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是中医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中医取证,《内经》所说:“有诸内必形于诸外”,这就是最大的依据。不管你内在的变化是什么,不管内在的多大变化,不管你内在的变化多么细微,都肯定在外表出现。这是绝对的,没有疑虑的。
反映那些内在这个相关性你能不能建立起来,这是一个很困难的地方。相关性,对应性肯定有,这是毫无疑问的。比较粗的变化易察觉到,如面黑知道心脏有问题,更加深内的变化,你没有办法知道。一个人首次诊病,必须检查四大生命体征(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并要看你“见微知著“的功夫。从很微细的表象去发现很深刻,很显著,甚至是很久远的变化。实际上,中医这个体系里已经有一整套这样的方法。透过理性思维,透过内证和外证的方法来“见微知著”来认识疾病,来取上面的“证”。这样一套整取证的思维、方法和技术就称之为辩证。像中医历史记述的这些事例,像扁鹊望齐侯之色,张仲景诊侍中大夫之疾,这就是见微知著的过程,这就是取证,辩证的过程。
喉咙痛就认为火,就喜欢喝凉茶吗,用凉药,结果越喝越痛,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服药后二小时,喉咙痛减轻。中医的证你真能精细地把握了,那你就等于拥有了现代的一切,甚至可能超过这一切。
同一个病,个体不同,反映就有差别。这叫同病异证。病相同,证可以完全不同。治疗时,除了考虑病,还要考虑证的因素。西医治病主要强调辨病,强调辨病实际上就是强调共性因素。病复杂的变化里,能找出一个共性因素,这个就叫抽象,这是西医的确了不起。这也是不完善的,也是很优越的一面,也有它不足的一面。
中医也讲求共性,所以,一定要辨病,不辨不行,这是前提。《伤寒论》的每一篇,都可以辨某某病为先,仅此还不行,还要辨证,辨证就是要辨出个性来。这样你看评判两门医学,看从理念,哪门更优秀。
见微知著,可以从形气上来看。见微者,言气也;见著者,言形也。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这个过程,由气到形。在气的阶段不容易显现,不容易发觉,到形阶段就不难识别。如果在气的阶段你就发觉,这就叫见微,那你肯定会知道沿着这个气的发展,将来必定会有一个成形的变化,知道这个变化,这就叫知著。
《内经》里反复强调“上工治未病“,未病就是尚未成形的病,是处在酝酿阶段的病,是处在气这个阶段的病。这个时候你去治它,那真是不费吹灰之力,一旦等到它成形,成为肿块,成为器质性的病,这个就是已病,已经形成的病。这时就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证的轻重取决于机体对病邪的反映程度,取决于机体对病邪的敏感性,还取决于机体与病邪的对抗程度。
(1)证反映疾病所在的部位,是证的一般特性。病的部位有一个相关性,如阳明头痛在前额。
(2)证反映了疾病的性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特点性。辨出疾病之所在,那当然是重要的。如太阳病,还得分风热、伤寒、中风,靠证辨证。以上二个特性合起来,就是病机。
(3)证反映个体之差异,证的这个特性对于我们区别体质,区分个性非常重要。受同一个致病因素的作用,而在证的表现上却截然不同,比如都是伤食,张三见泻、李四见吐。这样一个证的差异,就把个体区分开来,张三素体太阴这块比较薄弱,而李四有可能是少阳这块比较薄弱。
(4)证的两面性,中医必须注意这些细节,每一个证你都不能放过。每一个证都有可能是“主证”,每一个证都有可能是你治疗疾病的突破口。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有许多疾病,一般检查出来就是晚期,像一些癌肿和慢性肾炎。证,它一方面带给我们是身体和心灵的痛苦,但是证往往又会提示我们消除疾病的途径。例如失眠,严重时彻夜难眠,甚者会有幻觉、幻听、喃喃自语,西医镇静治疗外,中医养心安神,滋阴潜阳的也用过不少。没解决问题。切脉皆滑象,于是开始按痰湿治疗,用温胆汤化裁却没有明显效果。后来仔细听患者诉说,失眠劳累后加重,锻炼稍过,往往难以入眠。正常人劳累后,睡眠更好更香,而这个病人却恰恰相反。古人讲:劳则伤脾,所以这病在脾上,就在太阴。依法治之,投归脾汤,数剂后既能安然入眠。
(5)见证最多的疾病。病与证之间的关系很复杂,并不是说证多病就多,也不一定证重病就重。从《伤寒论》看,证最复杂多变的要数枢机病、水气病。而就对应的柴胡剂,以及治水气的方,如小青龙汤,真武汤等。说明:枢机的影响面很广,临床见证很复杂。我们临床如果见到一些见证十分复杂,不知从何处下手的疾病,当然要考虑这个枢机的可能性了,水气病的情况如此。
辩证:就是在阴阳上讨一个说法。阴阳既是起手的功夫,也是落脚的功夫。
譬如水这个东西,治之则滋养万物,不治则危害众生。水之治,有疏之、导之、引之、决之、掩之、蓄之等等,总以因势利导为要,治病亦宜仿此,故用治也。治病必须从治水中悟这个道理。
西医用症不用证,中医则以用证而不用症为宜。
太阳病脉浮是脉势而言,亦为脉之最高位,以高应高,脉浮便成为太阳病的第一证据。太阳是“脉浮,”少阴是“脉微细,”太阳及少阴的辩证过程中,脉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往往是由脉来一锤定音。阳加于阴谓之脉。脉无阴水无以成,脉无阳火无以动。
《素问·经脉别论》云:“经气归于脉,肺朝百脉。”诊脉要独取肺所主的这个“寸口”,与肺体性有关系。
老子的“四法”是真正的整体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肺为水之上源,是从先天的角度来谈。先天为体,后来为用,先天为源,后天为流。《医源·人身一小天地论》中说:“人之身,肺为华盖,居于至高。”
《老子·八章》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人体主水的是肾,肾为水脏,在五脏之中处于最低的位置,而肾之华在发,又处于人体最高的位置。一个置高,一个至下,水的深义便充分地显现出来。岳美忠先生参古人义,喜用一味茯苓饮来治疗脱发。
吴人驹云:“项为太阳之专位”,太阳头痛往往连项而痛,这是太阳头痛的一个显著特点。项强除与太阳相关外,还与太阴土湿相关。“颈椎病”,可以考虑从太阳、太阴来治疗。
恶寒:太阳开机必受阻,阳气外出障碍,不敷肌表,所以有恶寒一证。古人云:“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
大热天体温40℃,口渴,喝热水,是少阴病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论治。以大剂四逆汤加味治疗,一日一剂体温大降。几剂体温复常。客观表现后面的主观感受对诊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喜冷病多在阳明,喜热饮则说明这个病可能在少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