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神经纤维(2011考点)★★★
(1)神经纤维的功能 神经纤维具有兴奋传导(主要功能)和轴浆运输的双重功能。
(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3)周围神经纤维的分类 根据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的差异,将哺乳动物的周围神经纤维分为A、B、C三类,其中A类纤维再分为α、β、γ、δ四个亚类。
A.传出神经为到骨骼肌的Aα纤维 B.传出神经为到骨骼肌的Aγ纤维
C.传入纤维为C类纤维 D.传入纤维为B类纤维
E.传入纤维为Aβ类纤维
1997 95B.脊髓动物实现的骨骼肌牵张反射 【答案】ABCDE
1997 96B.完整动物的内脏疼痛反射 【答案】ABCDE
2001 139X.C类神经纤维包括
A.自主神经节后纤维 B.自主神经节前纤维
C.后根中的痛觉传入纤维 D.皮肤触压觉传入纤维 【答案】ABCDE
(4)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轴浆运输是指借助于轴突内轴浆流动而进行的物质运输,对维持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轴浆运输可分为自胞体向轴突末梢的顺向轴浆运输和自末梢到胞体的逆向轴浆运输,前者根据运输的速度又可分为快速和慢速轴浆运输两类。
【记忆技巧】
①细胞器一般位于胞体部位,它常通过顺向运输到达末梢发挥作用,如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通过顺向快速轴浆运输(若速度慢就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快速到达末梢,为神经递质合成、释放提供能量。
②神经营养因子在末梢合成,通过逆向轴浆运输来营养胞体,促进胞体生长。 而病毒(如狂犬病病毒)、毒素(如破伤风毒素)都是外源性的,它们需要先进入轴突末梢,进而通过逆向轴浆运输侵害胞体。
2011 18A.顺向快速轴浆运输主要运送的物质是
A.具有膜的细胞器 B.递质合成酶 C.微丝和微管 D.神经营养因子 【答案】ABCDE
2 神经的营养性作用(2010考点)★★★
(1)概念 神经末梢经常释放某些营养性因子,持续地调整所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影响其持久性的结构、生化和生理的变化,这一作用称为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用局部麻醉药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一般不能使所支配的肌肉发生代谢改变,表明神经的营养性作用与神经冲动关系不大。
(2)脊髓灰质炎患者的肌肉萎缩 神经的营养性作用在正常情况下不易被觉察,但当神经被切断后即可明显表现出来,它所支配的肌肉内糖原合成减慢,蛋白质分解加速,肌肉逐渐萎缩。 例如,脊髓灰质炎患者一旦前角运动神经元变性死亡,它所支配的肌肉将发生萎缩。
2010 19A.脊髓灰质炎患者病愈后常有肢体肌萎缩后遗症,其主要原因是
A.病毒对肌肉的直接侵害作用 B.神经的兴奋性支配作用减弱
C.神经支配由兴奋转为抑制 D.肌肉失去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答案】ABCDE
3 突触传递(2006、2007、2014、2015、2016、2017考点)★★★★
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都是通过突触进行的。 在突触处的信息传递过程称为突触传递。 根据信息传递传媒的不同,可将突触传递分为电突触传递和化学性突触传递两大类。 化学性突触传递是神经系统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可再分为定向和非定向突触两种不同类型。
(1)电突触传递 电突触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也称电突触。 缝隙连接通道允许带电离子和许多有机分子从一个细胞的胞质直接流入另一个细胞的胞质,以离子电流为基础的局部电流和突触后电位能以电紧张的形式通过电突触。 电突触传递具有双向性、低电阻性和快速性等特点。 在成年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和视网膜中,电突触传递主要发生在同类神经元之间,其意义在于促进同类神经元群同步化活动。
2015 19A.电突触传递的一般特点是
A.双向,高电阻,慢速 B.双向,低电阻,快速
C.单向,高电阻,慢速 D.单向,低电阻,快速 【答案】ABCDE
(2)定向突触传递 定向突触是指前、后两部分之间有紧密解剖关系的突触,即突触前末梢释放的递质仅作用于范围极为局限的突触后膜结构,如神经元之间的经典突触和神经 骨骼肌接头。
①经典突触的微细结构 经典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在突触前末梢的轴浆内含有较多的线粒体和大量囊泡,后者称为突触囊泡,其内含高浓度的神经递质。
②经典突触的传递过程 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到神经末梢→突触前膜去极化→突触前膜钙通道开放→Ca2+进入突触前末梢轴浆内→触发突触囊泡内递质以出胞的形式释放入突触间隙→递质扩散到突触后膜→作用于后膜中的特异性受体或递质门控通道→后膜对某些离子通透性改变→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产生突触后电位。
从以上经典突触的电 化学 电传递过程可以看出,影响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的主要因素是进入突触前膜的Ca2+量,递质的释放量与进入轴浆内的Ca2+量呈正相关(8版生理学P276)。凡能影响末梢处Ca2+内流的因素都能改变递质的释放量。如细胞外Ca2+浓度升高和(或)Mg2+浓度降低能使递质释放增多;反之,则递质释放减少。到达突触前末梢动作电位的频率或幅度增加,也可使进入末梢的Ca2+量增加。
【注意】
①影响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的因素主要是进入突触前膜的Ca2+量,而影响进入突触前膜Ca2+量的因素包括细胞外Ca2+或Mg2+浓度,突触前末梢动作电位(锋电位)的频率或幅度等。
②与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无关的因素是突触囊泡的大小、突触前末梢动作电位(锋电位)的传导速度。
2017 140X.影响突触前电位神经末梢释放神经质的数量的主要因素是
A.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 B.动作电位频率
C.进入神经末梢的Ca2+量 D.突触囊泡大小 【答案】ABCDE
2016 19A.在突触传递中,与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数量呈正相关的因素是
A.末梢内囊泡的大小 B.囊泡内递质的含量
C.活化区面积的大小 D.进入末梢的Ca2+量 【答案】ABCDE
2007 162A.2000 3A.影响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的主要因素是
A.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 B.突触蛋白Ⅰ磷酸化的程度
C.进入前膜Ca2+的量 D.突触小泡大小 【答案】ABCDE
2001 142X.影响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的因素有
A.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 B.锋电位的幅度
C.进入突触前膜的Ca2+的数量 D.递质小泡的大小 【答案】ABCDE
(3)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根据突触后膜发生去极化或超极化,可将突触后电位分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两种。
2017 13A.下列关于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由突触前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而产生的 B.性质上属于动作电位,但幅度较小
C.重复刺激可引起时间的总和 D.由突触后膜钾离子通道开放而产生【答案】ABCDE
2004 18A.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电变化是
A.极化 B.去极化 C.超极化
D.反极化 E.复极化 【答案】ABCDE
2006 21A.下列关于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局部去极化电位 B.具有“全或无”性质
C.是局部超极化电位 D.由突触前膜递质释放量减少所致
E.由突触后膜对钠通透性增加所致 【答案】ABCDE
(4)动作电位在突触后神经元的产生 ①由于一个突触后神经元常与多个突触前神经末梢构成突触,而产生的突触后电位既有EPSP,也有IPSP,因此,突触后神经元胞体就好比是个整合器,突触后膜上电位改变的总趋势取决于同时或几乎同时产生的EPSP和IPSP的代数和。 当总趋势为超极化时,突触后神经元表现为抑制;而当突触后膜去极化并达到阈电位水平时,即可爆发动作电位。 ②动作电位并不首先发生在胞体,而是发生在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的轴突始段。 这是因为电压门控钠通道在轴突始段的质膜中密度较大,而在胞体和树突膜中则很少分布。 ③在轴突始段爆发的动作电位,可沿轴突扩布至末梢而完成兴奋传导;也可逆向传到胞体,其意义可能在于消除细胞此次兴奋前不同程度的去极化或超极化,使其状态得到一次刷新。
2014 19A.若干EPSP总和后足以达到阈电位水平,神经元上首先爆发动作电位的部位是
A.轴突始段 B.树突 C.胞体 D.轴突末梢 【答案】ABCDE
