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George Crile提出了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radical lymphatic nodes dissection, RND)的标准。到了20世纪20年代单纯颈淋巴结清扫术已发展为各种联合根治术;如舌颌颈、腮颈、甲颈、喉颈等联合根治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很少有医师对颈部淋巴结的分布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临床方面不存在淋巴结分区这一概念。直到1932年Rouvière才进行了相关的阐述:颈部的淋巴引流丰富,包含200多个淋巴结,上起颅底颈静脉窝,向下主要沿着颈内静脉和脊副神经纵行,左右两侧基本分开;仅有少部分位于体中线的器官组织,如鼻咽、舌根、软腭、扁桃体、咽后壁等有双侧的淋巴引流。最后,左颈的淋巴引流从锁骨上窝处汇入胸导管,右颈的淋巴引流汇入淋巴导管。
根据不同器官淋巴引流的第一站,Rouvière应用颈部表浅的、临床上可以触摸到的解剖结构为术语,将颈部淋巴结分成若干组,被国际TNM图谱采纳并总结为12个组群,分别是:
(1)颏下淋巴结。
(2)下颌下淋巴结。
(3)颈静脉上组淋巴结。
(4)颈静脉中组淋巴结。
(5)颈静脉下组淋巴结。
(6)颈后淋巴结(沿副神经分布)。
(7)锁骨上淋巴结。
(8)喉前和气管旁淋巴结。
(9)咽后淋巴结。
(10)腮腺区淋巴结。
(11)颊部淋巴结。
(12)耳后与枕部淋巴结。
在随后的40多年里,大多数医生采用了这种分区方法。
1981年,Shah等建议用更简单的以level为基础的分区法将颈部淋巴结分为5个区域,引起广大外科医师的关注。从此之后,越来越多的外科医师开始研究颈部淋巴结的分区,于是出现了一系列以level、zone等为术语的分区法,各区之间的分界线是手术标志或者体检时可以鉴别的体表标志。其中代表性的有MSKCC(纽约纪念癌症医院)基于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建议的levelⅠ~Ⅴ划分法,
levelⅠ:包括颏下和颌下三角淋巴结。
levelⅡ:包括颈部上1/3的深静脉淋巴结。
level Ⅲ:包括颈部中间1/3的深静脉淋巴结。
level Ⅳ:包括颈部下1/3的深静脉淋巴结。
level Ⅴ:包括颈后三角的淋巴结。
在CT没有进入临床应用以前,广大放射肿瘤学临床医师应用上述的分区方法确定颈部淋巴结的范围。1991年,AAO–HNS(American Academy for Ot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根据MSKCC的建议,进一步把颈部淋巴结划分为6个levels,即通常所讲的Robbins分区法。该方法去除了在标准的颈淋巴结清扫术中不涉及的咽后、腮腺、颊部、耳后与枕部的淋巴结,共包含了前述Rouvière的8个淋巴结组群。这一分区方法被欧洲主要的肿瘤中心所采纳,并被UICC推荐。Robbins分区法的优点在于分区线是根据解剖定义的,如大血管、肌肉、神经、骨、软骨等,便于手术中辨识。
此后Robbins又进一步将levelⅡ分为levelsⅡa和Ⅱb, level Ⅴ分为level Ⅴa和Ⅴb。从解剖上来看,levels Ⅱa和Ⅱb被脊副神经分开,levelsⅤa和Ⅴb被肩胛舌骨肌分开。其临床意义在于:Level Ⅱb在口咽、鼻咽肿瘤转移多见,少见于口腔、喉、下咽;同样的levelⅤa鼻咽、口咽及后外侧头皮皮肤结构肿瘤转移多见,levelⅤb与甲状腺肿瘤相关。此后这两类分区法在临床广泛应用。
AJCC与AAO–HNS淋巴结分区的比较见表2 — 1。
表2—1 AJCC(1997)与AAO–HNS(1998)淋巴结分区的比较
(续表)
注: ① Ho三角:锁骨的胸骨端上缘、肩峰端上缘、后颈与肩膀的交界点围成的三角形平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