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亦称为冠状动脉病或缺血性心脏病,指由于供血给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此时粥样硬化斑块从血管壁突入血管腔,使血管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疾病。2013年发表于《柳叶刀》的中国疾病负担研究表明,中国人群死因前三位依次是卒中、缺血性心脏病及慢阻肺。其研究数据显示,20年间全球冠心病死亡人数增加34.9%,中国增加120.3%,中国冠心病死亡占全球的13%;20年间全球冠心病死亡率下降20%,中国上升31.6%。调查显示,在中国过早死亡原因排名中,1990年至2010年间冠心病由第七位上升至第二位,而且女性冠心病过早死亡情况更为严重。由此可见,冠心病是影响中国人群预期寿命的较重要因素之一。
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血压:60%~70%的患者有高血压,高血压病患者较血压正常者发病率高3~4倍;吸烟: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2~6倍;糖尿病:发病率增高2倍。
次要的危险因素有:精神因素如高度紧张,脑力活动多,而体力活动少;营养因素:铬、锰、锌、钒、硒的摄入量减少,铅、镉、钴的摄入量增加。
其他危险因素,如存在胰岛素抵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过度表达,血中一些凝血因子增高,体内铁存量增多等。
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如下。
1.病名 最早在《灵枢·厥病》里记录:“痛如以锥镐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金匮要略》正式提出了“胸痹心痛”的病名。
2.病因 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迈体虚。
3.病机 “阳微阴弦”。本虚标实、胸阳不振、阴邪凝结、阴乘阳位、气机不利。分虚实两端: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痹遏胸阳,阻滞心脉;虚为心脾肝肾亏虚,气虚阳虚,心脉失养。
4.辨证论治
(1)痰阻心脉
症状:胸闷重而心痛轻,伴有身重困倦,脘痞纳呆,口黏恶心,咯吐痰涎,苔白腻或白滑,脉滑。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代表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
(2)气滞心胸
症状:胸痛时作,痛无定处,时欲太息,情志抑郁可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腹胀闷,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调畅心脉。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3)心血瘀阻
症状:心胸疼痛,心痛如刺,痛处固定,入夜更甚,唇舌紫暗。舌有瘀斑,苔薄,脉涩或结代。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合失笑散加减。
(4)寒凝心脉
症状: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感寒痛甚,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苔薄白,脉沉紧。
治法:温经散寒,通阳止痛。
代表方:瓜蒌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5)心气亏虚
症状:心胸隐痛,气短心悸,动则益甚,神疲懒言。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心气,畅脉止痛。
代表方:保元汤加减。
(6)心阴不足
症状:心胸隐痛,五心烦热,心悸怔忡,头晕耳鸣,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治法:滋阴养心,润脉止痛。
代表方:生脉散合天王补心丹加减。
临床上冠心病多见痰瘀交阻及气阴两虚两型,或两者兼有。个人认为:痰瘀交阻成为冠心病临床的常见证候,其主要病理因素是由于痰瘀互结,阻滞心脉。痰浊之生,可由各种原因致津液涩滞停而不去。进膏粱厚味或者嗜食油腻醇酒,损伤脾胃,运化失健,水液不归正化,变生痰浊,或素体阳虚,水湿不运,聚而成痰。痰浊既生,影响气机,病殃及血,致血行迟滞,瘀血内停。由此可见,或痰生于先,影响气机,病殃及血,血行滞瘀;或血瘀为先,变生痰浊,两者终致痰交瘀结,兼夹为患。在临床表现中,痰多为闷,瘀多为痛,痰瘀互结则导致血管失于疏通,因而此类病情错综复杂,难以痊愈。多见变异型心绞痛等。所以治疗上对血管的疏通及保护至关重要。
气阴两虚型的冠心病,多为心气不足,血阻心包,心失营养,血流不畅,引发胸痛短气。心阴虚则不能濡养心脏,动力不足,致循行受阻。老年性的冠心病多数表现气阴两虚,临床多见于隐性冠心病,或单纯心绞痛,心绞痛缓解期。心电图多表现为ST段、T波变化。
临床也常见两者兼而有之且病情复杂的患者。
笔者带领团队,潜心研究,设计临床观察,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研制了多种院内制剂,代表性有:
(1)参甘冠心合剂(冠心灵)
组成:党参、丹参、川芎、蜜炙甘草、地黄、制半夏、赤芍药、炒瓜蒌皮、陈皮、红花、桂枝、茯苓。
功效:益心气,通心阳,健脾胃,化痰通络,活血化瘀,养心安神。
主治:气阴两虚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症见胸痛、胸闷、气短、心悸、自汗、失眠、腰酸、耳鸣、舌质淡红、苔薄、脉细。
规格、用量、用法:500毫升/瓶,35毫升/次,每日2次,口服。