4 外周神经递质和受体(2006、2007、2008、2016考点)★★★★
(1)胆碱能纤维和肾上腺素能纤维 以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为递质的神经纤维分别称为胆碱能纤维和肾上腺素能纤维。 在外周,胆碱能纤维和肾上腺素能纤维的分布如下表。
2016 20A.在周围神经系统中,属于胆碱能纤维的是
A.所有副交感节后纤维 B.所有支配血管的交感节后纤维
C.所有自主神经节前纤维 D.所有支配汗腺的交感节后纤维 【答案】ABCDE
2002 142X.下列各项中属于胆碱能神经纤维的有
A.α运动神经元传出纤维 B.γ运动神经元传出纤维
C.骨骼肌交感舒血管节后纤维 D.支配汗腺的交感节后纤维 【答案】ABCDE
(2)胆碱能受体 能与乙酰胆碱(Ach)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称为胆碱能受体,分为M受体和N受体。2005 18A.在周围神经系统,毒蕈碱受体分布于
A.自主神经 B.骨骼肌终板膜 C.多数副交感神经支配的效应器
D.多数交感神经支配的效应器 E.消化道壁内神经丛所有的神经元 【答案】ABCDE
2007 155A.下列选项中,主要与毒蕈碱样有关的是
A.心脏活动加强 B.支气管痉挛 C.胃肠活动减弱 D.瞳孔扩大 【答案】ABCDE
2008 156X.当发生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出现
A.骨骼肌收缩颤动 B.瞳孔缩小 C.大汗淋漓 D.心率加速 【答案】ABCDE
2006 19A.下列药物或毒物中,可阻断N型胆碱能受体的物质是
A.筒箭毒 B.心得安 C.酚妥拉明
D.阿托品 E.烟碱 【答案】ABCDE
(3)肾上腺素能受体 能与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结合的受体称为肾上腺素能受体,分为α受体和β受体。
5 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2006、2009、2011考点)★★★
(1)反射的分类 反射是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①非条件反射 是指生来就有、数量有限、比较固定和形式低级的反射活动,如防御反射、食物反射、性反射等。 这类反射是人和动物在长期的种系发展中形成的。 它的建立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通过皮层下各级中枢就能形成。 它使人和动物能够初步适应环境,对于个体生存和种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②条件反射 是指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 它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人和动物在个体生活过程中按照所处的生活环境,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不断建立起来的,其数量无限,可以建立,也能消退。条件反射的主要中枢部位在大脑皮层,使人和高等动物对各种环境具有更加完善的适应性。
2003 14A.下列各项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A.咀嚼、吞咽食物引起胃液分泌 B.异物接触眼球引起眼睑闭合
C.叩击股四头肌腱引起小腿前伸 D.强光刺激视网膜引起瞳孔缩小
E.闻到食物香味引起唾液分泌 【答案】ABCDE
(2)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 请结合8版生理学P291图9 13理解记忆。
2011 24A.下列中枢神经元联系方式中,能产生后发放效应的是
A.辐散式联系 B.聚合式联系 C.链锁式联系 D.环式联系 【答案】ABCDE
(3)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 在多突触反射中,由于兴奋在反射中枢的传播需经多次突触接替,且许多突触为化学性突触,突触传递明显不同于神经纤维上的冲动传导,其特征主要表现如下表:
(4)三种兴奋传播方式特征的比较
(续表)
2006 20A.完成一个反射所需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传入与传出纤维的传导速度 B.刺激的强弱和性质 C.经过中枢突触的多少
D.感受器的敏感性 E.效应器的敏感性 【答案】ABCDE
2009 18A.下列化学性突触传递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双向传播 B.不衰减传播 C.兴奋节律不变 D.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答案】ABCDE
2003 131X.突触的传递特征有
A.双向性 B.总和现象 C.相对不疲劳 D.对内环境改变敏感 【答案】ABCDE
1997 16A.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兴奋性化学传递的特征,哪一项是错误的
A.单向传递 B.中枢延搁 C.总和
D.兴奋节律不变 E.易受内环境改变的影响 【答案】ABCDE
(5)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①突触后抑制 哺乳动物的突触后抑制都是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发生抑制的。 突触后抑制有传入侧支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两种形式。
【记忆技巧】闰绍细胞释放的递质为甘氨酸——记忆为“甘甜润(闰)嗓”。
②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前易化
③突触后易化 表现为EPSP的总和,使EPSP幅度增大而更接近于阈电位水平。 如果在此基础上给予一个刺激,就很容易达到阈电位水平而爆发动作电位。
【注意】
①突触后抑制——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属于超极化抑制。
②突触前抑制——通过减少突触前末梢的Ca2+流入量,使末梢释放递质减少,从而导致突触后膜EPSP减小。
A.突触前抑制 B.突触后抑制 C.二者都是 D.二者都不是
2001 121C.超极化抑制是指 【答案】ABCDE
2001 122C.传入侧支性抑制是指 【答案】ABCDE
1998 15A.突触前抑制的特点是
A.突触前膜超极化 B.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C.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 D.突触后膜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降低
E.通过轴突 树突突触的活动实现 【答案】ABCDE
A.甘氨酸 B.多巴胺 C.乙酰胆碱
D.5 羟色胺 E.P物质
2004 93B.闰绍细胞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答案】ABCDE
2004 94B.黑质 纹状体通路中的主要递质是 【答案】ABCDE
6 感觉概述(2007、2008、2009、2010考点)★★★★
(1)感受器的定义 感受器是指生物体内一些专门感受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 最简单的感受器是游离神经末梢,如痛觉和温度觉感受器。
(2)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注意】
①快适应感受器——皮肤环层小体、麦斯纳小体(均为皮肤触觉感受器)。
②慢适应感受器——梅克尔盘、鲁菲尼小体、肌梭、关节囊感受器、颈动脉窦压力和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③具有局部电位特征的电信号——终板电位、发生器电位、感受器电位、EPSP、IPSP。
2007 158A.当刺激感受器时,如果刺激仍在持续,但传入神经冲动频率已开始下降,此现象称为
A.传导阻滞 B.衰减性传导 C.疲惫 D.适应 【答案】ABCDE
1995 27A.正常情况下,下列哪一种感受器最容易适应?
A.肌梭 B.伤害性感受器 C.触觉感受器
D.内脏化学感受器 E.肺牵张感受器 【答案】ABCDE
2009 155X.下列感受器中,属于慢适应感受器的有
A.环层小体 B.关节囊感受器 C.肌梭 D.颈动脉体 【答案】ABCDE
1996 3A.下列关于生物电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的幅度可随刺激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B.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的幅度在产生部位较其周围大
C.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均可以总和
D.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的幅度比动作电位大
E.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都是局部电位 【答案】ABCDE
1993 133X.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涉及
A.将刺激能量转为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
B.先产生发生器电位,当达到一定水平时,可产生动作电位
C.发生器电位是“全或无”的
D.发生器电位传入中枢一定部位,就会产生主观感觉 【答案】ABCDE
(3)感觉投射系统 躯体感觉的传入通路一般由三级神经元接替。 初级传入神经元的胞体位于后根神经节或脑神经节中,第二级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或脑干,第三级神经元胞体位于丘脑。 根据丘脑各部分向大脑皮层投射特征的不同,可把感觉投射系统分为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两类。
