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起搏器植入术后1~3个月内是各种可能的并发症相对高发的时段,因此一般建议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各去医院检测一次,以后每年定期检测一次即可;对于植入除颤器和三腔起搏器的患者,通常要求每半年随访一次。临近更换期应加强随访,每3个月左右随访1次,以免因起搏器电池耗竭而发生危险,尤其是起搏器依赖的患者。一旦有意外事件,起搏器会发出报警信息,及时告知患者至医院就诊处理。
起搏器植入术后1~3个月内是各种可能的并发症相对高发的时段,因此一般建议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各去医院检测一次,以后每年定期检测一次即可;对于植入除颤器和三腔起搏器的患者,通常要求每半年随访一次。当然,若出现心悸、头晕、黑矇甚至晕厥等症状,应及时就诊。临近更换期应加强随访,每3个月左右随访1次,以免因起搏器电池耗竭而发生危险,尤其是起搏器依赖的患者。
远程监测技术的应用很好地弥补了常规门诊随访的不足。目前多个公司都有具备远程监测功能的起搏器。远程监测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公共移动电话系统(GSM无线网络)和数据处理中心三个部分,不但每天定时传输起搏器电池状态、电极导线的状态等,还将诸多信息包括心律失常等疾病事件(如房颤、心力衰竭加重等)、起搏器治疗情况(如起搏比例等)及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给植入或随访医生,缩短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距离”。一旦有意外事件,起搏器会发出报警信息,及时告知患者至医院就诊处理。可及早发现问题,从而使患者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因此,对于植入带有远程监测功能起搏器的患者,应学习、掌握正确使用该系统的方法,以保证移动信息发射器24小时都可以接收和发射信息,真正做到实时监控。此外,远程监控系统只是一个监测工具,它不是一个治疗工具,不能更改起搏器参数的设定,如出现任何不适症状,仍需到医院进行程控检测。尤其当发生“紧急”报警事件后,应及时行诊室随访,适时调整药物及相关参数,以保证起搏装置安全有效地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