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毛细管电泳的联用技术

毛细管电泳的联用技术

时间:2023-04-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荧光检测器的缺点在于仅检测有荧光的物质,对其他物质进行分析往往需要比较复杂的衍生化处理。他们利用该联用系统,成功分离了三氟乙酸/全氟戊酸混合物并获得各自的19 F的图谱,证实了这项联用技术的可行性。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一体化的毛细管电泳-核磁共振-质谱多维联用技术将成为结构分析中最有前景的手段之一。

如前所述,毛细管电泳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所需样品量少等特点,因此CE在分析复杂、少量的生物样品时,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但是,有限的进样量及较短的光路也对检测器的灵敏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有足够的检测灵敏度又不能使组分区带显着展宽,目前许多检测器已成功地用于CE技术中,并在不同领域展示出各自的特色。传统的紫外检测器是商品化CE仪器最常用的检测器,尽管有许多改进措施用于改进灵敏度如采用泡形或Z形检测池、轴向照射模式、多次反射流通池以及使用矩形或扁平毛细管,但是整体而言,紫外检测器仍然灵敏度不够高,选择性不够好,且无法给出样品的结构信息。

荧光检测器也是一类常用的检测器,其突出优点是灵敏度高,尤其是激光诱导检测器(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LIF),是目前最灵敏的检测器之一。荧光检测器的缺点在于仅检测有荧光的物质,对其他物质进行分析往往需要比较复杂的衍生化处理。

电化学检测器包括电导、电位和安培检测器。但是电导检测器灵敏度不高,电位检测器则因选择性电极种类有限,因而可测定的物质仅限于几种简单的阴、阳离子,而安培检测器则只适合于有电化学活性的分析物,检测灵敏受pH控制,重现性取决于电极表面状态。

将高分离能力的毛细管与能提供丰富结构信息的核磁共振技术(NMR)相结合,是一种利用快捷有效的分离获取丰富的结构信息的方法,在分析复杂混合物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NMR的灵敏度较差,因此需要的样品量大。一般说来,NMR要求的液体样品量在毫升数量级,而CE的样品输出量却在nL~μL数量级,两者相差较大,再加上NMR价格昂贵,因此发展较为缓慢。最近,Diekmann等人开发出能够分析化学结构的便携式NMR设备,并将其与CE联用,可以很方便地将少量样品注入小型磁体窄小的样品腔内。他们利用该联用系统,成功分离了三氟乙酸/全氟戊酸混合物并获得各自的19 F的图谱,证实了这项联用技术的可行性。尽管这套系统在灵敏度上要比大型系统的低,但是价格低廉、移动和使用方便,它使NMR技术能够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使用。可以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一体化的毛细管电泳-核磁共振-质谱(CE-NMR-MS)多维联用技术将成为结构分析中最有前景的手段之一。

质谱(MS)检测器不仅有较高的灵敏度,可以得到较低的检测限,同时具有较强的定性能力,能够提供分子量而用于样品的定性,多级质谱可以提供结构碎片信息而用于样品的结构鉴定。因此,自1987年Richard D.Smith等首次提出CE-MS联用方法以来,CE-MS作为具有高分离效率和高灵敏度的方法,其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在过去的20多年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CE-MS是最为普遍使用的联用设备,也是我们介绍的重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