【注意】
①8版生理学P358认为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存在于脑干网状结构内,是多突触接替系统,通过感觉的非特异投射系统投射到大脑皮层(即通过非特异投射系统发挥作用),主要功能是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
②如果刺激猫的中脑网状结构可将其从睡眠中唤醒;如果在中脑头端切断网状结构,动物便进入持久的昏睡状态。
2010 156X.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的生理功能有
A.产生各种体表和内脏感觉 B.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C.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 D.建立丘脑和大脑皮层之间的反馈联系 【答案】ABCDE
2008 19A.下列选项中,符合非特异性感觉投射系统功能的是
A.产生某种特定的感觉 B.维持和改变大脑皮质的兴奋状态
C.激发大脑皮质发出传出冲动 D.参与形成躯体平衡感觉 【答案】ABCDE
2009 19A.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形成模糊的感觉 B.激发情绪生理反应
C.起上行唤醒作用 D.维持躯体姿势的平衡 【答案】ABCDE
2002 15A.在中脑头端切断网状结构,则动物(如猫)处于下列何种状态
A.脊休克 B.去大脑僵直 C.觉醒
D.昏睡 E.运动共济失调 【答案】ABCDE
1998 17A.关于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经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发挥作用 B.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C.为多突触接替的上行系统 D.弥散投射至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
E.电刺激时,出现同步化脑电图 【答案】ABCDE
7 痛觉(2012、2013考点)★★★
(1)痛觉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痛觉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有关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性体验,而引起痛觉的组织损伤可为实际存在的或潜在的。 特点:①痛觉感受器(为游离神经末梢,又称伤害性感受器)不存在适宜刺激,任何形式(机械、温度、化学)的刺激只要达到对机体伤害的程度均可使痛觉感受器兴奋。 ②痛觉感受器不易发生适应,属于慢适应感受器。
(2)致痛物质 体内外能引起疼痛的化学物质称为致痛物质。 机体组织损伤或发生炎症时,由受损细胞释放的内源性致痛物质有K+、H+、5 羟色胺、缓激肽、前列腺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P物质。
(3)快痛和慢痛
【记忆技巧】
①快痛的传导纤维是Aδ纤维——记忆为“A→Acute→急性的”。
②慢痛的传导纤维是C纤维——记忆为“C→Chronic→慢性的”。
(4)躯体痛 躯体痛包括体表痛和深部痛。 ①体表痛是指发生在体表某处的疼痛。 当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体表)时,可先后出现快痛和慢痛。 ②深部痛是指发生在躯体深部,如骨、关节、骨膜、肌腱、韧带和肌肉等处的痛感。 深部痛一般表现为慢痛(有慢痛的特点如定位不明确,可伴有恶心、出汗和血压改变等自主神经反应)。
(5)内脏痛 内脏痛常由机械性牵拉、痉挛、缺血和炎症等刺激所致,具有许多不同于躯体痛的特点:①定位不准确,这是内脏痛最主要的特点;②发生缓慢,持续时间较长,即主要表现为慢痛;③对扩张性刺激和牵拉性刺激十分敏感,而对切割、烧灼(常易引起皮肤痛的刺激)刺激不敏感;④特别能引起不愉快的情绪活动。
2013 18A.传导慢痛的外周神经纤维是
A.Aγ纤维 B.Aδ纤维 C.B类纤维 D.C类纤维 【答案】ABCDE
2012 18A.传导快痛的外周神经纤维主要是
A.Aα纤维 B.Aδ纤维 C.B类纤维 D.C类纤维 【答案】ABCDE
1994 144X.当脚趾受到机械性损伤刺激时,可引起快痛与慢痛
A.快痛由Aδ纤维传导,慢痛由C纤维传导
B.快痛在传递过程中在脊髓要换神经元
C.慢痛在皮层的代表区与外周刺激部位间有点对点的关系
D.痛觉传入纤维兴奋的原因是伤害性刺激引起组织损伤,释放化学物质 【答案】ABCDE
【注意】8版生理学P304强调:快痛主要经特异投射系统到达大脑皮层(由三级神经元接替,B项正确),但慢痛不是经特异投射系统到达大脑皮层(即不是点对点的投射关系),因此慢痛定位不准确(C项错误)。
1991 28A.内脏痛的主要特点是
A.刺痛 B.慢痛 C.定位不精确
D.必有牵涉痛 E.对牵拉不敏感 【答案】ABCDE
8 视觉(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考点)★★★★
(1)眼的折光系统 ①眼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4种折射率不同的折光体(媒质)及各折光体(主要是角膜和晶状体)的前后表面多个屈光度不等的折射界面构成。 ②眼内4种折光体之间的折射率以及各折射面之间的曲率均相差不大,而角膜的折射率明显高于空气的折射率,故入眼光线的折射主要发生在角膜前表面(注意不是晶状体)。
(2)眼的调节 当眼注视6m以外的物体(远物)时,从物体发出的所有进入眼内的光线可被认为是平行光线,对正常眼来说,不需作任何调节即可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 通常将人眼不作任何调节时所能看清楚的最远物体所在之处称为远点。
正常眼在看近物(6m以内)时也非常清楚,这是因为眼在看近物时已进行了调节的缘故。人眼的调节亦即折光能力的改变,最主要是依靠改变晶状体的折光能力(晶状体变凸)来实现的。另外,瞳孔的调节(瞳孔缩小)及双眼球会聚(视轴会聚)对于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眼视近物或被视物由远移近时,眼发生的一系列的调节(包括晶状体变凸、瞳孔缩小、视轴会聚)统称为眼的近反射。
Ⅰ.眼的近反射
①晶状体的调节
看远物时→睫状体松弛→悬韧带紧张→晶状体变扁→物象后移→成像在视网膜上。
看近物时→睫状体紧张→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物象前移→成像在视网膜上。
可见,睫状肌收缩时,睫状小带(悬韧带)松弛,将导致晶状体变凸,即晶状体曲度增加。
【注意】
①睫状肌收缩不是向两侧拉紧悬韧带,而是向中央部位靠拢→悬韧带放松(松弛);相反,睫状肌松弛不是向中央部位靠拢,而是向两侧拉紧悬韧带→悬韧带拉紧(紧张)。 这与我们想当然地相反,一定要注意!
②睫状肌收缩不改变角膜曲度,也不会影响瞳孔开大与缩小,瞳孔缩小与开大分别是虹膜环行肌收缩与虹膜辐射状肌收缩的结果。
晶状体的最大调节能力可用近点来表示,它是指眼作充分调节时眼所能看清楚的眼前最近物体所在之处。 近点离眼越近,说明晶状体的弹性越好,即眼的调节能力越强。 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弹性逐渐减小(硬度增加),眼的调节能力降低,近点移远。 这种现象称为老视(注意:老视眼视远物与正视眼无明显差异)。
2013 16A.1992 58A.当睫状肌收缩时,可引起的生理效应是
A.睫状小带紧张性增加 B.角膜曲度增加
C.瞳孔增大 D.晶状体曲度增加 【答案】ABCDE
1996 17A.当悬韧带放松时可使
A.晶状体曲度减小 B.晶状体曲度增大 C.角膜曲度增大
D.角膜曲度减小 E.瞳孔缩小 【答案】ABCDE
1993 14A.人眼的近点表示
A.视力 B.眼的折光能力 C.眼的调节能力
D.视杆细胞的功能 E.视锥细胞的功能 【答案】ABCDE
2002 14A.眼球前后径正常的人,眼的近点愈近,说明其
A.角膜愈呈球形 B.晶状体弹性愈好 C.缩瞳能力愈强
D.双眼球会聚能力愈强 E.对光反应能力愈强 【答案】ABCDE
2012 16A.老视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玻璃体透明度改变 B.晶状体弹性减弱
C.角膜透明度改变 D.房水循环障碍 【答案】ABCDE
②瞳孔的调节 当视近物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双眼瞳孔缩小(由虹膜环行肌收缩所致),称为瞳孔近反射或瞳孔调节反射。 瞳孔缩小的意义是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像呈边缘模糊的现象)和色像差(像的边缘呈色彩模糊的现象),使视网膜成像更为清晰。
③视轴会聚 当双眼注视某一近物或被视物由远移近时,两眼视轴向鼻侧会聚的现象,称为视轴会聚,也称辐辏反射。 视轴会聚的意义在于使物像始终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称点上以避免复视。
Ⅱ.瞳孔对光反射 瞳孔对光反射是指瞳孔在强光照射时缩小而在光线变弱时散大的反射。 这是眼的一种重要的适应功能,而与视近物无关,其意义在于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不至于因光量过强而受到损害,也不会因光线过弱而影响视觉。
瞳孔对光反射是双侧性的,光照一侧眼的视网膜时,双侧眼的瞳孔均缩小,故又称互感性对光反射。
由于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位于中脑,因此临床上常通过检查该反射是否完好来判断麻醉的深度和病情的危重程度。 反射的过程是:强(或弱)光照射视网膜时产生的冲动沿视神经传到中脑的顶盖前区更换神经元,然后到达双侧的动眼神经缩瞳核,再沿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纤维传向睫状神经节,最后经睫状神经到达睫状体。
