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脏腑相关”谈起
深入研究“脏腑相关”学说,从“脏腑相关”入手立方遣药向来是张奇文提倡和推崇的,也是他行医一辈子的经验总结。发表于香港《世界名医论坛杂志》2001年(7期)的“肺胃肠相关论”与“肺胃肠相关病”文章,就明确阐述了他的这一观点。
“脏腑相关”学说是我们祖先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经验总结,是祖国医学宝库中整体观念的精髓。经脉脏腑相通,脏腑表里相连,“司外揣内”知病,数千年来,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灵枢经》云:“肺合大肠”,“肺手大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素问·咳论》云:“肺咳不已,则大肠受之。”都明确指出了肺、胃、大肠脏腑相关的经络关系。
张奇文在实践中体会到,“脏腑相关”学说的临床意义有三:一是经络与相关脏腑在生理上有密切联系;二是脏腑病理变化通过“有诸内,必形诸外”,出现相应部位临床表现,丰富了中医儿科临床诊断的内容和方法;三是经络脏腑相关论与“脏腑同治”是探索和提高中医疗效的途径。
在临床中,张奇文发现肺胃肠相关疾病发病率约占儿科门诊病人的一半,其中有喂养失调、抗病力低下、内环境菌群失调等等。他分析,由于近年来过多追随西医学的研究方法,对中医的脏腑相关学说(含“肺与大肠相表里”),以及经络中“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缺乏系统研究,虽然在立方遣药上,采用辨证论治体现中医理法方药者固然不少,但应该注意的是,抗生素静脉滴注,外加中药清热解毒等方药汤剂内服是否应称之为“中西医结合”,对某某名老中医的一个经验方,通过抑菌实验、抗病毒实验,所得到的正面结果,是否就可以断定此方“具有显著的抗感染作用”。
在用药上,他指出,中药的疗效除取决于中医组方配伍要依据理法方药辨证论治外,中药的质量(包括产地、炮制、制剂等)与疗效关系至关重要。以肺胃肠相关病常用药为例,贝母有川贝、浙贝、伊贝之分,而川贝中又有松贝、炉贝、青贝、平贝之别,不但其形状、大小、价格不同,而且其作用、味道均有明显差别。然而在一些论文报道组方中,凡用贝母者,仅有川贝和浙贝的限定,而很少有加其他不同产地的注解。不仅川贝母如此,其他如常用的麻黄、杏仁、枇杷叶、紫菀、冬花、百部、山楂、神曲、麦芽等,是生用还是炒用,是酒炒还是醋炒,是炙用还是焦用,作者或编者均省去注脚。桑叶、菊花、薄荷、生石膏是先煎,还是后入,不少论文缺乏交代。中药制剂缺乏每支或每片内相当于生药的含量。如此介绍,难怪经不起重复,其经验又如何推广为他人所用?
他认为,首先应在确立中医辨证论治的前提下,本着“宣肺勿忘解表,清肺勿忘清肠,止咳勿忘化痰,化痰勿忘运脾,润肺勿忘养胃,标去勿忘培本”的治则,虚心借鉴古训和各名老中医的经验,在反复的临床实践中对比、观察、求索,方能根据患儿的不同情况,使理法方药结合得丝丝入扣,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如对上呼吸道感染等肺系疾病,由于胃肠功能失调而频繁发病的“复感儿”,在宣肺解表的同时,可加入消导助运之药,以其“表里双解”,使得退烧更快,其他症状也随之消失,选方用药也根据地域、气候不同而灵活变通。如在冬末春初或气候交替之时,用张仲景的六经辨证结合脏腑辨证,治疗小儿肺胃肠相关疾病,往往取得满意疗效。对待便秘型“复感儿”,保持大便通畅,则是防止复发的关键所在。张奇文在“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指导下,采用“清肺与清肠并举”方法,通大肠,降肺火,利小肠,清心火,每每取效。
张奇文谈到,小儿肺胃肠相关疾病的巩固治疗,是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如扁桃体反复感染和过敏性鼻炎如何控制发作,咽源性咳嗽如何迅速缓解等,都是脏腑相关论和人与自然的统一在小儿疾病中的体现。因此,他认为,巩固治疗是研究的重点,扶正培本是巩固的关键,肺、脾、肾三脏,胃、小肠、大肠三腑,“发病治标,平时培本”,内治外治结合,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他说,中医的很多理论是可以证实的。如藏象学说中的五脏,都是古人以最原始的解剖方法发现并命名的,其中部分功能也是以解剖学为基础的。如心主血脉、肝藏血、肺司呼吸等早已被现代医学所证实。但有些理论如肾与耳的关系、肺与肠的关系、肺与胃的关系等就与现代医学中的解剖实体有着本质的区别。用现代的实验方法开展对脏腑之间关系的研究,在动物模型制备、实验方法选择等诸方面,就决不能以现代医学中的“脏”附会中医学中的“象”,当然也不能用中医学中的“象”,来说明现代医学中的“脏”。张奇文说,应该首先弄清中医基本概念的内容,完整地、准确地介绍给中医界以外的其他学科的科技工作者,共同组织攻关协作组,才有可能在经络学说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之后,对上述中医理论问题有所突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