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治脾常用七法

治脾常用七法

时间:2023-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常见治脾之法有以下几种。对小儿脾虚不运,停滞为积,致饮食减少,食后不化,亦可用本法治之。本法对于湿痰胜者亦常使用。症见久泻久痢,身倦乏力,面色萎黄或苍白。上述七法为脾病证治之要法,脾与胃相互络属,构成表里,两者关系密切,脾与肝、肺、心、肾亦相互影响,如肝脾不足、肺脾同病、心脾两虚、脾肾阳虚,以及湿热蕴脾、熏蒸肝胆而发黄等,临证须结合辨证分而治之。

脾为五脏之一,喜燥而恶湿,喜温而恶寒,喜补而恶攻,喜运而恶滞,喜甘而恶苦。其生理功能有四,一主运化,二统血,三主肌肉,四与气、血、食滞、湿、痰饮等致病因素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常见治脾之法有以下几种。

●健脾益气法

适用于内伤脾气,脾不健运之证,症见食后不化,头晕,腹胀便溏,身倦乏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或苍白,或肢体浮肿。舌淡,脉虚。治以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主之。对小儿脾虚不运,停滞为积,致饮食减少,食后不化,亦可用本法治之。

●运脾化湿法

脾喜燥而恶湿,今寒湿困于中州,脾失健运之权,症见纳呆腹胀,体倦身重,恶心呕吐,口腻不渴,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苔白腻根厚,脉迟缓而虚。治以健脾化湿,宜胃苓汤加减。本法对于湿痰胜者亦常使用。所谓痰之生本于湿,湿之生本于脾,脾不健运以致水谷积聚而为湿、为痰,故须健中州,运脾阳,以涤痰湿。

●升脾益气法

脾喜升而恶降,位居中焦,今脾气虚弱,不升而反降,提摄失司,以致内脏下坠、脱肛之证。症见久泻久痢,身倦乏力,面色萎黄或苍白。舌淡苔薄,脉虚弱。宜升脾益气法,以补中益气汤为主方。此法对妇女月经过多,白带清稀而多,以及胎气不举、妊娠尿闭之症多获良效。

●温脾助阳法

本法为脾寒而设,每因饮食生冷,损伤脾阳或由脾气虚弱发展而来,症见脘腹冷痛,腹满时减,得温则舒,泄泻完谷不化,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迟。此乃脾阳不足,阴寒偏胜,当从温脾助阳,宜附子理中汤。若水湿泛滥,溢于肌肤,而见脉浮者,可用实脾饮。

●补脾摄血法

用于慢性出血如便血、肌衄等证。每见面色无华,头晕,神怠,食少,甚至气短懒言。舌淡苔薄,脉细弱。盖脾主统血,脾健则统摄血液,血循经而行,脾气虚弱则气不摄血,血不归经,而变生诸患。治宜补脾摄血,方宗归脾汤。如出现面色㿠白,四肢不温之阳虚证候,可加桂附。若出血过多,急投独参汤以益气固脱。

●甘养脾阴法

适用于久泻久痢之后,中土受戕,津少液伤,多见于小儿慢性腹泻等证,症见唇舌干燥,口渴引饮,五心烦热,形体羸瘦,食后不消或见腹膨筋露之疳积。舌中光,脉虚细。当以甘养脾阴,培土生津。药用石斛、沙参、山药、生白芍药、肥玉竹、芡实、莲肉、枣肉、扁豆衣、甘草等,亦可常服滋脾粉:山药、焦米、芡实、莲肉、枣肉共研细粉,调成糊状服。

●泻脾散火法

此法以经络辨证为依据,经络学说认为:“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今脾有蕴热郁而化火,循经上炎,则口燥唇干,弄舌,口疮,口臭易饥,或大便干结,苔黄脉数。可从“火郁发之”为法,宗泻脾散治之。石膏、山栀之甘辛苦寒,泻脾胃之伏火;藿香、防风辛甘微温,散脾经之郁火;生甘草和中泻火。

上述七法为脾病证治之要法,脾与胃相互络属,构成表里,两者关系密切,脾与肝、肺、心、肾亦相互影响,如肝脾不足、肺脾同病、心脾两虚、脾肾阳虚,以及湿热蕴脾、熏蒸肝胆而发黄等,临证须结合辨证分而治之。

(蔡征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