【注意】
①应严格区分眼的近反射、瞳孔近反射(瞳孔调节反射)、辐辏反射(视轴会聚)、瞳孔对光反射、互感性对光反射及各自的生理意义,为常考点和易错点。
②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位于中脑;体温调节中枢主要位于下丘脑;调节心血管活动最基本的中枢位于延髓。
2005 16A.下列关于正常人眼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视远物时需调节才能清晰成像于视网膜
B.晶状体变凸有助于消除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C.瞳孔缩小可避免强光对视网膜的有害刺激
D.双眼球会聚可避免复视而形成单视视觉
E.调节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得到加强 【答案】ABCDE
1994 21A.当光照增强时,瞳孔缩小,此反射称为
A.瞳孔近反射 B.直接缩小反射 C.瞳孔对光反射
D.直接光反射 E.减弱的瞳孔开大反射 【答案】ABCDE
2010 18A.正常情况下,用手电筒灯光照射左眼时出现的反射性反应是
A.左侧瞳孔缩小,右侧瞳孔不变 B.右侧瞳孔缩小,左侧瞳孔不变
C.左侧瞳孔明显缩小,右侧瞳孔略有增大 D.左、右侧瞳孔同等程度缩小 【答案】ABCDE
2017 12A.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部位位于
A.枕叶皮质 B.外侧膝状体 C.中脑 D.延髓 【答案】ABCDE
(3)眼的折光异常
(续表)
【注意】
①新生儿的眼轴往往过短,多呈远视,在发育过程中眼轴逐渐变长,一般至6岁时成为正视眼。
②由于远视眼不论看近物还是看远物都需要进行调节,故易发生调节疲劳,尤其是作近距离作业或长时间阅读(均为视近物,远视眼看近物时需要更大程度的调节)时可因调节疲劳而产生头痛。
2007 17A.视远物和近物都需要眼进行调节的折光异常是
A.近视 B.远视 C.散光 D.老视 【答案】ABCDE
(4)房水和眼内压
①房水 充盈于眼的前、后房中的透明液体称为房水。 房水来源于血浆,由睫状体脉络膜丛生成,生成后由后房经瞳孔进入前房,然后流过前房角的小梁网,经许氏管进入静脉,从而形成房水循环。 房水不断生成,又不断回流入静脉,两者保持动态平衡。
②眼内压 房水具有营养角膜、晶状体及玻璃体的功能,并维持一定的眼内压。 由于房水量的恒定及前、后房容积的相对恒定,因而眼内压也保持相对稳定。 眼内压的相对稳定对保持眼球特别是角膜的正常形状与折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若眼球被刺破,将导致房水流失、眼内压下降、眼球变形,引起角膜曲率改变。房水循环障碍时(如房水排出受阻)可使眼内压增高,眼内压的病理性增高称为青光眼,青光眼除引起眼的折光异常外,还能引起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角膜混浊、视力丧失。
(5)视杆细胞与视锥细胞的比较(考试重点)
【注意】
①视杆细胞司暗视觉,视锥细胞司明视觉——记忆为“日追(锥)夜赶(杆)”。
②中央凹处细节分辨能力最强——中央凹处仅有视锥细胞分布,单线式联系多见,会聚程度低。
③视神经乳头(视盘)为视野盲区(生理盲点)——视神经乳头(视盘)无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分布。
④视敏度是指眼对物体细小结构的分辨能力,又称视力或视锐度。 视锥细胞会聚程度低,因此视敏度高。
⑤应区分光敏度和视敏度:视杆细胞的光敏度高而视敏度低,而视锥细胞的光敏度低而视敏度高。
⑥晚上哪里有光很快就能看见——视杆细胞光敏度高;晚上看不清东西,视力不好——视杆细胞视敏度低。
2008 18A.与视锥细胞相比,视杆细胞的特点是
A.数量少 B.对光敏感度高 C.能产生色觉 D.分辨能力强 【答案】ABCDE
2003 13A.下列关于视网膜上两种感光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视杆细胞分布于视网膜周边部,而视锥细胞分布于中心部
B.视杆细胞对光敏感度较视锥细胞低
C.视杆细胞不能分辨颜色,而视锥细胞能分辨颜色
D.视杆细胞对被视物结构的分辨能力较视锥细胞低
E.视杆细胞传入通路的会聚程度较视锥细胞高 【答案】ABCDE
2004 13A.下列关于视杆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B.能产生感受器电位 C.视敏度高
D.光敏度高 E.司暗视觉 【答案】ABCDE
A.视盘 B.视盘的周边部 C.中央凹
D.中央凹周边部 E.视网膜周边部
1997 97B.视网膜上既无视锥也无视杆细胞的部位是 【答案】ABCDE
1997 98B.视网膜上仅有视锥细胞的部位是 【答案】ABCDE
2011 16A.视网膜中央凹对光的感受分辨率高,其主要原因是
A.感光色素含量高 B.感光细胞的兴奋性高
C.视觉传递系统呈单线联系 D.感光色素处于合成状态 【答案】ABCDE
2009 16A.视网膜中央凹处对光感受分辨力高的主要原因是
A.感光细胞密度大 B.感光细胞兴奋性高
C.感光细胞中感光色素含量高 D.传入通路的会聚程度小 【答案】ABCDE
(6)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机制
①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 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参见8版生理学P313图9 32。 视紫红质由视蛋白和视黄醛组成。 视紫红质在光照时迅速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醛,在暗处又可重新合成,其反应的平衡点决定于光照的强度。 在视紫红质分解和再合成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视黄醛被消耗,依赖于食物进入血液循环(相当部分储存于肝)中的维生素A来补充。 因此,如果长期维生素A摄入不足,会影响人的暗视觉,引起夜盲症。
②感光细胞的感受器电位 视杆细胞在暗处的静息电位为-30~-40m V,明显小于大多数神经元的静息电位。视杆细胞在暗环境中主要存在两种电流,一是由Na+经过外段膜中的c GMP门控通道(受控于胞质内的c GMP浓度)内流而产生,可使膜发生去极化;二是由K+通过内段膜中的非门控钾敏感通道外流所引起,可使膜发生超极化。视杆细胞依靠其内段膜中高密度钠泵的活动,能保持细胞内Na+、K+浓度的相对稳定。
在暗处,胞质内的c GMP浓度较高,能维持c GMP门控通道处于开放状态,因而可产生稳定的内向电流(Na+内流),这个电流称为暗电流。这就是视杆细胞静息电位较低的原因。
当视网膜受到光照时,胞质内c GMP浓度下降,外段膜中的c GMP门控通道关闭,暗电流减小或消失(即Na+内流减少或消失),而内段膜中的非门控钾敏感通道仍继续允许K+外流,于是膜电位就向着K+平衡电位(约-70m V)方向变化,因而出现膜的超极化。 这就是视杆细胞产生超极化型感受器电位的机制。
视杆细胞不能产生动作电位,但在外段膜产生的超极化型感受器电位能以电紧张的形式扩布至细胞的终足部,影响此处的递质释放,已知所释放的递质是谷氨酸。
与视杆细胞相似,光照也能引起不同视色素的光化学反应,后者也将继发视锥细胞产生超极化型感受器电位。
【注意】
①感受器电位通常是膜去极化型电位,但在感光细胞则为Na+内流减少引起的膜超极化型电位。
②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能产生超极化型感受器电位(并不能产生动作电位),最终在相应的神经节细胞上经过总和而产生动作电位,这些动作电位作为视网膜的最后输出信号传向视觉中枢。
1995 29A.光线刺激视杆细胞可引起
A.Na+内流增加和超极化 B.Na+内流增加和去极化 C.Na+内流减少和超极化
D.Na+内流减少和去极化 E.K+外流停止和去极化 【答案】ABCDE
(7)颜色色觉及其产生机制 视锥细胞功能的重要特点是它具有辨别颜色的能力。 正常人眼虽能分辨约150种不同的颜色,但视网膜中并不存在百余种对不同波长可见光发生反应的视锥细胞或视色素。 关于颜色视觉的形成,人们提出了视觉的三色学说。 该学说认为在视网膜上分布有三种不同的视锥细胞,分布含有对红、绿、蓝三种光敏感的视色素。 当某一波长的光线作用于视网膜时,可以一定的比例使三种视锥细胞分别产生不同程度的兴奋,这样的信息传至中枢,就产生某一种颜色的感受。 如果红、绿、蓝三种色光按各种不同的比例作适当的混合,就会产生任何颜色的感觉。
(8)视敏度 是指眼对物体细小结构的分辨能力,又称视力或视锐度。 正常人眼的视敏度以人所能看清楚的最小视网膜像的大小为指标,这一指标大致相当于视网膜中央凹处一个视锥细胞的平均直径。 视力表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设计的。
视力的量度通常以视角的倒数来表示。 视角是指物体上两个点发出的光线入眼后通过节点所形成的夹角。 视角的大小与视网膜像的大小成正比。 在眼前5m处,两个相距1.5mm的光点所发出的光线入眼后形成的视角正好为1分角,此时的视网膜像约为4.5μm,正相当于一个视锥细胞的平均直径。 国际标准视力表上视力为1.0(1/1分角)的那一行正是表达了这种情况。 受试者能分辨的视角越小(视力>1.0)表明其视力越好;相反,视角越大(视力<1.0)则表明视力越差。
(9)暗适应和明适应
(10)视野 用单眼固定地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 在同一光照条件下,用不同颜色的目标物测得的视野大小不一,白色视野最大,其次为黄蓝色,再次为红色,绿色视野最小。
(11)视觉融合现象 用闪光重复刺激人眼,若闪光频率较低,在主观上常能分辨出彼此分开的光感;当闪光频率增加到一定程度(超过几十周/秒)时,在主观上将产生连续光感,这一现象称为视觉融合现象。 这是由感觉的时间分辨特性所决定的,因为感觉器官反应的频率响应一般都不很高,刺激频率过高必然导致刺激间隔时间过短,因而感觉器官将不能分辨出前后两次刺激的时间差,从而在时间上发生了总和。 能引起闪光融合的最低频率,称为临界融合频率。
临界融合频率与闪光刺激的亮度、闪光光斑的大小以及被刺激的视网膜部位等因素有关。 在测定视网膜不同部位的临界融合频率时也发现,愈靠近中央凹,其临界融合频率愈高。 此外,闪光的颜色、视角的大小、受试者的年龄以及某些药物等均可影响临界融合频率,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疲劳可使临界融合频率下降。 因此,在劳动生理中常将临界融合频率作为中枢疲劳的指标。
