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实用药物介绍(五)

农村实用药物介绍(五)

时间:2023-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草棉为锦葵科一年生草本,在我国各地农村都有栽培。鼻衄、齿衄以及刀伤出血外用止血有效。一至两个月持续服用。嫩桑枝及桑叶经常代茶,为预防高血压及中风之妙药。临床经验证明,动脉硬化症患者常服本品有显著改善之例。梧桐子可食,又可榨油,出油率约30%,可供食用,也可制肥皂。梧桐的种子、叶、茎皮、花均供药用。我国中部与南部各省地区均有分布,多数是农村栽培,也有野生的。如无鲜根可用干根四五钱亦可。

农村实用药物介绍(五)

一、草棉

草棉为锦葵科一年生草本,在我国各地农村都有栽培。高三四尺,茎强健,少分枝,嫩枝与叶均有毛,或变光滑,叶互生,掌状分裂,裂分3~7片,花为黄色,中心淡紫色,蒴果圆球形,通称“棉桃”,熟时背上裂开,内有种子,粒大,有棱角,其种子被以长毛,白色,通称棉花,供纺纱织布之用,种子及根皮可供药用。

草棉的成分和效用:

成分:根皮含有酸性树脂,其中包括两种酚类物质:二酚酸和水杨酸。种子含有油脂35%~40%,另有1.5%的棉子酚,系有毒物质。

药理:从草棉茎及根之水浸液中分离出一种结晶性物质,定名为Fkbolin,有收缩子宫作用。

性能:草棉根皮为通经药;种子为产后乳汁分泌促进剂。

用途:

(1)妇人月经困难、经闭:草棉根皮3~5钱(鲜根一两)水煎,一日2~3回分服,可加砂糖少许。

(2)产后乳汁分泌不足:用草棉子酒炒打碎去壳,再炒燥,研细末,红枣肉为丸,每服一钱,日二服。

(3)《集验良方》云:乌须暖肾种子方,阳虚人宜此。用棉花子十数斤,滚水泡过,盛入蒲包,闷一炷香,取出晒裂壳口取仁,并去外皮,用净仁3斤,压去油净,用火酒3斤,泡一夜,取起,蒸3炷香,晒干,补骨脂1斤(盐水泡一夜炒干),川杜仲1斤(去外粗皮,黄酒泡一夜晒干,姜汁炒),枸杞子1斤(黄酒浸蒸,晒干),菟丝子1斤(酒煮吐丝为度),共为细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3钱。

(4)妇人月经过多,崩漏,肠红下血,诸出血,用棉子醋炒,炒枯存性,研为细末,每服一钱,莲蓬煎汤送服,日2~3次,食前服。鼻衄、齿衄以及刀伤出血外用止血有效。

(5)诸虚百损,腰脚痹弱,阴寒精冷,无子,阳痿,余沥,夜尿频数,筋骨疼痛,半身不遂等,棉根皮10斤洗净,加红枣5斤,煎成膏,每服一瓢,食后黄酒和水化服,一日二三次,持续服之有卓效。

本草文献:

性味:棉子:味辛、性热、微毒(《本草纲目》)。草棉:甘温(《脉药联珠药性考》)。

主治:李时珍:血崩金疮,烧灰用。棉子治恶疮疥癣。《脉药联珠药性考》:子补虚暖腰治肠风,炒黄黑用。油毒,涂疥癣。

二、桑

桑树为桑科落叶乔木,原产我国中部,现在各地均有栽培,浙江、江苏等育蚕地区栽培尤为普遍。桑树有家桑、野桑、鸡桑、华桑等种。栽培之家桑,经修剪后树干不甚高。单叶互生,卵圆形,边有锯齿,花单性,穗状花序,雄花序下垂,果实由许多圆形的浆颗粒组成,先青后红,熟时紫黑色,味甜,小儿喜食之。桑叶用作蚕的饲料,桑皮可造纸,桑椹可酿酒,桑枝、桑叶、桑根白皮、桑椹子等均供药用。

桑的成分和效用:

成分:桑根白皮:含有揽香精、软脂酸、谷甾醇及其葡萄糖苷,此外,尚含有一种树脂类醇及约0.05%的挥发油。桑叶:含有多量胡萝卜素及鞣质、五碳糖、失水戊糖、葡萄糖等。果实(桑椹):含胡萝卜素、核黄素、抗坏血酸、硫胺素、琥珀酸、菸酸等。

性能:桑白皮为利尿镇咳剂;桑枝、桑叶有降血压,去风邪,治头痛、肢节疼痛之效;桑椹有滋养补血之功。

用途:

(1)急性肾炎,颜面浮肿,风邪感冒,浮肿喘咳等:桑白皮三至五钱煎服,或配干浮萍三钱、甘草一钱更好。

(2)高血压,动脉硬化,肢体麻木感:嫩桑枝四至六钱煎服。一至两个月持续服用。或配合牛膝、续断、杜仲等尤佳。又干桑叶一份,黑芝麻二份,炼蜜为丸。此方名桑麻丸,每日三四钱,分作二三次,食后服,老人高血压最为相宜。

