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的魅力
每年夏季来临,潍坊百寿堂的所有员工都在忙一件事,那就是为冬病夏治三伏贴早做准备。因为三伏的当天,来贴敷的人很多,络绎不绝。百寿堂坚持每年夏天贴敷,从1998年到现在数十年,从未间断过。以致后来每每提到“冬病夏治”、“三伏贴”,潍坊的百姓自然而然就会想到百寿堂。
开始职工们并不知道什么是冬病夏治?哪些疾病需要三伏贴?三伏日期如何推算?三伏贴药后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张奇文告诉他们,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外治特色疗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素问》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一些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鼻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扁桃体肿大者及中医脾胃虚寒等冬季易发疾病,通过夏季贴敷,从而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减少疾病在秋冬季的发作次数或减轻发作程度,乃至不再发病。
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具体是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
张奇文说,中医传统贴敷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临床应用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记载:“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已从其根。”由于贴敷疗法具有使用方便、药效持久、疗效确切、毒性及不良反应小、价格便宜、使用广泛等优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与欢迎。
学生贾晓敏回忆,张奇文坚守这一理论思想,在行医几十年的实践中摸索出很多贴敷方案,并把经验方子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他选用具有温通经络、温肺化痰、散寒祛湿、通行气血、补养阳气、增强体质等作用的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等中药研成细末,用蜂蜜、姜汁或醋调成膏状,根据病情选取不同的穴位以治疗不同的疾病。如贴敷天突、膻中、肺俞等穴位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贴敷迎香、廉泉等穴位治疗鼻炎、扁桃体肿大;贴敷中脘、足三里等穴位治疗胃痛等等。
他还特别叮嘱患者,应于三伏当天各敷一次,连贴三年,效果更加显著。病史较长或病情较为顽固者可适当增加贴敷次数,贴敷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小儿或过敏者酌减。如果患者是过敏体质,可相应缩短贴药时间。
在张奇文的指导下,职工们逐步了解了冬病夏治的理论和方法,掌握了三伏贴的中药配方,找准了贴敷的具体穴位,并能正确处理贴敷之后出现的具体问题。
张奇文告诉他们,如患者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属正常现象,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感觉;如果感觉特别强烈,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请患者及时取下药物,用清水冲洗局部,切不可搓挠;贴敷药物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影响药物的吸收;注意饮食禁忌,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辛辣等食物;如贴敷部位出现针尖或小米大小的水泡,不要惊慌,保持干燥即可;如果水泡较大或有渗出,可用消毒过的针刺破水泡,用消毒棉球挤出渗出液消毒即可;如果患者不放心或是处理不了,可来百寿堂处理并给予情绪安抚。
“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将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这是张奇文经常挂在嘴边教育职工的话。“将现在没有发作,但却会在将来某个时候发作的疾病抑制在未发作之前,‘冬病夏治’疗法就是一个‘治未病’的好方法。”
果然,职工们在多年的三伏贴过程中见证了“冬病夏治”的神奇和魅力。耄耋老人刘大爷患老慢支几十年了,一到冬天喘不上气,吃不下,睡不下,一家人心急如焚。其子女带老人到百寿堂连贴三年的三伏贴后,冬天哮喘的毛病竟然消失了。
5岁的宝宝一感冒,扁桃体就会发炎,常常哭闹不止。其父母带他去大医院挂吊水,花钱不说,大人孩子都遭罪。听说百寿堂通过贴敷可以治疗扁桃体发炎,就带着孩子来试试看,只贴一年(三次),这孩子就痊愈了。
此外,职工们的亲朋好友、邻居、同学等来贴敷,都认为这个方法疗效好,花钱少,有治疗与保健功能。
张奇文用“冬病夏治”疗法给无数患者减轻或消除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同时也教会了职工们很多人生道理。他告诫大家,配药时注重真材实料和剂量准确,严把质量关;做膏药时全神贯注,一丝不苟;贴敷时取穴合理,定位准确,动作轻柔;询问时态度要真诚热情,话语要亲切和蔼,要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处处为他们提供方便和服务。
他的一言一语,教育职工如何做一个好的中医大夫,不求名垂千古、万世流芳,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他用一举一动,教导着员工传承中医学,不可荒废外治,内外结合才能取长补短,标本兼治。张奇文献身中医,不仅仅影响一个百寿堂,造福一方百姓,还为后学指明了方向,做出了榜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