(12)双眼视觉 人和灵长类动物的双眼都在头部的前方,两眼的鼻侧视野相互重叠,因此凡落在此范围内的任何物体都能同时被两眼所见,两眼同时看某一物体时产生的视觉称为双眼视觉。
双眼视物时,两眼视网膜上各形成一个完整的物像,由于眼外肌的精细协调运动,可使来自物体同一部分的光线成像于两眼视网膜的对称点上,并在主观上产生单一物体的视觉,称为单视。 眼外肌瘫痪或眼球内肿瘤压迫等都可使物像落在两眼视网膜的非对称点上,因而在主观上产生有一定程度互相重叠的两个物体的感觉,称为复视。 双眼视觉的优点是可以弥补单眼视野中的盲区缺损,扩大视野,并产生立体视觉。
双眼视物时,主观上可产生被视物体的厚度和空间的深度或距离等感觉,称为立体视觉。 其主要原因是两眼存在一定距离,同一被视物体在两眼视网膜上的像并不完全相同,左眼从左方看到物体的左侧面较多,而右眼则从右方看到物体的右侧面较多,由于两眼视差造成的并不完全相同的图像信息经中枢神经系统处理后,才形成具有立体感的视觉形象。
2015 18A.在设计视力表时,考虑判断人眼视力高低的标准是
A.人眼所能看清楚物体的距离 B.视网膜中央凹处最小的清晰像大小
C.视网膜中央凹以外最小的清晰像大小 D.人眼所能看清楚的物体大小 【答案】ABCDE
2014 18A.因眼外肌瘫痪或眼球内肿瘤压迫而产生复视的原因是
A.入眼光线分别聚焦于不同焦平面 B.眼球变形而导致眼内压过高
C.物像落在双眼视网膜的非对称点上 D.物像发生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答案】ABCDE
9 听觉(2006、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考点)★★★★
(1)耳的听阈和听域 听觉的产生除对空气振动的频率有一定要求外,还要求达到一定的强度。 通常人耳能感受的振动频率为20~20000Hz,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在1000~3000Hz之间。 对每一频率的声波来说,都有一个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称为听阈。 在听阈以上继续增加声压(声音的强度),当增加到某一程度时,不仅听感受增强,而且使鼓膜产生痛感,此时的声压为人耳所能忍受的最强声压,称为最大可听阈。人耳能感受的声音频率(20~20000Hz)和强度(最大可听阈与听阈之间)范围称为听域。
(2)外耳和中耳的传音功能 声波通过外耳和中耳组成的传音系统传向内耳,再经内耳耳蜗的感应换能作用将声波的机械能转变为听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后者沿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①外耳的功能 外耳由耳郭和外耳道组成,前者具有集音作用,后者具有传音和增压作用。
②中耳的功能 中耳由鼓膜、听骨链、鼓室和咽鼓管等结构组成。 中耳的主要功能是将声波刺激能量准确高效地传给内耳,其中鼓膜和听骨链在传音过程中还起增压作用。
听骨链在传音过程中的增压作用 听骨链由三个听小骨即锤骨、砧骨及镫骨依次连接而成。 锤骨柄附着于鼓膜,镫骨的脚板与卵圆窗膜相贴,砧骨居中。 声波由鼓膜经听骨链到达卵圆窗膜时,其振动的压强增大(增压24.2倍),而振幅稍减小(振幅约减小1/4),这就是中耳的增压作用
(3)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 声波由外耳传入内耳有气传导和骨传导两条途径。
【注意】鼓膜的振动也可引起鼓室内空气的振动,再经圆窗膜(≠卵圆窗膜)传入耳蜗(即不经听骨链而到达耳蜗)。 该途径也属气传导,但在正常情况下不重要,仅在听骨链运动障碍时才发挥一定作用。
【注意】
①鼓膜或中耳(如听骨链、咽鼓管)病变会导致传音性耳聋,只会影响气传导而不会影响骨传导。
②耳蜗病变(如血管纹、螺旋器)会导致感音性或神经性耳聋,不仅会影响气传导还会影响骨传导。
2006 15A.正常人耳对声音频率的最敏感范围是
A.20~20000Hz B.100~6000Hz C.1000~3000Hz
D.1000~10000Hz E.5000~20000Hz 【答案】ABCDE
2013 17A.2011 17A.声波由鼓膜经听骨链传向卵圆窗时出现的振动变化是
A.幅度增大,压强增大 B.幅度减小,压强减小
C.幅度增大,压强减小 D.幅度减小,压强增大 【答案】ABCDE
2005 17A.声波传入内耳最主要的途径是
A.颅骨→颞骨中耳蜗内淋巴 B.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卵圆窗膜→耳蜗
C.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圆窗膜→耳蜗 D.外耳道→鼓膜→鼓室空气→圆窗膜→耳蜗
E.外耳道→鼓膜→颞骨中耳蜗内淋巴 【答案】ABCDE
2016 155X.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中,属于气传导的有
A.声波→鼓膜→听骨链→卵圆窗膜→内耳 B.声波→颅骨→耳蜗外淋巴→耳蜗内淋巴
C.声波→鼓膜→鼓室空气→圆窗膜→内耳 D.声波→颅骨→耳蜗内淋巴 【答案】ABCDE
2014 155X.下列结构中,受损后可产生感音性耳聋的有
A.血管纹 B.听骨链 C.咽鼓管 D.螺旋器 【答案】ABCDE
2015 155X.下列各结构中,受损后可产生传导性耳聋的有
A.听骨链 B.螺旋器 C.咽鼓管 D.血管纹 【答案】ABCDE
(4)内耳耳蜗的功能
①耳蜗的功能结构要点 在耳蜗管的横断面上,可见管腔被两个膜分隔成三个腔,这两个膜分别为斜行的前庭膜和横行的基底膜,三个腔分别称为前庭阶、蜗管(也称中阶)和鼓阶(参见8版生理学P321图9 40)。前庭阶和鼓阶内都充满外淋巴,他们在耳蜗底部分别与卵圆窗膜和圆窗膜相接,而在蜗顶部通过蜗孔相沟通。蜗管是一个盲管,管内充满内淋巴。
位于基底膜上的听觉感受器称为螺旋器(柯蒂器)。 螺旋器中与听觉有关的是毛细胞,它们排列成行,根植于支持细胞的基质中。 在蜗管的近蜗轴侧(内侧)和边缘侧(外侧)分别有纵向排列的内毛细胞和外毛细胞。 每个毛细胞的顶面有50~150条排列整齐的纤毛,称为听毛。 毛细胞的顶部与蜗管内淋巴接触,其底部则与鼓阶外淋巴相接触。
毛细胞的底部与来自螺旋神经节的双极神经元周围突形成突触,而双极神经元中枢突则穿出蜗轴形成听神经。
②基底膜的振动和行波理论 当声波振动通过听骨链到达卵圆窗膜时,压力变化立即传给耳蜗内的液体和膜性结构。 如果卵圆窗膜内移,由于前庭阶内的外淋巴受压迫而相继推动前庭膜、蜗管内的内淋巴和基底膜下移,最后由鼓阶内的外淋巴压迫圆窗膜,使圆窗膜外移;相反,卵圆窗膜外移时,耳蜗内液体和膜性结构则朝相反方向移动,如此反复,形成振动。
在正常气传导过程中,圆窗膜起缓冲耳蜗内压力变化的作用,是耳蜗内结构发生振动的必要条件。
振动自基底膜的蜗底部开始,向蜗顶方向传播。 不同频率的声波引起的行波都从基底膜的蜗底部开始,但声波频率不同,行波传播的远近和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也不同。 声波频率越高,行波传播越近,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越靠近蜗底部,即靠近蜗底部的基底膜与高频声波发生共振;相反,声波频率越低,行波传播越远,最大振幅出现的部位越靠近蜗顶部,即蜗顶部的基底膜与低频声波发生共振。 因此,蜗底部受损时主要影响高频声波听力,而蜗顶部受损时则主要影响低频听力(此为8版生理学P322内容)。
③耳蜗微音器电位 当耳蜗受到声音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结构所记录到的一种与声波频率和幅度完全一致的电位变化,称为耳蜗微音器电位。 耳蜗微音器电位呈等级式反应,即其电位随刺激强度的增强而增大(局部电位的特点)。 耳蜗微音器电位无真正的阈值,没有潜伏期和不应期(局部电位的特点,无不应期),不易疲劳,不发生适应现象。
【记忆技巧】耳蜗微音器电位有局部电位的特点,其特点可以记忆为“一个等级+四个不(或没有、无)”。
2004 12A.听觉感受器位于
A.耳蜗 B.鼓膜 C.半规管
D.椭圆囊 E.球囊 【答案】ABCDE
2009 17A.听觉器官的感应装换装置——螺旋器所在的部位是
A.盖膜 B.卵圆窗膜 C.基底膜 D.前庭膜 【答案】ABCDE
2012 17A.关于耳蜗声波频率分析的行波学说,错误的叙述是
A.不同频率的声波引起的行波均从基底膜底部开始
B.声波频率愈低,行波的传播距离愈远
C.行波的起点与终点之间有一个振幅最大的部位
D.高频声波的最大行波振幅出现在蜗顶部附近 【答案】ABCDE
1993 16A.按照行波理论,低频振动(低音调)
A.只引起耳蜗顶部基底膜发生振动 B.只引起耳蜗底部基底膜发生振动
C.整个基底膜均有振动,振幅大小相同,终止于顶部
D.首先引起耳蜗底部基底膜振动,振幅逐渐增大,近顶端达到最大振幅
E.首先引起耳蜗底部基底膜振动,开始较大而后逐渐调小,近顶端处逐渐消失 【答案】ABCDE
2010 155X.耳蜗微音器电位的特点有
A.其频率和幅度与声波一致 B.不发生适应
C.有一定的阈值 D.有一定的不应期 【答案】ABCDE
10 平衡感觉(2008考点)★★★
内耳前庭器官由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组成,其主要功能是感受机体姿势和运动状态(运动觉)以及头部在空间的位置(位置觉),这些感觉合称为平衡感觉。
(1)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 前庭器官的感受细胞是毛细胞,其有动纤毛和静纤毛两种纤毛。 毛细胞的底部与来自前庭神经节的双极神经元周围突形成突触。 各类毛细胞的适宜刺激都是与纤毛发出处平面平行方向的机械力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机体的运动状态和头部空间位置的改变都能以特定的方式改变毛细胞纤毛的倒向,使相应神经纤维的发放频率发生改变,将这些信息传到中枢后引起特殊的运动觉和位置觉,并出现相应的躯体和内脏功能的反射性变化。
(2)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生理功能