(3)风湿关节痛、神经痛、肢体浮肿、腰膝无力:桑枝四五钱,配南五加皮三四钱煎服。

(4)高血压、头疼、脑涨、眩晕、眼花:桑叶适量煎服,或代茶日常饮服。嫩桑枝及桑叶经常代茶,为预防高血压及中风之妙药。

(5)桑树上生出之蕈耳(桑耳),每日三至五钱煎服。临床经验证明,动脉硬化症患者常服本品有显著改善之例。

(6)脱发:桑白皮、梧桐根皮、侧柏叶等量煎汤洗发,能防止脱发,且有润泽使发光亮之效。

(7)手足大小关节疼痛或手足麻痹:桑枝、忍冬藤,煎汤频频温洗有效。

(8)桑叶煎汤洗眼,有明目作用,并治眼结膜炎、风火赤眼。

(9)桑椹膏,每服一瓤匙,日二次,温开水冲服,对神经衰弱、失眠、肝肾两虚、贫血、浮肿、肢体麻痹、腰膝痿弱、中风后半身不遂、便秘等症有效。

本草文献:

性味:根皮:甘寒;叶:苦甘寒;枝:苦平;桑椹:甘温;桑耳:甘平。(《神农本草经》《唐本草》)

主治:《名医别录》:根皮去肺中水气、水肿腹满胪胀,利水道。苏恭:桑叶能除脚气水肿,利大小肠。《大明本草》:桑叶通关节,下气,嫩叶煎酒服治一切风痛,蒸熟捣盦风痛出汗,扑损瘀血。苏颂:桑枝治水气、脚气、风气、四肢拘挛、肺气咳嗽,利小便。用嫩条细切,煎饮,久服终身不患偏风。陈藏器:桑椹利五脏,关节痛,血气,久服安魂镇神,令人聪明,捣汁饮解酒毒,利水气消肿。孟诜:桑耳利五脏,排毒气,压丹石毒发热。

三、梧桐

梧桐为梧桐科落叶乔木,我国各地都有栽培,常见于庭园、庄前、屋侧。梧桐树高干直,树皮平滑,绿色,叶为掌状,分裂,夏日开嫩黄小花,秋季结蒴果,果瓣向外展开,宛如一叶片。种子大如豌豆,着生干果瓣的边缘。

梧桐子可食,又可榨油,出油率约30%,可供食用,也可制肥皂。树皮有黏液汁,可作造纸之糊料。梧桐的种子、叶、茎皮、花均供药用。

梧桐的成分和效用:

成分:种子:含有咖啡因、黏液、阿(拉伯)糖等。

性能:梧桐子为滋养强壮剂,有兴奋之效。

用途:

(1)咳嗽:梧桐子炒熟,适量煎服,或研粉,每次一钱,日二三次,温水送服。

(2)风湿性关节炎之疼痛、神经痛,梧桐树叶每日4~6钱煎服。

(3)发癣、圆形秃发:用梧桐花捣汁,涂敷,一日数次。

(4)脂溢性脱发,早白发:梧桐树皮、桑白皮等量,煎浓汁,搽擦患部。又梧桐树皮,研取其汁,涂在拔去白发的根际,能促生黑发。

(5)淋病:尿中有淋丝者,用梧桐树皮三至五钱,煎服,能完全治愈。

(6)痔疮、脱肛、烫火伤:树皮煎汁,涂患处。

(7)幼女头发焦黄:梧桐树皮或叶捣烂煮汁,洗发,令发光泽。曾经试用有效。

(8)口疮(口腔炎等):梧桐子炒熟,研成细末,外涂患部,一日三四次。

本草文献:

性味:梧桐子:甘平无毒(《本草纲目》)。

主治:李时珍:木白皮烧研和乳汁涂须发,变黄赤,子捣汁涂拔去白发根下必生黑者。又治小儿口疮,和鸡子烧存性研掺。

四、芭蕉

芭蕉为芭蕉科多年生宿根大形草本。俗名甘露叶,原产我国南方,现各地都有栽培。茎高丈余,叶巨大,长椭圆形,有柄,叶脉明显,表面鲜绿色,有光泽,地下根茎成块状,花茎自叶心抽出,顶生穗状花序,花红黄色,后结浆果,成熟时黄色,内含黑色种子,华中地区栽培者稀有花果,根及全草之浓汁(汁名蕉油)均可作药用。

成分:根:含有蓨酸。

性能:芭蕉根与全草为利尿剂,有清热解毒之功。

用途:

(1)肾炎浮肿、脚气:鲜芭蕉根一二两,水煎,一日二三次分服。

(2)全身浮肿、阴囊肿:芭蕉叶、山栀子煮汤,作熏洗剂,或作温浴剂有效。

(3)鱼骨卡喉:芭蕉卷(嫩)叶,烧存性研末,每服二三分,水或酒送下。

(4)膁疮:芭蕉霜(烧存性研粉)麻油调涂,另一方法是将芭蕉油略微加温后涂敷患部(用竹管插入茎中,有汁流出瓶盛之),或嫩茎、叶、根捣汁,小儿头上热疖,芭蕉汁涂之即消,又对丹毒、漆疮、毒虫咬伤,涂之亦效。

