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续《名老中医之路》
《名老中医之路》梓行后,指引鼓舞无数青中年中医奋勇前进,茁壮成长。今张奇文教授又广为征集编辑新一轮之路,对振兴中医、培育人才大有裨益,爰以俚句明之。岐黄贤达之心路,升堂入室之捷径,大医上工之楷模,杏林翘楚之明镜。
——朱良春
2006年6月,张奇文应邀出席在江苏南通举行的“首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会议的主题是“承接岐黄薪火,传承中医衣钵”。借会议空隙,张奇文拜访了多年前曾相识、且过从甚密的全国著名中医学家邓铁涛、朱良春、任继学、路志正等十多位老前辈,通过他们的介绍,又结识了一些久闻其名又不曾相识的中医临床家和后起之秀。他感到兴奋的是,不少老前辈已至耋耄之年,个个神采奕奕,思维敏捷,对振兴中医大业,充满了足够的信心,对年青一代,寄予了深情厚望。
当他看到著名中医学家和名老中医已是寥若晨星,更加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把历代名老中医的成才之路和治学经验加以总结并一代代传下去,为现代中医教育提供借鉴。当时,周凤梧已经逝世,丛林也已退休,于是,他邀柳少逸教授等共同从事《名老中医之路续编》的编撰工作。
目标一致融进三辈情
“我能为张奇文这样著名中医药专家主编的著作做点工作,感到十分自豪,亦为我选择了中医而感到骄傲。”伦敦南岸大学中医孔子学院郑书翰坦言。
郑书翰祖孙三代均与张奇文有情义。他回忆,其祖父郑长松(1927~2007)和张奇文有着几十年的夙好。在《名老中医之路》成书的那个年代,张奇文担任山东中医学院党委书记,后任山东省卫生厅副厅长,郑长松任滨州市人民医院业务院长。每当张奇文出差滨州,就在郑长松家里的饭桌上小酌叙旧,讨论中医问题,能通宵达旦,彻夜不寐。张奇文在一书序文中写道:“记得曾有一个晚上,我们谈论到凌晨四点,听到马路上三轮车铃响方才入睡。这段终身难忘的忘年之交史话,一直延续于今。”
2008年,已经考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的郑书翰利用暑假跟随其父郑其国(《名老中医之路续编》第三主编,现任滨州中医妇科医院院长)拜见张奇文。张奇文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书翰,要继承祖业,努力学习,接好中医的班!”还嘱咐他,黑龙江省有许多名老中医,若方便的时候逐一拜见,并征集几篇稿件,以收入《名老中医之路续编》。受张奇文嘱托,郑书翰返校后在老师的支持下,分别拜见了段富津、陈景河、孙申田等现代著名中医,并顺利征得多篇文稿。
《名老中医之路续编》征文工作的开始阶段,郑书翰正被选派至英国伦敦南岸大学中医孔子学院留学,结识了很多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诊疗的洋中医。英国人伊恩·阿普尔亚德(IanAppleyard)的中医理论功底很深,临床经验也十分丰富,于是考虑将他学习中医的方法与学术经验征集到《名老中医之路续编》里,这一想法得到张奇文的赞许。
征文工作开展以后,郑书翰领略了诸多名家的仁术技艺,坚定了他走中医之路的信念,拓展了为民排除病痛的视野,加深了自己与张奇文的祖孙情谊。
辗转约稿愿坐冷板凳
在张奇文的诊所里,有一大摞特快专递回执。张奇文说,新一轮的名老中医,几乎都不认识,发平信约稿一是担心收不到,二是怕作者不重视。就这样,一封封约稿快递送了出去,有的回了信,稿子寄来了,有的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无奈,他又拖着病体,自费辗转各地去考察、约稿。
到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向卢崇汉教授约稿,张奇文记忆深刻。当时,卢崇汉正在出诊,患者很多。因忙于诊务,卢崇汉一下午几乎没和张奇文说一句话。中午由卢崇汉夫人作陪,在附近餐馆吃了一顿面条。谈话中,张奇文得知其夫人是潍坊老乡,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卢崇汉是四川卢氏火神派第四代传人,擅用扶阳疗法治疗疑难杂症,疗效卓著。他自幼跟随祖、父二辈,尽得心传,19岁就有“小火神”之称。张奇文考虑,卢崇汉的成才之路和学术思想非同一般,对后人有借鉴作用,于是,又到他家中拜访。
卢崇汉得知张奇文的身份和初衷后很是感动,对他的再次登门拜访过意不去,特设宴招待。两人谈得很投机,并成为了忘年交。在交谈中,张奇文悟出卢崇汉所说六经是借用《内经》中的六名,桂枝汤乃桂枝法,四逆汤乃四逆法,麻黄细辛附子汤也乃其法也,均可以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概括之,六经分病,其实亦为八纲辨证。
与张奇文成为忘年交的还有中日友好医院教授谷万里。他回忆,早在1979年,谷万里之父谷越涛参加由张奇文主持的山东省民间中医选拔工作,在进行考试、阅卷、面试等期间,常在一起叙谈对中医学术的见解。
谷万里作为晚辈和学生,与张奇文的相识是在南通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上,得知他以古稀之年仍在为中医的学术传承而努力,谷万里深感钦敬。此后张奇文去北京为中央领导诊病,特邀谷万里相见。他写了约稿函,托谷万里转交程莘农、焦树德、王琦等老师,谷万里也以《中西医结合胆病学》赠送张奇文,遂成为忘年之交。
育才之路探索正当时
中医人才的培养应走什么路?谷万里在一书评中说,书中所收录的部分老中医们的求学、成才时期处于我国开展高等中医药教育之后,这也是《名老中医之路续编》与前三辑的不同之处。对五十多年来中医教育之路的反思引发了当前中医学院教育和师承教育孰优孰劣的分歧和讨论,从《名老中医之路续编》中老中医们的学医、成才经历可以看出,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多样性,学院教育和师承教育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不可偏废,如何将二者有机地结合,是我们应当努力探索的具有中医教育特色的发展方向。
如今,《名老中医之路续编》已经出版三辑,117位名老中医入选。该书将最近二十多年来涌现出的新一批全国名老中医,以及本应在20年前选入该书中而由于种种原因当时未能征集到的名老中医和身居海外及港澳台地区的中医界耆宿名老列入征稿对象。
随着第四辑即将付印,慢慢品味这些老中医们为中医事业奉献一生的酸甜苦辣,汇总其走过的共同道路,大多具有与《名老中医之路》前三辑的共同点:医以德为本,验从善中来;重视经典,熟读背诵;读书和临证并重。不同点则是拜师学医的方式减少了。
老中医们通过回忆自己的治学历程和学术经验,反映他们求学行医之路途上的艰辛与困惑、收获与喜悦。尽管老中医们实践的道路、方法各异,经验各有所长,对一些学术问题的看法也见仁见智,步入中医堂奥的门径和方法有较为便捷的,也有较为迂回的,但都对后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该书遵循兼收并蓄、异卉斗艳的原则,有利于后学既掌握规矩又不拘于方圆。
通读全书,我们可以发现,老中医们的成才之路虽然多姿多彩,但是殊途同归,刻苦读书求学、勤于临床实践是其共同的必由之路,这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