①半规管 人两侧各有上、外、后三个半规管,分别代表三维空间的三个平面。 当头前倾30°时,外半规管与地面平行,故又称水平半规管,其余两个半规管与地面垂直(故上半规管、后半规管又称垂直半规管)。每个半规管与椭圆囊连接处都有一个膨大部分,称为壶腹,壶腹内有一块隆起的结构,称为壶腹嵴,其中有一排毛细胞面对管腔。 半规管的感受器是壶腹嵴,其适宜刺激是正、负角加速度运动。 人体三对半规管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因而可感受空间任何方向的角加速度运动。
②椭圆囊、球囊 椭圆囊和球囊的感受器是囊斑,其适宜刺激是直线加速度运动。
当人体直立而静止不动时,椭圆囊囊斑的平面与地面平行(参见8版生理学p328图9 47),感受水平方向的直线加速度(如乘车时,车启动或突然加速,刹车或车突然加速);
当人体直立而静止不动时,球囊囊斑的平面则与地面垂直(参见8版生理学p328图9 47),感受垂直方向的直线加速度(如乘电梯时,电梯上升或下降)。
【注意】
①半规管(包括三对半规管)、椭圆囊、球囊均感受的是加速度(变速)运动,不受匀速运动刺激。
②半规管感受的是角加速度(旋转加速度)运动,椭圆囊、球囊感受的是直线加速度运动。
③上半规管和后半规管均与地面垂直。8版生理学P327和7版生理学P267均强调当头部以冠状轴为轴心旋转时,受刺激的主要是上半规管和后半规管;3版8年制生理学P474强调当头部分别以冠状轴和矢状轴为轴心旋转时,受刺激的主要是上半规管和后半规管。 而有的医学考研辅导教材认为这些说法都错误,应该改为“以冠状轴旋转,受刺激的是上半规管;以矢状轴旋转,受刺激的是后半规管”。 这些医学考研辅导教材错误地认为“上半规管在矢状面上,后半规管在冠状面(事实上,两者既不在冠状面也不在矢状面)”,因此得出错误的结论:绕冠状轴旋转时只刺激后半规管,绕矢状轴旋转时只刺激上半规管。
编者认为:无论是绕冠状轴旋转还是绕矢状轴旋转,上半规管和后半规管均受刺激。 只不过绕冠状轴旋转时,受刺激的更主要是后半规管;而绕矢状轴旋转时,受刺激的更主要是上半规管。
·左右翻转→水平半规管受刺激。
·前、后翻滚→上、后半规管均受刺激,但以后半规管为更主要。
·侧身翻转→上、后半规管均受刺激,但以上半规管为更主要。
(3)前庭反应——前庭姿势调节反射 来自前庭器官的传人冲动,除能引起运动觉和位置觉外,还可引起各种姿势调节反射。 这些姿势反射都与引起反射的刺激相对抗,其意义在于通过产生一定的姿势改变,以保持运动过程中的身体平衡。
①当进行直线变速运动时,可刺激椭圆囊和球囊反射性地改变颈部和四肢的肌紧张。
如乘车时,车启动或突然加速(刺激椭圆囊囊斑)→身体将后仰(惯性作用),后仰之前可反射性引起躯干部屈肌和下肢伸肌紧张增强,使身体前倾以保持身体平衡。
如乘电梯,电梯上升时(刺激球囊囊斑)→可反射性引起头前倾,四肢伸肌紧张抑制而下肢屈曲,产生两腿“发软”的感觉。
如乘电梯,电梯下降时(刺激球囊囊斑)→可反射性引起抬头,伸肌紧张加强而下肢伸直,产生两腿“发硬”的感觉。
②当进行旋转变速运动时,可刺激半规管反射性地改变颈部和四肢肌紧张,以维持身体平衡。
如当人绕纵轴向左旋转时(刺激水平半规管)→可反射性引起右侧颈部肌紧张增强,左侧减弱,头向右偏移;左侧上、下肢伸肌紧张增强,肢体伸张,右侧上、下肢屈肌肌紧张增强,肢体屈曲,躯干向右偏移,以防摔倒。
(4)前庭反应——自主神经反应 当半规管受到过强或长时间的刺激时,可通过前庭神经核与网状结构的联系引起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导致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呼吸频率增加、出汗以及皮肤苍白、恶心、呕吐、唾液分泌增多等现象,称为前庭自主神经反应(主要表现为以迷走神经兴奋占优势的反应)。
在前庭感受器过分敏感的人,一般的前庭刺激也会引起自主神经反应。 晕船反应就是因为船身上下颠簸及左右摇摆使上、后半规管的感受器受到过度刺激而造成的。
【记忆技巧】船在运行过程中,常会出现船身上下颠簸和左右摇摆而使上半规管和后半规管受到过度刺激。因此,晕船反应时受到过度刺激的是上半规管和后半规管——记忆为“皇上和皇后下江南,途中晕船”。
2008 155X.发生晕船反应时,受到过度刺激的感受器有
A.上半规管 B.外半规管 C.后半规管 D.椭圆囊和球囊 【答案】ABCDE
【注意】由于晕船反应时人体不会出现在水平面上进行的旋转运动(即绕纵轴旋转),因此不会刺激外半规管。 由于船在运行过程中很少出现直径加速度运动,因此椭圆囊和球囊不会受到过度刺激。
(5)前庭反应——眼震颤 是指身体在旋转变速运动时出现的眼球不自主的节律性运动,是前庭反应中最特殊的一种反应。 在生理情况下,不同半规管受到刺激时可引起不同类型的眼震颤。
①两侧水平半规管受到刺激(如绕身体纵轴旋转,即左右翻转、原地转圈)时可引起水平方向的眼震颤。
②上半规管受刺激(如绕矢状轴旋转,即侧身翻转)时可引起垂直方向的眼震颤。
③后半规管受刺激(如绕冠状轴旋转,即前、后翻滚)时可引起旋转性眼震颤。
11 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控(2006、2007、2011、2012、2013、2014考点)★★★★
(1)运动反射的最后公路(8版生理学P334)
①脊髓运动神经元 脊髓灰质前角中存在α、β和γ三类运动神经元。 α运动神经元接受从脑干到大脑皮层各级高位运动中枢的下传信息,也接受来自躯干、四肢皮肤、肌肉和关节等处的外周传入的信息,许多运动信息在此会聚并发生整合,最终由它发出一定形式和频率的冲动到达所支配的骨骼肌,因此,α运动神经元是躯体运动反射的最后公路。 会聚到α运动神经元的各种运动信息具有引发随意运动、调节姿势和协调不同肌群活动等方面的作用,通过α运动神经元对这些信息的整合,使躯体运动能得以平稳和精确地进行,因而具有重要意义。
γ运动神经元发出的纤维支配骨骼肌的梭内肌纤维。 β运动神经元发出的纤维对梭内肌和梭外肌纤维都有支配,但其功能尚不清楚。
(续表)
【注意】α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纤维,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纤维,β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和梭外肌纤维。
②运动单位 由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所组成的功能单位称为运动单位。 运动单位的大小可有很大的差别,如一个眼外肌运动神经元只支配6~12根肌纤维,而一个三角肌的运动神经元可支配多达2000根肌纤维。 前者有利于支配肌肉进行精细运动,而后者则有利于产生巨大的肌张力。
(2)脊休克 是指当人和动物的脊髓在与高位中枢离断后,反射活动能力暂时丧失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①脊休克(脊髓休克)的主要表现 为横断面以下的脊髓所支配的躯体与内脏反射均减退以致消失,如骨骼肌紧张降低,甚至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发汗反射消失,粪、尿潴留。
②脊休克后脊髓反射恢复的特点 在发生脊休克后,一些以脊髓为基本中枢的反射可逐渐在不同程度上恢复。 其恢复的速度与动物进化程度有关,因为不同动物的脊髓反射对高位中枢的依赖程度不同。 例如,蛙在脊髓离断后数分钟内反射即可恢复;而人类因外伤等原因引起脊休克时,则需数周至数月反射才能恢复。
各种反射的恢复有先后,比较简单和较原始的反射(如屈肌反射和腱反射)恢复较早,相对较复杂的反射(如对侧伸肌反射、搔爬反射)恢复则较慢。 血压也回升到一定水平,排便、排尿反射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恢复。
脊休克恢复后,通常是伸肌反射减弱而屈肌反射增强,表面高位中枢平时具有易化伸肌反射和抑制屈肌反射的作用。 此外,离断面水平以下的知觉和随意运动能力将永久丧失。
2012 155X.脊髓休克过后脊髓反射恢复的特征是
A.低等动物反射恢复快 B.人类不能恢复
C.屈肌反射、腱反射恢复较快急 D.发汗反射增强 【答案】ABCDE
2002 13A.胸段脊髓受损在脊休克过去之后,排尿功能障碍的表现为
A.尿失禁 B.尿频 C.尿急
D.尿多 E.排尿困难 【答案】ABCDE
(3)牵张反射 是指有完整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外力牵拉伸长时引起的被牵拉的同一肌肉发生收缩的反射。 牵张反射的基本中枢在脊髓。
①牵张反射的感受器 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 肌梭的外层为一结缔组织囊,囊内所含的肌纤维称为梭内肌纤维,囊外的一般肌纤维称为梭外肌纤维。 肌梭与梭外肌纤维呈并联关系。 梭内肌纤维的收缩成分位于纤维两端,而感受装置位于中间部,两者呈串联关系。 肌梭的传入神经纤维有Ⅰa和Ⅱ类纤维两类。 两类纤维都终止于脊髓前角的α运动神经元。 α运动神经元发出α传出纤维支配梭外肌纤维。 γ运动神经元发出γ传出纤维支配梭内肌纤维。
当肌肉受外力牵拉而使肌梭感受装置被拉长时,引起Ⅰa类和Ⅱ类纤维传入冲动增加,冲动的频率与肌梭被牵拉的程度成正比。 肌梭的传入冲动增加可导致支配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兴奋,使梭外肌收缩,从而形成一次牵张反射。 与肌肉受牵拉而伸长的情况相反,当α运动神经元受刺激而使梭外肌纤维缩短时,由于肌梭与梭外肌纤维呈并联关系,因而肌梭也缩短,肌梭感受装置所受到的牵拉刺激减少,Ⅰa类和Ⅱ类传入纤维放电减少或消失。 可见,肌梭是一种长度感受器。
当γ传出纤维受刺激(注意:肌梭传入冲动增加也会引起γ运动神经元兴奋)使肌梭收缩成分收缩时,其收缩强度虽不足以引起整块肌肉缩短,但可牵拉肌梭感受装置,引起Ⅰa类传入纤维放电增加。 γ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较高,常以较高频率持续放电,其作用是调节肌梭对牵拉刺激的敏感性。
2017 14A.下列关于肌牵张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肌梭是肌牵张反射的感受器 B.反射的基本中枢位于脊髓
C.脊髓离断后,肌牵张反射将永久消失 D.是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 【答案】ABCDE
2000 17A.下列有关肌梭感受器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感受装置位于肌梭中间部位 B.肌梭的传入神经为Ⅰa类和Ⅱ类纤维