(5)感冒所致发热头痛:用芭蕉根三五钱,水煎热服。

(6)慢性肾炎:芭蕉根五钱(鲜根一两)煎服,或与接骨木花二三钱同煎。

(7)风湿痛:芭蕉之花,酒浸,每次饮小半杯,食后服。

(8)芭蕉油(汁)饮服能催吐,癫痫屡屡发作,发作时吐涎欲闷死,饮以芭蕉油,吐出痰涎而愈者,有其实例。

本草文献:

性味:味甘、大寒、无毒。(《名医别录》)

主治:《名医别录》:主痈肿结热。《唐本草》:捣敷疮肿去热毒,捣汁服,治产后血胀闷。《大明本草》:天行热狂,烦闷消渴,痈疽,金石发动,烦热口干,并绞汁服之,又治头面游风。

五、苎麻

苎麻为荨麻科多年生草本。我国中部与南部各省地区均有分布,多数是农村栽培,也有野生的。茎丛生、直立,有分枝,全体有粗毛,叶互生、卵圆形,边缘有粗锯齿,上面粗糙、色青,背面密生白绵毛,其茎皮纤维可以纺织夏布及制人造丝绵等,根和叶可供药用。

苎麻的成分和效用:

成分:全草含有咖啡鞣酸。

性能:苎麻根为利尿、收敛、安胎药。苎麻叶有清凉、解毒、消炎作用。

用途:

(1)怀孕妇女,因热病而胎动不安,或妊娠腹痛流红,有流产倾向时,急用鲜苎麻根一两煎服或与黄芩配合。如无鲜根可用干根四五钱(中药房有售)亦可。

(2)急性淋病,尿道涩痛或尿血,妇人赤白带下:用苎麻叶或嫩苗一两(干草四钱)水煎分服。

(3)跌打伤痛,尿血或小便不通:鲜苎麻根一两,黄酒煎,一日二次温服。

(4)蛇虫咬伤:用野苎麻嫩苗捣汁半杯,拌入黄酒中乘热饮之。其渣敷伤口,一日两三次。

(5)丹毒、痈、疽、发背肿痛:生苎麻根或嫩苗捣汁湿敷患部,日三易之,肿消即瘥。

本草文献:

性味:野苎麻根,性凉(《名医别录》)。根,甘寒无毒(《本草纲目拾遗》)。

主治:《名医别录》:安胎,贴热丹毒肿有效。《大明本草》:治心膈热、漏胎下血、天行热疾、罨毒箭、蛇虫咬毒。《本草纲目拾遗》:野苎根治诸毒、活血止血、止渴、安胎、涂小儿丹毒、胡蜂毒蛇咬、发背疔疮、跌扑损伤。

六、绣球花

绣球花为虎耳草科八仙花属落叶灌木。别名八仙花、粉团花或七变花等,各地都有栽培,供观赏者用。绣球花的茎丛生,高低不等,叶大质厚,平滑,阔卵形,边缘有粗锯齿,花排列成大形圆球状,如绣球,花瓣四片,初时青色,后转白色,渐变为粉红、淡蓝等色,颇美丽,有大小两种,一种树高大,叶小,一种树小而叶大,可作盆栽,入药以树小而叶大者为佳,花及叶均供药用。

绣球花的成分和效用:

成分:绣球花含有一种抗疟生物碱,傅永丰氏等研究分析了数种八仙花属植物中所含的生物碱,并供药理实验,结果证明大叶八仙花有较好的抗疟作用,在pH=9时用氯仿提取部分的生物碱,疗效大约为奎宁的13倍,毒性较黄常山所含总生物碱为低。(中国医学科学院1956年论文报告摘要)

性能:为抗疟药,有解热利尿作用。

用途:

(1)疟疾:用八仙花叶3~5片,煎汤,露一宿,翌日疟疾发作前2~3小时服之。疟即止,或用花3朵疟前煎服亦可。

(2)姚伯玉方,治肾囊风(阴囊湿疹):用绣球花7朵,煎汤洗之。另一方:绣球花与蛇床子等份,水煎洗患处。

(3)《本草纲目拾遗》传效方:治烂喉,取八仙花之根,用好醋磨汁,以翎毛蘸扫患处,涎出而愈。

【橘泉按】八仙花属中有多个品种,据最近资料报道说,浙江南部分布一种“伞花八仙”,当地民间叫做“土常山”,龙泉县的中医师们用其治疟疾有效。

四川省内有一种“大卫绣球”,西昌会东民间称其为通草,当地中医师用其枝的髓心煮水内服,治麻疹或小便不通。亦有人采其根治疗疟疾。四川省内还有一种“马桑绣球”,西昌会东民间亦称为凉皮树,据雷波县人民医院及雷马屏农场医院的经验,用其茎叶制成丸药,治疟疾效果显著。另据四川省屏山县经验,采其叶槌烂贴敷外伤。总之,八仙花属的各个品种都可用来治疗疟疾,各地群众有着丰富的经验,值得进一步研究。

[《江苏中医》1964年第9期34-3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