方义:方中炙甘草甘温健脾开结和中益气,党参益气补脾为主药,辅以地黄滋养心阴。瓜蒌开胸中痰结,半夏化痰降逆,两者合用使痰饮得除,胸阳振奋,血脉充足则心有所养,心脉自通。川芎、三七、丹参活血化瘀使心络通畅,悸动自止。桂枝能温通一身之经脉,可助阳化气,瘀通络畅,辅佐众药共奏益气活血,通络化瘀。全方共奏益心气,通心阳,健脾胃,化痰通络,活血化瘀,养心安神之效。
(2)参麦冰宁心片
组成:丹参、黄芪、麦冬、赤芍药、冰片。
功效:益心气,养心阴,活心血,通心窍。
主治:气阴两虚型冠心病心绞痛。症见胸痛、胸闷、气短、心悸。
规格、用量、用法:0.3克/片,10片/瓶,2片/次,舌下含服。
方义:方中以黄芪补心气为君药,丹参活血化瘀,养心安神为臣药;麦冬滋养心阴,《用药心法》谓麦冬能补心气不足,《本经疏证》谓麦冬“润泽心肺,以通脉道”,故麦冬可以加强君臣药益气活血之效,为佐药。冰片辛苦微寒,开窍醒神,清热止痛,取其芳香走窜,通窍之功作为使。全方补中寓通,使心气足,气血畅通,则心脉通,心痛止。
(3)冠心平合剂
组成:川芎、地黄、白芍、制半夏、丹参、炒瓜蒌皮、陈皮、决明子、茺蔚子、红花、钩藤、茯苓、牡蛎、石决明、地龙。
功效:育阴潜阳、化痰理气通络。
主治:心肾阴虚、肝阳上亢型慢性稳定性心绞痛。症见胸痛、胸闷、气短、心悸、头痛、眩晕、腰膝酸软、五心烦热、不寐、舌质红、脉弦细。
规格、用量、用法:500毫升/瓶,35毫升/次,每日2次,口服。
方义:方中钩藤、决明子、石决明具有平肝息风的作用,现代药理证实,钩藤的降压有效成分为钩藤碱,而牡蛎则以降逆潜阳、镇肝息风与之呼应,地龙息风解痉,有降血压作用;瓜蒌壳行气除胀满,化痰开痹。半夏、陈皮、茯苓以二陈之意达健脾和胃,祛湿化痰,理气宽胸之功。茺蔚子行血养血,“行气而不伤新血,养血而不滞瘀血”。丹参、川芎、红花皆为活血祛瘀之要药,丹参还有凉血清心、养血安神的作用,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生白芍药能滋养阴液以制阳亢,与生地黄合用起到养阴增液、柔肝舒筋的作用。全方体现了从脾胃入手,育阴潜阳、化痰理气通络治疗冠心病的特点。
此外,还自制研发针对心律失常的中药制剂,如:芪麦口服液、参麦宁心片等,均在临床上取得了突出疗效,患者反响较好。
冠心病治疗从调治脾胃着手,是笔者的一贯主张。首先心与脾胃关系密切。冠心病发病在心,其病机应以心的脏气失调为主,但根据脏腑学说来看,五脏是相互关联的整体,气虚、气滞、痰浊、血瘀这4个方面的病理因素与肝肾、脾胃有密切联系,尤以脾胃为然。其中重要一环便是脾胃可以运化水谷精微,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因而在治疗原则上除采用温阳滋阴,通阳宣痹,芳香温通,活血化瘀法外,健脾益气,补气化痰,疏肝和胃等调治脾胃之法也广泛用于临床。笔者更侧重心胃同治,并应用于临床,疗效突出。笔者主张从脾胃论治冠心病,倡导“培土之本,以养心颐”“执中州以御四旁”的治疗大法;总结了三通(通络、温通、通痹)二补(阴阳双补)联合鼓舞胃气之法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显著。对于冠心病的预防有以下几方面。
(1)生活、行为方式
饮食十六字准则:少食多餐,不宜过饱,低糖少油,素食为主。
饮食宜清淡,多食素食,要控制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积极防治老年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老年人特别注意要保持大便的通畅,由于排便费力,氧耗量增加,使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容易出现心肌缺血状态,致使心绞痛发作,甚至发生心绞痛性晕厥,或导致更为严重的心肌梗死。
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紧张,保持足够的睡眠,提倡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着急生气往往是冠心病发作的导火索,大家不可不防!临床研究发现,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指挥人的一切,当过分激动、紧张,特别是大喜大悲时,由于中枢神经的应激反应,可使小动脉血管异常收缩,导致血压上升、心跳加快、心肌收缩增强,使冠心病患者缺血、缺氧,从而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增强体质。目前医学界建议心脏病患者遵循“3、5、7”原则:3指每天步行约3000米,时间在30分钟以上;5指每周要运动5次;7指运动时的心率不超过170减去年龄数。如果在运动中出现心慌、胸闷或头晕等症状,应立即中止。临床上认为,合适的运动量应是运动后微微出汗,呼吸略快但感觉舒畅,无明显疲劳感,第二天睡醒后心率仍然稳定。尽量避免选择激烈、幅度过大或人体负担重的运动项目。
另外,注意防寒保暖:冬季室温应该不低于18℃,老年人和冠心病患者应再提高2~3℃。冠心病患者在冬天应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外出时最好戴口罩,并避免迎风疾走。在室内时,应避免将门窗开得过大,以防冷空气刺激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2)预防保健方——调心方
黄芪10克,丹参10克,枸杞子10克,生山楂10克(注:胃酸过多去山楂)。每日1剂,煎汤代茶。黄芪补中益气,丹参活血化瘀,枸杞子滋补肝肾,生山楂降脂化痰,它们既有补虚又有祛邪的功效,还有保健功能。
(3)药膳食疗:有2个小方。
三仁粥:桃仁、酸枣仁、柏子仁各10克,粳米60克,白糖15克。将桃仁、酸枣仁、柏子仁打碎,加水适量,置武火煮沸30~40分钟,滤渣取汁,将粳米淘净入锅,倒入药汁,武火烧沸,文火熬成粥。加白糖调味,早晚佐餐服用。此方有活血化瘀、养心安神、润肠通便之功效。
山楂桃仁蜜:鲜山楂1000克,桃仁60克(打碎)。水煎2次,去渣取汁,加入蜂蜜250毫升,上锅蒸1小时冷却后备用。每次1匙(5毫升),每日服2次。此方有活血化瘀、消食润肠、降脂降压之功效。
(赵国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