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女,63岁。
●初诊 (2012年10月27日)
胃痛10余年。胃镜示浅表萎缩性胃炎。隐痛,胃纳不适,苔薄花剥,脉弦。证属中虚气滞,胃阴不足,肝胃不和。诊断慢性胃炎。
柴胡6g 枳实10g 白芍12g 法半夏10g
川黄连3g 延胡索10g 炒党参10g 生白术12g
石斛15g 谷麦芽各12g 炙甘草3g
14剂。
●二诊 (2012年11月24日)
药后症缓,脘部无不适,拟步原法。
原方加丹参15g,20剂。
●三诊 (2012年12月29日)
症减缓未已,嗳气减,嗳气则腹满舒,苔中根白腻,舌中前光剥红。
原方加浙贝母10g,30剂。
●四诊 (2013年1月26日)
拟原方加味,原方加南沙参15g,30剂。
●五诊 (2013年2月24日)
饥时或痛或嘈,食后稍胀,拟宗原意补气养胃佐以理气。
原方加炙黄芪15g、陈皮6g,30剂。
●六诊 (2013年3月31日)
药后症缓,寐尚可,但多梦,胃痛缓。
原方去陈皮,加酸枣仁10g。30剂。
●七诊 (2013年4月27日)
一般情况可,伴有高血压病史,纳寐可,苔中后腻,舌花剥略淡带紫,拟原方出入。
10月27日方加丹参15g、天麻10g、夜交藤12g,30剂。
●八诊 (2013年5月25日)
银屑病2年,现胃痛已缓,红丘疹作痒2年余,已扩展到周身。拟方凉血祛风解毒与健脾利湿。嘱除内服外,3日之药渣煎汤沐浴,内外合治。
生地15g 牡丹皮10g 赤芍10g 炒荆芥10g
牛蒡子15g 蝉蜕5g 苍白术各12g 黄柏12g
地骨皮10g 乌梢蛇15g
15剂。
●九诊 (2013年6月28日)
银屑病已缓解,周身已无皮疹,也不痒,无皮屑。苔淡黄腻,舌红。前方服15剂,拟步原法。
原方加生薏苡仁13g,20剂。
●十诊 (2013年7月27日)
银屑病已控制,近胃痛复发,苔薄舌略红脉细弦。今转治胃,拟疏肝和胃,佐以养阴凉血健脾。
柴胡6g 枳实10g 白芍10g 白及10g
参三七6g 丹参15g 生白术10g 防风10g
党参10g 炙甘草3g 石斛15g
20剂。
●十一诊 (2013年8月24日)
银屑病已愈,近治疗胃病,查Hp(+),稍有隐痛,较药前减缓。苔薄黄腻,舌略红。
原方加砂仁3g、黄连3g,20剂。
【按】本案患者为胃炎伴银屑病,初诊胃炎为主,隐痛,胃纳不适,苔薄花剥,脉弦。证属中虚气滞,胃阴不足,肝胃不和。陈松育以调和肝脾和胃为治,症情得缓;后身发红疹,为银屑病复发,陈松育佐以养阴凉血祛风、健脾燥湿活血出入而获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