C.肌梭是感受肌纤维长度的感受器 D.梭外肌收缩时,感受器受到的牵拉刺激增加
E.梭内肌收缩时,感受器的敏感性提高 【答案】ABCDE
1998 16A.当γ运动神经元的传出冲动增加时,可使
A.肌梭传入冲动减少 B.α运动神经元传出冲动减少 C.牵张反射加强
D.梭外肌收缩 E.梭内肌舒张 【答案】ABCDE
②牵张反射的类型 牵张反射包括腱反射和肌紧张两种类型。 腱反射与肌紧张的比较总结如下表:
伸肌和屈肌都有牵张反射。 人类的牵张反射主要发生在伸肌,因为伸肌是人类的抗重力肌。 临床上常通过检查腱反射和肌紧张(肌张力)来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 腱反射和肌紧张减弱或消失提示反射弧损害或中断;而腱反射和肌紧张亢进则提示高位中枢有病变,因为牵张反射受高位中枢的调控。
【注意】腱反射为单突触反射,屈肌反射、肌紧张和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均为多突触反射或系统。
2006 22A.下列关于牵张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肌梭是其感受器 B.脊髓是其基本中枢 C.脊髓横断后将永久消失
D.是维持姿势的基本反射 E.α和γ纤维是其传出纤维 【答案】ABCDE
2011 19A.下列关于腱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位中枢病变时反射亢进 B.反射中枢位于延髓
C.效应器为同一关节的拮抗肌 D.为多突触反射 【答案】ABCDE
2007 20A.γ运动神经元在牵张反射中的作用是
A.直接诱发梭外肌收缩 B.直接发动牵张反射
C.使肌梭感受器处于敏感状态 D.引起腱器官兴奋 【答案】ABCDE
③肌梭与腱器官的比较 除肌梭外,骨骼肌中还有一种牵张感受装置,称为腱器官。
当肌肉受外力牵拉而被拉长时,首先兴奋肌梭感受器引发牵张反射,使被牵拉的肌肉收缩以对抗牵拉。当牵拉力量加大时,腱器官可因受牵拉张力的增加而兴奋,其反射效应是抑制牵张反射。 这种由腱器官兴奋引起的牵张反射抑制,称为反牵张反射。
【注意】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的感受器是肌梭,反牵张反射的感受器是腱器官。
2012 19A.肌梭的传入冲动增加时,产生的生理效应是
A.兴奋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 B.抑制同一肌肉的β运动神经元
C.抑制同一肌肉的γ运动神经元 D.兴奋其它关节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 【答案】ABCDE
2013 19A.腱器官传入冲动增加所引起的效应是
A.对同一肌肉的γ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B.对同一肌肉的α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C.使梭外肌收缩增强 D.使梭内肌收缩增强 【答案】ABCDE
12 基底神经节对运动的调控(2010、2012、2014、2016考点)★★★★
(1)与基底节损伤有关的疾病
【注意】
①帕金森病的主要症状中,静止性震颤与丘脑外侧腹核功能异常有关,因此左旋多巴和M受体拮抗剂治疗无效;其余症状与多巴胺系统受损和乙酰胆碱系统亢进有关,因此左旋多巴和M受体拮抗剂治疗有效。
②帕金森病和舞蹈病分别是由于黑质和新纹状体病变所致——记忆为“文武双全还怕黑”。
(2)基底神经节的功能 参见本章“小脑与基底神经节对运动调节的比较”。
2002 16A.帕金森病的产生是由于下列哪个递质系统受损所致
A.黑质 纹状体多巴胺能系统 B.脑干网状结构胆碱能系统
C.纹状体 黑质γ氨基丁酸能系统 D.中缝核5 羟色胺能系统
E.蓝斑上部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 【答案】ABCDE
2014 20A.用左旋多巴治疗不能缓解的帕金森病临床表现是
A.面部表情呆板 B.肌紧张增高 C.动作缓慢 D.静止性震颤 【答案】ABCDE
2016 156X.能明显改善帕金森病症状的药物有
A.利血平 B.普萘洛尔 C.东莨菪碱 D.左旋多巴 【答案】ABCDE
A.蚕豆病 B.苯丙酮尿症 C.帕金森病 D.镰刀型红细胞贫血症
2012 129B.与G6PD缺陷有关的疾病是(生物化学试题) 【答案】ABCDE
2012 130B.与多巴胺生成障碍有关的疾病是(生物化学试题) 【答案】ABCDE
A.甘氨酸 B.多巴胺 C.乙酰胆碱
D.5 羟色胺 E.P物质
2004 93B.闰绍细胞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答案】ABCDE
2004 94B.黑质 纹状体通路中的主要递质是 【答案】ABCDE
13 小脑对运动的调控(2008、2013考点)★★★
(1)小脑的三个主要功能部分 小脑分为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和皮层小脑三个主要功能部分。
【注意】
①我们知道前庭器官(如半规管)与身体的平衡感觉有关,“前庭”小脑参与身体平衡就不难记住啦。
②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受损后的表现记忆为——人站在毛绒球上,身体不平衡,出现站立不稳、步基宽、步态蹒跚,跌倒(容易跌倒)后痛得眼球不停地打转(位置性眼震颤)。
③前庭小脑和脊髓小脑受损后分别可出现位置性眼震颤和意向性震颤(不是静止性震颤)。
④脊髓小脑不仅与大脑皮层形成回路,还与脊髓及脑干有大量的纤维联系,因此能参与随意运动的协调。 脊髓小脑受损后随意运动的协调受影响:运动不协调、小脑性共济失调、意向性震颤。 脊髓小脑还具有调节肌紧张的功能,受损后常有肌张力减退和四肢乏力的表现。
(2)小脑与基底神经节对运动调节的比较(8版生理学P346) 小脑与基底神经节都参与随意运动的设计和程序编制、运动的协调、肌紧张的调节,以及本体感觉传入冲动信息的处理等活动。 但二者的作用并不完全相同。
①基底神经节主要在运动的准备和发动阶段起作用,而小脑则主要在运动进行过程中发挥作用。
②基底神经节主要与大脑皮层构成回路,而小脑除与大脑皮层形成回路外,还有脑干及脊髓有大量纤维联系。
③基底神经节可能主要参与运动的设计(策划),而小脑除了参与运动的设计外,还参与运动的执行。
2013 155X.小脑功能异常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A.肌张力增高 B.意向性震颤 C.站立不稳 D.位置性眼震颤 【答案】ABCDE
2008 20A.切除动物前庭小脑后,动物将表现为
A.站立不稳 B.四肢乏力 C.运动不协调 D.静止性震颤 【答案】ABCDE
2005 19A.人小脑绒球小结叶损伤后,将会出现下列哪种症状
A.站立不稳 B.四肢乏力 C.运动不协调
D.静止性震颤 E.意向性震颤 【答案】ABCDE
2010 20A.下列关于基底神经节运动调节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动随意运动 B.调节肌紧张
C.处理本体感觉传入信息 D.参与运动的设计 【答案】ABCDE
【注意】本题原给出的答案为A。8版生理学P346页认为基底神经节主要在运动的准备和发动阶段起作用,因此本题并不严谨。
14 自主神经系统(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考点)★★★★
(1)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分布及其生理功能总结如下表:
#注:为交感节后胆碱能纤维支配。
【注意】
①β1受体局限分布于心脏,其兴奋后产生正性作用,即心率加快、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血压升高。
②α1受体分布于虹膜辐射状肌(瞳孔开大肌)、血管平滑肌(皮肤黏膜血管、骨骼肌血管、冠状血管、腹腔内脏血管)等,其兴奋后引起虹膜辐射状肌收缩(扩瞳)、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③M受体分布于虹膜环形肌(瞳孔括约肌)、心脏、支气管平滑肌、胃肠平滑肌、膀胱逼尿肌,其兴奋后引起虹膜环形肌收缩(缩瞳)、心脏活动被抑制,而支气管平滑肌、胃平滑肌、膀胱逼尿肌兴奋收缩。
A.心肌 B.血管平滑肌 C.虹膜辐射状肌 D.支气管平滑肌
2009 123B.乙酰胆碱与M受体结合引起收缩或收缩力增强的肌肉是 【答案】ABCDE
2009 124B.去甲肾上腺素与β受体结合引起收缩或收缩力增强的肌肉是 【答案】ABCDE
A.瞳孔开大 B.气道阻力增加 C.血压降低 D.血糖降低
2010 125B.在周围神经系统中,α1肾上腺素能受体被阻断后,可出现的生理功能改变是 【答案】ABCDE
2010 126B.在周围神经系统中,β1肾上腺素能受体被阻断后,可出现的生理功能改变是 【答案】ABCDE
2011 156X.由α肾上腺素能受体介导的生理活动有
A.瞳孔开大 B.骨骼肌血管收缩 C.胃肠平滑肌收缩 D.脂肪分解加强 【答案】ABCDE
【注意】胃肠平滑肌收缩由M受体介导,脂肪分解加强由β3介导。
(2)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考试重点)
【记忆技巧】
①交感神经对心脏的作用是兴奋性的,而对呼吸、消化和泌尿系统的作用是抑制性的。
②消化道和泌尿道括约肌与平滑肌的功能相反,括约肌收缩是功能受抑制的表现,而舒张是功能兴奋的表现。
③情景记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可看到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如某个人生气激动时,表现为两眼瞪得大大的(瞳孔扩大)、手握重拳(骨骼肌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热血沸腾(心脏活动增强)、精力充沛(胰岛素分泌减少→糖原分解增加→血糖升高)、汗流浃背(汗腺分泌增加)、拼命喘气(支气管平滑肌舒张)、食欲不振(生气了吃什么都不香,消化道功能受抑制)。 对于多数组织器官而言,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的功能刚好相反。
④试想一下:如果交感神经兴奋时胰岛素分泌增加导致血糖降低(甚至低血糖),那还怎么“手握重拳”呢?
