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暗示提升抗癌力

暗示提升抗癌力

时间:2023-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时,医生如不善于心理疏导,一味地要求患者查明身体,在这种明确语言的强烈暗示下,症状就会固定下来,以至于难治。医生应善于做出正性暗示,但前提是充分了解患者个性的特点,排除器质性病变和复发转移可能,有充分把握是源于心身反应的才能做正性暗示。

暗示,是一种古老而又确有一定效果的心理疗法,中医学中的“祝由”等,便具有暗示意蕴,我在1988年主编《心身医学概论》时,就把“暗示”作为重要的治癌方法,从古至今粗略加以罗列,在临床诊疗中,我常会不自觉地使用此法。

试举《癌症只是慢性病》中一例:某年8月初,《医学与哲学》学会在井冈山开年会,正赶上我的生日,不知谁走漏了消息,在江西的20多名癌症患者也上了井冈山,买了蛋糕,为我过生日,其中几位有些问题顺便请我咨询开方。

一位乳腺癌患者告诉说,她这几个月一直一侧胸口痛,且比较厉害,检查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就是感觉痛,很担心。我为她号了脉,详细了解了病情,随口问她:“你现在痛不痛?”她说:“看到您,我就不痛了。”我告诉她,她没有任何问题,肯定不是器质性病变,更不是转移,最多只是条件反射,并肯定地对她说:“你以后不会再痛了。”她兴高采烈地回家了,此事我随后也就忘了。

到了年底,我参加该省癌症的公益活动,事后有患者要求会诊,她也来了,我刚开始没认出她,轮到她时,她告诉我:“何教授,真神奇,就从今年8月份听了您的一句话,我这4个多月来一次都没痛过,完全好了。”接着,她把自己的神奇变化大声告诉在场所有人,大家啧啧称奇。

其实,这就是“暗示”的效果。人是心身合一的整体,癌症是种心身疾病,有些临床症状,可能只是种心身反应。此时,医生如不善于心理疏导,一味地要求患者查明身体,在这种明确语言的强烈暗示下,症状就会固定下来,以至于难治。

“暗示”包括正性及负性两大类,我采取的就是正性暗示,帮助患者转移注意力的焦点,从而缓解症状;而前述的一味要求查明身体,就是负性暗示,潜台词是你一定有问题,不查明会更严重。通常癌症患者本身更习惯于负性暗示,容易进入负性自我暗示怪圈,很多患者每次检查后发现癌症的部分指标稍有升降,便耿耿于怀,强烈自我暗示,认为是出问题的征兆,其实就是临床常见的表现,并无大碍。

医生应善于做出正性暗示,但前提是充分了解患者个性的特点,排除器质性病变和复发转移可能,有充分把握是源于心身反应的才能做正性暗示。否则,有可能误事。

暗示与想象有类似的心身作用机制,且异曲同工,都可以增强抗癌力。

美国曾报道了一项研究,159位被医院宣布活不过1年的癌症患者,经心身医学专家暗示治疗后,最少的活了20个月,有1/4的患者部分或全部恢复了健康。其中,一位脖子长有恶性淋巴瘤的女性患者,对常规化疗已经耐药,医生断定她只能活3个月,一位医学心理专家指导她采用“想象疗法”,让她静坐在床上,心无杂念,专心想象脖子上的肿瘤是一个恶魔,而体内的白细胞是勇敢的骑士,正在挥舞利剑向恶魔进攻,逐渐消灭恶魔。1年后发现,患者神奇地活了下来。

我的患者中有位海军干休所的高级军官朱某,2003年患晚期肠癌和心脏病,勉强做了手术,但没法化疗。当时,医生断定他只有半年寿命,他一方面借助中药积极抗癌,另一方面又经常跳交谊舞加强运动,还运用想象疗法,想象身体内的白细胞正在勇敢地吞噬癌细胞。在我国香港出版的《走出冬天——百位癌症患者康复纪实》中,他颇有感触地回忆了这一段不平凡的康复历程。他今年已90多岁了,依然健康,不久前,他还让干休所的老同事给我捎来问候。

正性暗示也好,想象疗法也罢,都是历史上传承下来的重要方法。其原理是借此排除负性杂念,凝聚心身功能,使其在良性互动中有所升华和强化,从而逐渐地提升抗癌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