻、小便不利:用鸡冠花子3~4钱煎汤,一日2~3次分服。
备注:另一种同科植物名为“青葙”,苗叶与鸡冠花相同,唯花穗如扫帚而尖,长四五寸,色与鸡冠花同,有黄、红、白等品种。青葙子能明目,功效与鸡冠花子有异。但中药材的青葙子中往往混有鸡冠花子,应注意。
本草文献:
性味:甘凉无毒(《嘉祐本草》)。
主治:陈藏器:种子,止肠风泻血、赤白痢。《大明本草》:种子,治崩中带下,入药炒用。李时珍:花:主痔漏下血、赤白下痢、崩中。赤白带下,分赤白花用。
[《江苏中医》1964年第8期25-2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