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旧以数据分析开始。上海的期望寿命比北京的稍高一些,据2015年2月公布的官方数据,2014年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2.29岁,男性80.04岁,女性84.59岁。北京2015年6月公布的官方数据,2014年户籍人口平均期望寿命81.81岁,男性79.73岁,女性83.96岁。
全国期望寿命最高的地区是上海,但上海的人均期望寿命只比北京高半岁左右,仅用期望寿命难以解释这两个地区在癌症发病率上的较大差异。
不但如此,总体上看,上海的空气质量比北京的要好得多。为什么空气质量好而癌症的发病率却没有减少呢?
也就是说,因社会发展而延长了的人均寿命,并不是导致癌症高发和癌症高病死率的最具决定性的因素,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也不是最突出的致癌因素,在其背后,还有着一系列可能的危险因素。
例如,有学者认为上海的生活节奏和压力,远较北京为甚,正是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高压力的生活状态,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上海地区癌症最高发。我对此表示赞同,但问题似乎并没有这么简单,一定还有更多的因素隐藏其中,它们协同推动现代社会癌症的高发病率和高病死率,而分析并破解这些隐藏因素,才是当下减少癌症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关键所在。
然而,受传统思维模式制约,对这些隐藏因素,人们往往视而不见,见而不思,同时又对癌症领域的许多疑团或奇怪现象置若罔闻,只是重复地唠叨着寿命延长、污染、烟酒、感染、免疫等致癌因素。
是到了改变思维模式、全面思考、综合认识、更准确地把握癌症影响因素的时候了。否则,人们将无从应对癌症,或只能盲目处置,就像今天这样,尽管将高科技手段统统用上,花上高昂的费用,但在防治癌症上,我们仍效率低下,患者仍饱受皮肉之苦。如此,我们中的很大一部分人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癌症纠缠至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