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影响肺部药物吸收的因素

影响肺部药物吸收的因素

时间:2023-04-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呼吸道表面黏液层是药物吸收屏障之一,尤其对于难溶性药物。某些带正电荷的药物分子会与黏液中带负电荷的唾液酸残基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药物吸收减少。肺部药物代谢酶主要分布在Ⅱ型细胞内,种类全,但含量低。蛋白水解酶是影响多肽、蛋白类药物吸收的重要因素之一。吸入的药物制剂粒子可被巨噬细胞清除,同时会大量释放具有破坏作用的氧自由基。肺吸入微粒的粒径直接影响其在肺部的沉积形式和部位。

1.纤毛的运动

健康人体传导气道能在24h内清除沉积粒子,但有些异物的清除过程可能持续几天、甚至几年,因此需要额外关注其安全性。大的支气管处纤毛数多、运动快,越往深处,纤毛数越少、运动也越弱,粒子停留时间延长,肺泡气道无纤毛,药物粒子可停留24h以上。

2.黏膜表面的黏液层、代谢酶和巨噬细胞

呼吸道表面黏液层是药物吸收屏障之一,尤其对于难溶性药物。药物粉末首先要溶解在黏液中,才能进一步吸收。某些带正电荷的药物分子会与黏液中带负电荷的唾液酸残基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药物吸收减少。黏液层在更小的气道中分布不均匀,在呼吸性支气管处消失,肺泡气道没有纤毛清除黏液,因而更有利于药物吸收。

肺部药物代谢酶主要分布在Ⅱ型细胞内,种类全,但含量低。蛋白水解酶是影响多肽、蛋白类药物吸收的重要因素之一。吸入的药物制剂粒子可被巨噬细胞清除,同时会大量释放具有破坏作用的氧自由基。

3.呼吸气流

吸气方式对药物制剂粒子沉积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吸气流速、吸气容量、呼吸频率和屏息。通常粒子入肺量与吸气容量成正比,与吸气流速和呼吸频率成反比。短而快的吸气会强化粒子在上呼吸道和中心大气道的撞击,并引起更多的气流紊流,导致药物截留。深呼吸促使粒子渗透到肺末端,屏息给予渗入肺末端的粒子足够的沉降时间。

4.药物制剂微粒的大小和形态

肺吸入微粒的粒径直接影响其在肺部的沉积形式和部位。粒径>5.0μm的颗粒会产生惯性碰击沉积在咽、喉及上呼吸道;粒径1.0~5.0μm的粒子主要以重力沉降形式到达呼吸道深部,沉积在气管、支气管和肺泡表面;粒径0.5~1.0μm的粒子沉积于呼吸性细支气管及肺泡壁;粒径<0.5μm的粒子由于布朗运动约80%随气流呼出体外,基本不在呼吸道沉积。可见,粒径1.0~3.0μm的粒子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沉降率最高,一般被选作肺吸入制剂的主要组成。

不同形态和密度的粒子被截留的几率也不同,细长形以及密度较小的粒子不易被截留。

5.药物制剂粒子的传递方式

惯性碰撞、重力沉降及布朗扩散决定药物粒子在肺部的有效沉积,空气动力学粒径在1~10μm以碰撞和沉降为主,小于1μm以扩散为主,但有时需考虑静电作用。气雾剂惯性(即动量)越大,在上呼吸道或分支处越易因碰撞而沉积;太小的粒子没有足够的动量发生惯性碰撞,下降速度太慢也无法发生重力沉降,只能靠分子间撞击将粒子推向肺泡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