⑤理解记忆: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意义主要在于保护机体、休整恢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加强排泄和生殖功能等。 例如,心脏活动的抑制、瞳孔缩小避免强光的进入、消化道功能增强以促进营养物质吸收和能量补充、糖原分解减少以积蓄能量、泌尿道功能增强以加强排泄等,以发挥保护机体的作用。 这样理解就不难记住啦!
2013 20A.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引起的生理效应是
A.胃肠运动增强 B.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C.瞳孔开大肌收缩 D.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答案】ABCDE
2012 20A.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引起的生理效应是
A.汗腺分泌增加 B.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C.瞳孔开大肌收缩 D.胃肠运动减慢 【答案】ABCDE
1998 18A.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
A.瞳孔缩小 B.逼尿肌收缩 C.消化道括约肌舒张
D.妊娠子宫收缩 E.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答案】ABCDE
【注意】交感神经对消化道的作用是抑制性的,消化道括约肌舒张(C项)为消化道兴奋的表现。 交感神经兴奋时对子宫的影响为有孕子宫收缩,无孕子宫松弛。
2003 15A.交感神经兴奋可使
A.胃肠运动加强 B.消化液分泌增多 C.膀胱逼尿肌收缩
D.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E.瞳孔缩小 【答案】ABCDE
2000 18A.交感神经活动增强时,下列哪一项不出现 【答案】ABCDE
A.肠蠕动抑制 B.瞳孔开大肌收缩 C.肾素分泌
D.胰岛素分泌 E.骨骼肌血管舒张
1992 59A.1995 24A.下列哪项属于副交感神经的作用
A.瞳孔扩大 B.糖原分解增加 C.逼尿肌收缩
D.骨骼肌血管舒张 E.消化道括约肌收缩 【答案】ABCDE
2006 131X.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时可引起
A.心率减慢 B.胃肠运动减弱 C.瞳孔缩小 D.糖原分解增加 【答案】ABCDE
A.骨骼肌收缩 B.胰岛素分泌 C.糖原分解减少 D.皮肤血管收缩
2009 125B.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 【答案】ABCDE
2009 126B.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 【答案】ABCDE
【注意】骨骼肌(区别于骨骼肌血管)为运动神经支配,与自主神经系统活动无关。 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胰岛素分泌增加,糖原分解减少,导致血糖降低,因此2009年第126题B和C项均正确,但原给出的答案为B。
(3)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
2014 156X.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功能特点和意义有
A.其功能活动较为广泛 B.对消化系统具有增强作用
C.对骨骼肌舒血管有紧张性作用 D.动员机体潜力以应对环境急剧变化 【答案】ABCDE
2015 156X.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功能特点和意义有
A.其功能活动相对局限 B.对消化系统活动具有抑制作用
C.活动度大小与效应器功能状态有关 D.有利于机体的休整恢复和能量蓄积 【答案】ABCDE
1994 17A.交感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意义在于
A.促进消化 B.保存能量 C.加速排泄
D.生殖 E.应付环境急骤变化 【答案】ABCDE
15 本能行为(2008、2011考点)★★★
(1)摄食行为 参与摄食行为的中枢包括摄食中枢(下丘脑外侧区)、饱中枢(下丘脑腹内侧核)和杏仁核。
【注意】
①刺激与破坏参与摄食行为的中枢时所引起动物的摄食表现刚好相反。
②下丘脑外侧区为摄食中枢,腹内侧核为饱中枢,记忆为“外摄内饱”,即食物从体外摄入后腹内饱胀。
(2)饮水行为 人类和高等动物的饮水行为是通过渴觉而产生的。 引起渴觉的主要因素是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和细胞外液量明显减少。 ①前者可通过刺激下丘脑前部的渗透压感受器,从而引起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释放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而引起渴觉;②后者则主要由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所介导,低血容量能刺激肾素分泌增加,此时血液中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增高,血液中的血管紧张素Ⅱ能作用于间脑的特殊感受区穹窿下器和终板血管器而引起渴觉。
(3)常考点归纳总结
A.拒食至饿死 B.食欲大增致肥胖 C.出现假怒现象 D.变得温顺驯服
2008 125B.破坏下丘脑外侧区,可引起动物 【答案】ABCDE
2008 126B.破坏下丘脑腹内侧核,可引起动物 【答案】ABCDE
1995 25A.破坏下列哪一脑区,动物会出现食欲增加而逐渐肥胖? 【答案】ABCDE
A.边缘叶 B.中脑网状结构 C.延脑背侧区
D.下丘脑外侧区 E.下丘脑腹内侧核
A.丘脑的感觉接替核 B.丘脑的髓板内核群 C.下丘脑外侧区
D.基底神经节 E.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神经元
2001 95B.与摄水有关的中枢位于 【答案】ABCDE
2001 96B.与非特异投射系统有关的结构是 【答案】ABCDE
A.血管紧张素Ⅱ B.血管升压素 C.血管活性肠肽 D.心房钠尿肽
2011 123B.介导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引起渴觉和饮水行为的神经肽是 【答案】ABCDE
2011 124B.介导低血容量引起渴觉和饮水行为的神经肽是 【答案】ABCDE
【注意】低血容量时心房钠尿肽释放减少。 因此,心房钠尿肽不可能介导低血容量引起的渴觉和饮水行为。
16 脑电活动以及睡眠与觉醒(2014、2015、2016考点)★★★★
脑电活动包括自发脑电活动和皮层诱发电位两种不同形式。
(1)自发脑电活动 是在无明显刺激情况下,大脑皮层自发产生的节律性电位变化。 用脑电图仪在头皮表面记录到的自发脑电活动,称为脑电图。 脑电图的基本波形有α、β、θ和δ波四种。
【记忆技巧】
①α波见于成人安静、闭目、清醒时,记忆为“α→打哈欠时的嘴形→打完哈欠闭目养神→此时清醒、安静”。
②β波见于成人活动时,记忆为“β→贝塔→贝→贝克汉姆→喜欢运动”。
③θ波见于少年正常脑电和成人困倦时,记忆为“θ→像困倦时的眼睛”。
④δ波见于婴幼儿正常脑电和成人熟睡时,记忆为“δ→S→Sleep→睡觉→熟睡,婴幼儿常整天都在睡觉”。
A.α波 B.β波 C.θ波 D.δ波
2014 125B.正常成人深度睡眠时多见的脑电波是 【答案】ABCDE
2014 126B.正常人幼年期脑电波的主要成分是 【答案】ABCDE
(2)皮层诱发电位 是指刺激感觉传入系统或脑的某一部位时,在大脑皮层一定部位引出的电位变化。皮层诱发电位可由刺激感受器、感觉神经或感觉传入通路的任何一个部位而引出。
(3)睡眠的两种状态及生理意义 睡眠分为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
【注意】慢波睡眠有利于促进体力(身体力量)恢复,而异相睡眠有利于促进精力(精神力量)恢复。 可见,人进入睡眠后,从慢波睡眠到异相睡眠,先恢复身体力量,后恢复精神力量(状态)。 这样理解就不难记住!
A.促进学习记忆和体力恢复 B.促进学习记忆和精力恢复
C.促进生长和体力恢复 D.促进生长和精力恢复
2015 125B.慢波睡眠的生理意义是 【答案】ABCDE
2015 126B.异相睡眠的生理意义是 【答案】ABCDE
(4)觉醒 觉醒的产生与脑干网状结构的活动有关,故称之为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已知网状结构中大多数神经元上行和下行纤维的递质是谷氨酸。 许多麻醉药(如巴比妥类)都是通过阻断谷氨酸能系统而发挥作用的。
17 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
【记忆技巧】
①角回损伤可产生失读症——记忆为“独(读)角戏”。
②Wernicke区损伤可产生流畅失语症——记忆为“Wernicke→Nike→穿着Nike鞋走路很顺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