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同为癌症,秉性各不同

同为癌症,秉性各不同

时间:2023-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实中,谁都知道做出哲学思考颇难,而“将军思维”也非易事,但癌症又是如此棘手,进行这类思考常决定着生死。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位患肾癌的女患者惧怕手术,那时没靶向药,也没微创疗法,她化疗1次后头发尽脱,又听说肾癌化疗无良效,故停止了化疗,只想用中药治疗癌症。我不建议她动手术,因为我相信她的肾癌已被控制住了,但她没有听我的话还是做了手术,这是1998年的事。

现实中,谁都知道做出哲学思考颇难,而“将军思维”也非易事,但癌症又是如此棘手,进行这类思考常决定着生死。怎么办?我认为可借下列方法。

大家以前过铁路道口时,一定注意到有个牌子,写着“一停、二看、三通过”。就是告诉大家,先停一停、看一看有没有火车过来,然后再决定如何行动,这原理同样适用于癌症治疗。但可改为“一观察,二追踪,三采取相应行动”。这是我在长期临床中得出的结论。

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位患肾癌的女患者惧怕手术,那时没靶向药,也没微创疗法,她化疗1次后头发尽脱,又听说肾癌化疗无良效,故停止了化疗,只想用中药治疗癌症。2年过去了,她的肿块没有变化,自我感觉越来越好,又几年过去了,情况依旧,大约吃了4年半中药后,她退休了,想出去旅游。因为不敢停中药,她决定动手术。

我不建议她动手术,因为我相信她的肾癌已被控制住了,但她没有听我的话还是做了手术,这是1998年的事。手术后,她拿着切除下来的组织照片来找我,非常后悔。原来,吃了几年中药后,她右肾上的肿瘤变成了一个蜂巢样的干枯组织,没有任何活性,为她做手术的医生说,从未见到过癌症组织的这种变化。早知如此,完全可以不开刀,她当然后悔啦。

此后,我多了个心眼,除了通常的给药治疗外,还常常关心不同癌症的临床生物学特点。在此过程中我发现,所谓癌症,其实是很多类型疾病的总称,同一部位的癌症,比如同为肺癌,生物属性也常大相径庭。套用俗话说,癌细胞是坏孩子,但坏的程度、性质大不相同:可以只是好吃懒做、偷工减料的,或偷鸡摸狗的,或贪点小便宜的;也可以是杀人越货的,甚至是恐怖至极,毫无人性的。就属性而言,癌症也大不一致,有的穷凶极恶,有的敏捷活跃,有的呆呆傻傻,有的反应迟钝,有的三拳头打不出闷屁。在人们的想象中,癌症面目狰狞,非常可怕。其实,临床上多数癌症是比较“笨傻”“呆滞”的,进展通常很慢。当然,也有少数,就像小细胞肺癌等,可能比较凶险;有部分处于进展期的,常会疯长,但那是比较罕见的,多数是比较笨的,你不去刺激它,而是“调教”它,它通常发展缓慢。因此,对于很多不是很活跃的肿瘤,完全可以用“一停、二看、三通过”的方法来对付它,这可以看作是另一类“将军思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